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3章 :风雨桥上

本章节来自于 忠诚儿女 http://www.lishu123.com/88/88401/



  


    桃花营的乡民对外可是抱成团的,以往对付匪串只要田园会上嘡嘡嘡传报的铜锣一响,各家各户的男丁操起家伙就出来了。现在这些乡民手里都有扁担锄头耙子,看到那头目滥发淫威,把他们也要抓起来,便一个个把家伙握紧了,前一排后一排的与军差对峙起来。那头目首先要抓的是周立英,对这些乡民不好乱开枪,便自找台阶下。他摆摆手,把口气平和下来,说:“本来嘛我是奉命行事,只管抓人就是了,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但是老乡们对我们的公务不理解,说我们乱抓人,这就影响了我们新政府的声誉,因此我就不得不说了,现在我告诉大家,我们抓的这个人是乱党,不是什么算卦先生,所以请老乡们不要掺和。”



    “凭什么说我是乱党?”周立英无所畏惧,质问。敌头目反问:“你以传教的名义聚集乡民,散布反政府言论,这不是事实吗?”“你这是欲加之罪,现在是中华民国了,国民有言论自由,可你们军阀政府专制独裁腐败,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做都做了难道老百姓说说都不行?”敌头目哈哈一笑,说:“什么民国,短命啦,马上就是中华帝国了,袁大总统就要当皇帝了,什么言论自由,你做梦去吧,按帝制你的言论就是谋反,把他抓起来。”敌头目把矛头转移到了周立英身上,这下乡民们不好再掺和了,有两个军差用枪从背后抵住了周立英,又有两个从左右扑了上来,欲将周立英五花大绑。



    周立英非等闲之人,身材也魁梧,若是徒手格斗三五个人近他不得,现在处于绝境他也镇定自若。他暗问自己,难道就这样束手就擒吗?不能,绝不能,如果被他们抓去,牺牲个人事小,不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事情就大了,得把自己的功夫发挥出来背水一战。他先麻痹敌人,在左右军差近身之时,他把双手举了起来。果然,敌兵见他乖乖受擒,放松了警惕,动作滞缓,就在左右二敌近身之际,突然他倏地转身,双手把抵住他后背的那两条枪抓了起来。这时那两条枪也响了,不过他在抓枪的同时将枪顺势向两边张开了,子弹从他两侧擦了过去。周立英抓住了枪,两只手就像两把铁钳,把枪管紧紧地钳在手里,并挥起一脚踢翻了一个,紧接着一个后步跟上又踢翻了另一个,仅仅眨眼的功夫便将军差抵住他后背的两条枪夺到了手里。这时他的两个亲随已奔了上来,周立英将枪甩出一支给了其中一个,三人迅速靠拢,端枪对着军差。



    敌头目被周立英的勇武震慑了,这个只顾保命的家伙看到周立英等手里有了枪,生怕自己毙命,他连连后退钻进了人群,其他兵丁也被这突然的变故所怔,一时愣住了。乘这当儿周立英仨以背退迅速后撤,与敌方拉开了距离。看他们离远了,敌头目从人群里钻出来,大声喝令:“给我追,给我打,狠狠的打!”众兵丁得令一齐开火,密集的枪弹向周立英这头喷射而来,一场血战拉开了。



    桥面上直通通的没有任何遮掩,双方对射要制伏对方,凭的是枪法和火力密度。周立英等边打边退,他们凭枪法摞倒了敌方五六人。然而敌方有十几人,因火力密集,他的一名亲随也倒下了,他亦负了伤,右肩下被一弹击中,鲜血染红了上身一片。



    余敌压了上来,周立英另一亲随捡起同伴手中的枪,抢到周立英前头掩护他,让他撤退。周立英不愿丢下部下自顾撤离,他一边手压伤处止血自救,一边只手提枪与亲随并肩御敌。然而仅凭这夺过来的两支枪子弹是有限的,刚退到桥头周立英的枪子弹没了,那名亲随独挡敌方火力,不一会儿便身中数弹倒了下去,鲜血淌在桥面滩了一片。敌头目看前头已只剩下了周立英一人,并手捂胸肩靠在桥栏上,枪也没响了,他猜想定是没子弹了,便大呼:“抓活的,谁抓到赏谁。”听得号令,余敌七八人猫着身子向桥头拥了上来。



