大表姐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是我这一辈孩子从小的榜样和偶像。(
全职高手)
我从小就是在爸妈殷切的期待下长大的,从一开始的‘你用点心,就不能像你大表姐那样学习好?’到‘你能赶上你大表姐的一半就行了’,再到‘你能不能有一点像你大表姐的地方?’,再到‘我怎么这么命苦,就没有你大表姐那样的孩子’。话说,这怨我吗?你们不看看自己的基因,能跟我大姑和大姑父比吗?
唉,我招谁惹谁了。所以说,大表姐是我们家这一代孩子的最优秀的代表,这是毋庸置疑的。
说大表姐强大,首先就是学习好。大表姐是七十年代后期上小学,那时候在我们那里小学还是五年制的呢。(
超级神警)
大表姐上学后,就连续考了三个双百,以至于班主任老师在第一个学期末上门家访时要让大表姐跳级到三年级去念。
这个老师跟我这几个表姐都有点缘分,教到了强大的大表姐,后面又教到了让她头痛的三表姐,这是后话。
大姑没同意让大表姐跳级,本来上学就早了,再跳级,怕挨欺负。所以,大表姐玩儿着就把小学念完了。
这里得提一句,大姑父虽然工作很忙,又觉得女孩子做爸爸的不好管,所以日常教育女儿的工作就全是大姑管。可是,姑父非常注意孩子的教育,这一点跟大姑是特别一致。所以,大姑家三个女儿全部考上大学,当时在大姑父他们单位家属区是一件不小的新闻。(
花间高手)
那时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甚至还没有双轨制,没有自费生(这具体都是神马东西,我也不明白)。
据大姑讲,当时高考文科是十几个人录取一个,理科是二三十个考生录取一个的比例(好像是这么说的,我记不太准了)。不像现在,扩招的这么厉害。所以,那时候大学生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在我表姐们小的时候,大姑父每周都在周日(好像那时候只有星期日休息)带着三个女儿去新华书店。在书店他看业务书,两个大的女儿看学习上的书,小女儿看少儿的书。
那时候书店好像不让总拿着书白看,所以大姑父每次都让孩子们多看看,再选本合适的买。(
灾后)
几口人总要在书店待到下午,他才骑自行车带着孩子们回家吃饭。
话说大姑父骑自行车也是一绝,两个小的孩子坐前面大梁上,大表姐坐在后座,有时候站在后座上,一手扶着爸爸的肩膀,一手展翅飞翔。大姑总会先准备好晚饭,然后在窗台前等待着老公带着孩子从书店回来。
在学校里,我大表姐是她年纪订阅书刊最多的学生,书订的也杂,大姑父在这方面很大方,支持她。
就这样,我三个表姐都是酷爱看书,这个习惯一直保存着,现在也这样。
我就不行,不爱看书,只爱看漫画。人与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念完小学的大表姐,按照老师的预期,一定会考上重点初中。(
娇妻难养,老公太凶猛)
那时候虽然小升初的气氛没有现在这样激烈,可是老师还是挺重视的,我大姑两口子倒是没当回事。
让老师跌破眼镜的事情发生了,大表姐没考上重点初中!怎么回事呢?数学满分,语文出了问题。
本来大表姐语文也很好,但这次的作文几乎是零分。原因?立场问题。
呵呵,我当时都没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懂了,大表姐在考试的作文中,把按照当时的观点,应该表扬的,给批评了。呵呵,立场站错了,写的再好也没用,零分。
大表姐自己根本不觉得有错,还把这个作文给家里人复述了一遍。(
爱上天使般的女孩)其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大姑父的肯定。所以,全家很淡定。可老师不淡定了,觉得这个好学生要在差中学里面给耽误了,前途黯淡啊。特意来家访一次,表达了心中的遗憾。
我大姑只得劝老师看开点。搞笑吧。这么看,当时的老师还是很有师德的。当时的家长也没那么把小升初当回事。
强大的大表姐仍然是强大的,不管有没有进入重点学校。她在作文零分的情况下,离重点录取线都只差了0。5分,所以,仍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了一所按片划分的初中,名声不太好的差中学。
大家都认为这个学校里面没有能考上重点高中的。三年后,大表姐一马当先地考入了省重点高中。省重点,不是区重点,破了纪录了。而且,牛掰的大表姐,这三年还是该看杂书看杂书,该去游泳去游泳。
在初二的时候,跟着大姑父学会了骑摩托,整个假期都是在那台雅马哈大摩托上飞驰过去的。
由于大表姐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以至于几年后,三表姐进入这所中学(那时这个中学已经没那么差了)后,当年大表姐的班主任时任三表姐的代数老师,三表姐在大表姐的光环下,压力山大。
n年后,我二姑家的六表姐(大排行哈)也在这里上初中时,大表姐的班主任已经升任教导主任了。得知六表姐是大表姐的亲戚时,还特意来班里认识一下,说又一个好苗子来了,学习好都有家族遗传基因的。
我听到这里,暗自庆幸,老天保佑,幸亏我的初中没分去那所学校念呀。
话说那所省重点高中,大大的有名,大表姐考上后,又把家属区给震了。大姑两口子特自豪,对着来取经的,咨询他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同事、朋友什么的,嘴里谦虚着,嘴角微笑着,那叫一个美。
省重点,听名字就知道,都是尖子生,基本都是各重点初中考入的。像大表姐这样从三类学校上来的,太少了。
所以,其他同学都有一些初中一起考入的校友为伴,大表姐就非常孤单了。但这一点不影响大表姐。我有时候就特纳闷,她怎么能从小就那么淡定呢。就这个不受外界影响,我行我素的劲,我真不明白她怎么炼成的。某种程度上,她是随大姑父的,可又不完全是。
高中的课程是辛苦的,特别是好学校,竞争氛围浓厚,学生们都很努力。
大表姐在高一高二都是班级的中等成绩。家里的亲戚们都觉得,好学校高手多,这样也正常。没想到,高三的时候,大表姐突破了。
您一定会认为她突飞猛进了吧,插入十强了吧。错了,大错特错。是向下突破了。
那时候的高三基本上不教新课了,都在高二上完了。高三就是复习高中整体的课程,不停地进行模拟考试,准备高考。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模拟考试成绩能够代表高考的情况,和学生的总体实力。
大表姐他们好像安排了三次模拟考试,大表姐没有一次考得好的。最差一次班级排名42,全班不到50人啊有木有。
模拟考完,召开家长会。大姑看着大表姐的考卷和黑板上的名次,无语了。她甚至怀疑大表姐早恋了,要不怎么成绩下降的这么厉害呢,说不通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