    周立英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九次革命,大小几十战,多次身处险境而无所畏惧,此刻他虽然负伤,子弹也没了,但他抱定大不了一死,心里很镇定。他想,既然他们要抓活的,便不会再开枪,如果以智谋挟持了那头目,说不定还能走出这险境,于是他靠住桥栏注视敌方。



    敌头目压着手下兵丁拥到了近前。“把枪放下。”头目吆喝。周立英把枪扔下,但枪身却挂在他脚尖上。“把手举起来。”周立英佯装听令又举起了双手。“把他押起来。”几个兵丁一拥上前。然而敌头目失算了,当兵丁近身时周立英突地脚尖一勾,将扔在地上的那杆枪挑了起来,随之一手接住,拿枪像耍花棍一样顺势挥舞起来。他一忽儿横归,一忽儿枪托倒击,接连打翻敌兵三四人,并在搏击中绕到了敌头目身后,一个九天揽月将他脖颈一把勒了起来。他夺了他的盒子枪,把他完全挟持了。周立英举枪断喝:“都别动,谁动就打死他。”敌头目为了保命,连呼:“弟兄们别动,听大师的。”周立英便下令:“都向后转,把枪扔到河里去。”那些兵丁想顽抗,没动。周立英将盒子枪紧抵敌头目太阳穴,喝令他:“按我说的下令,不然我打死你。”敌头目生怕丧命,遂按周立英说的下令:“弟兄们,向后转,把枪扔河里去。”兵丁们无奈,便都转身,随着扑通几声枪都扔到了桃花河里,河面上溅起了一柱柱的水花。紧接着周立英又迫使敌头目下令,让兵丁将先前倒下去的那几个人的枪也捡起来扔了,彻底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并让他们撤出了风雨桥。最后周立英把自己的两支枪也扔进了河里,挟持敌头目离开了风雨桥。



    为了后续兵员的转移,也为了不让陶西田惹上麻烦,周立英考虑必须让凤西政府军在桃花营退兵。为了让政府军退兵,周立英又决定要从这敌头目口里掏出东西来作凭据,因此他挟持敌头目七拐八弯进了一片林子。



    在林子里周立英警告头目:“你想活命吗?”“当然,当然,”敌头目生怕毙了他,鸡啄米似的连连哈腰,“一切听从老总的吩咐。”



    “胡说,我不是什么老总,就是个算卦的。”敌头目又哈腰:“是的,是的,你是先生,不是老总。”周立英正色:“你听着,想活命就按我讲的去做,否则我就在这里一枪打死你,让野兽啃你个尸骨无存”



    敌头目吓得发抖,连声说:“愿听先生的,请先生饶命。”



    “那好,我先审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先生尽管问,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如实回答。”



    “那我问你,你们发兵来桃花营是什么目的?”



    “我们是来抓乱党的。并以此来要挟那个姓陶的会长。”



    周立英一怔,怪不得陶会长如此顾虑,这些果然是冲着他和他来了,又问:“这里有什么乱党,谁说的?”敌头目回答:“有人向我们的武备官密报,说有个传教的是乱党,我们是受武备官的派遣来抓这个乱党的,只要抓到了这个乱党,下一步我们就是兵进陶府,要将那姓陶的会长也抓起来一起治罪。”



    周立英审问:“那密报的人是谁,你认识吗?”



    “先前不认识,这次进山是他带的路,就认识了,他姓吴,还听说他的主子是个前清秀才,今天我们冒犯你,就是他在我身后把你指认出来的。”“你说的可是实话?”“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那好,我再问你,你们课税有县长的批文吗?”“没有。”“没有批文,那就不是政府的年税,是搜刮民脂民膏,你们不怕激起民怨吗?”“我们那武备官说了,这税课多少算多少,课不到就走。”



    周立英看看审得差不多了,便收场:“好了,你给我具结坦白文书。”“这……”“这什么这?”“先生,我这样回去就没命了。”“那你先想想在这里有没有命。”周立英用枪抵住了他。敌头目战战兢兢,连说:“我写,我写。”



    周立英一手举枪对准他,一手往胸前背挂的行囊里翻纸笔。这一翻他吓了一跳,行囊里三本书给他挡了两颗子弹,还真是宝贝,要是没有它,他也一样的倒在了风雨桥上,他把它看得更加珍贵了。他拿出几张草纸,又取出炭块将它磨尖,说:“我念你写,一个字也不许漏。”说着把纸笔交给敌头目,又摘下他头上军帽,从帽里掌握了他的姓名和军职,之后便念出一段书言,说凤西政府军某职某人,受命前往桃花营清剿反政府党人,经查此间并无乱党,我等听信吴氏小人妖言滋扰乡民,又因课税无据激起民愤,据此自行撤军,特具结此书谢罪乡民,云云。



    周立英念毕,敌头目写成,并按上墨色手印。周立英收了敌头目具结的坦白文书,之后还字字珠玑的训戒了他,说:“悔过自新乃浪子回头之本,我念你尚识时务,现在就放过你,希望你不要再为虎作伥,做个有良知的国民。我还要告诉你,桃花营人人皆兵,田园会上还有武装的护卫队,人枪数百,你此番回去马上撤军。如还继续课税,激怒乡民,叫你们出不了桃花营。你听清了没有?”



    “听清了,回去后马上退兵。”只要能捡得一条小命,敌头目百依百顺。



    为了让敌头目回去传言,不再给桃花营引来兵祸,周立英在他面前仍当先生,他将他搜了身,又将那盒子枪退了子弹,确信不会再危及自己,便把枪还他,说:“这劳什子我不靠它吃饭,我仍当我的算卦先生,所以枪就还你,希望你不要再拿它去伤害良民,你做得到吗?”



    得了小命,还把枪也还他,敌头目真有点良心发现了,他连连应诺:“做得到,做得到。”他还说:“我也是有家小的人,先生这样宽恕我,我感恩不尽,今后我一定不再去伤害良民。”



    周立英连人带枪放了敌头目,自己则走小道追赶先已走了的关正涛等人去了。



    避稀径转过几个山头,周立英来到了去往木坪山的那条古道,在一处过往行人歇脚的天然岩下,他再也走不动了。因为负伤失血,此刻疼痛晕眩泛力一齐涌来,他刚刚驻足便天旋地转晕倒在岩下。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用新鲜竹子和藤蔓做成的临时担架上,抬担架的和前后护卫的一共有十几人,都是这次转移中的人。令他没想的是,这些人中居然还有陶家的小少爷小斯任,他立在担架旁,看到周立英醒了,小斯任亲亲热热的叫了他一声叔叔,眼角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周立英勾起身子,伸出染了血迹的手在他头上摸摸,给他擦了泪珠,之后将他揽在身旁过问起兵员的来,说:“你们怎么返回来了。”



    这些人都是关正涛为首组织的那一部分,关正涛告诉他,说他们先行通过关卡以后便在前面等待他,后来听到枪声,他猜想后面过关的人可能出事了,便带着这些人原路返了回来,走了一程枪声便停止了,及至回到风雨桥上兵丁已退,唯见尸身扑地,血流成片,他们一具具尸身的翻看,自己人只看到那两个亲随,却不见周立英,他们折了些树枝将那两个亲随的尸身盖了起来,然后又原路返回,准备与前面的弟兄会合以后再分头找寻,不料行到这天然岩下却发现他昏死在这里,于是他们便找了些治枪伤的草药,用嘴嚼碎给他溥了伤口,恰好又有几人借口进深山伐木带了砍刀,因此便做了一副临时担架,准备把他抬出山去。



    周立英对关正涛的处事有头脑很欣慰,他夸奖了他,并交给他一项任务,说“刚才激战中我迫使敌兵扔了十几条枪在河里,你带上会水性的弟兄下河去捞上来,就在沿桥面一线,捞到了就先武装你们。”立马就有枪了,关正涛很高兴,领命而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朱少卿的小说忠诚儿女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忠诚儿女最新章节忠诚儿女全文阅读忠诚儿女5200忠诚儿女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朱少卿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