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听说县委书记要去现要查看大食堂,刚刚还兴奋得满脸通红的李良田顿时脸色发白,双脚也像踩上棉花上一般无力,但还是要强撑着走在前面带路。(
萌夫养成之装傻王爷)趁县委书记和公社领导唠别的话题,李良田回头瞅了瞅紧随领导身后的李良昊,使劲眨了眨眼,把用右手上下比划了下下,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按照兄弟两人的事前商量和约定,县委书记来唐家岩生产队检查这天,李良田负责协调全面工作,重点是搞好汇报和安排午饭,尽量让上面来的领导满意;李良昊则负责把账做好,再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大食堂断炊这事遮掩过去。当时,李良昊向李良田拍了胸脯,立了军令状,说是如果大食堂出了纰漏,他主动辞职,并自愿扣掉一个月的工分。(
残王毒宠,侧妃超大牌)
尽管李良昊把胸脯拍得叮当直响,李良田还是有些不放心,但由于时间太过仓促,需要准备和协调的事情太多,一忙乎,他就把大食堂断炊这事忘了,甚至没来得及过问李良昊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补救措施,直到县委书记说去大食堂看看,这个生产队队长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事不亲躬、必出差头的低级错误。
看到李良田朝自己挤眉眨眼,李良昊给了他一个很灿烂的笑脸,还点了点头,意思是叫队长放心,一切都安排好了。
李良田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很快又悬了起来,他实在不敢保证刚刚涉险过关的李会计还能不能再次化凶为吉。眼看就要到食堂跟前,李良田心里七上八下,可还得强装镇静,再说,反正都躲不过去了,管它是福是祸哩。(
护界仙王)
刚进食堂,县委书记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快到开饭的时间了,怎么冷冷清清的?做饭的师傅呢?这是怎么回事儿?”话音未落,前几秒还笑容可掬的县委书记顿时阴云密布,像是在场的每个人都欠了他八百吊大钱。
李良田一看形势不妙,加上心里一紧张,头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出来了,顺着脸颊往下嘀嗒,他嚅嚅着正要开口,李良昊两个大步,从人群后面挤到县委书记跟前:“报告首长,情况是这么样的…”
见是刚刚对答如流的生产队会计,县委书记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李会计,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是这样的。”李良昊仍旧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昨天煮夜饭时,我们食堂负责烧火的袁老二中午偷摸喝了半斤烧酒,头晕脑胀的,手也不听使,用火钩钩火时,一股劲没用好,啪的一声,把我们食堂那口唯一的大锅干出一个窟窿眼,一锅蛋花青菜汤当时就报销了,大米饭也没蒸成。(
奈何殿下太妖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保证食堂尽快恢复运转,我们李队长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让袁老二连夜把锅背到月溪场上去修补,今天下午两点前必须背回来,不能耽误食堂煮夜饭;二是赶紧向大队干部报告,请示了应急处理办法;三是按照大队干部的答复,紧急把昨晚、今天早上和中午的口粮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让大家自己想办法解决三顿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让社员饿肚子啊。”
李良昊说得头头是道,比真事还要真,听得县委书记频频点头,还回头埋怨大队支书:“这个情况,怎么没听你们汇报?是不是怕我批评你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煮饭的锅要坏,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嘛。(
我为王)我看他们就处理得很好,活人总不能尿憋死,对不对?”
“对对对,首长批评得对。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没有及时向您汇报。”大队支书赶紧答话认错,“昨晚良田队长就向我们大队干部汇报了,我们考虑这是个意外情况,也是个小事情,唐家岩生产队自己能处理好,就没有向您作专题汇报,也没跟公社领导报告。作为大队支书,是我失职,我向您检讨。”
大队支书叫李良泉,也是月溪场“塝上李”的后人,与唐家岩李氏后人是近房族人。原本,他对唐家岩生产队大食堂断炊一事并不知情,李良田也没向任何大队干部报告。但类似的情况,他确实早已听说过,不过没敢去现地核实,也没敢向公社报告。破坏人民公社、抵制大食堂可是很严重的事情啊,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因此挨个处分甚至招来牢狱之灾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睁只眼闭只眼,违心地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吧。(
魔兽永恒之树)
当然,既然李良昊称李良田向大队干部请示报告过,李良泉也只能顺水推舟,顺着李良昊的话头往下接。头上虱子明摆着,如果实话实说,承认李良田没向大队干部报告,说不准县委书记还会怪罪自己对下面的情况不掌握、对群众的疾苦不关心,那样只能让情况变得更糟。
公社书记也赶紧出来表态:“首长,是我们工作疏忽,这么重要的情况都没有掌握,请您批评指正,今后我们一定引以为戒,坚决不再犯类似错误。”
大队支书和公社书记这一表态,把原本已经出现缓和迹象的形势搞得再次紧张起来。尤其是李良田,双腿开始打颤,脸色也愈发苍白,生怕县委书记继续深究下去。
没想到,县委书记却乐了:“你们检讨个锤子?凑什么热闹?这跟你们大队和公社有一毛钱关系?我告诉你们,别跟我扯那些虚头巴脑没用的东西!走,李会计,带我去看看你们的仓库,看看你们唐家岩生产队都有些什么存货。”
闻听此言,李良田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在地。已经断粮六天了,仓库里还有一颗粮食?看来这事想不露馅都不行了。
李良昊回头,使劲朝李良田眨了眨双眼,神情轻松、步履轻快地领着一帮人出了食堂,大步流星地朝仓库方向走去。
到了仓库跟前,仓库保管员、李良田的二弟李良地拎着一串钥匙站在那里,像是等候了多时。李良昊右手一挥:“老二,赶紧开门,县里来的首长要检查我们的存粮。”
打开库门,李良田彻底傻了眼:前几天还空空如也的库房里,竟然整齐地码着一摞麻袋装着的粮食,超过30袋!
这边李良田还在发蒙,那边李良昊已经在向县委书记汇报了:“首长,这里有20袋谷子,11袋包谷,全是我们生产队去年交完公粮后剩下的,隔壁还有2袋打好的大米。”回过头,他又招呼李良地:“赶紧打开几袋,让首长检查一下。”
五分钟后,县委书记走出仓库,微笑着和仓库保管员李良地握手,叮嘱他要照看好社员的粮食,千万不能跑冒漏滴。
抬起右手腕了看手表,县委书记微笑着问李良田:“李队长,食堂关门了,中午怎么安排我们?总不能让我们饿肚子吧?”
此时,李良田一点也不紧张了:“报告首长,早就安排好了。我让我幼客在家里做了点家常便饭,只怕您吃不惯。”
“有啥吃不惯的?”县委书记摆了摆手,“不存在。我也是农村娃儿出身,什么苦没吃过?有吃的就很好。走,到李队长家打牙祭去。”
至此,一次原本漏洞百出的检查,就这样圆满收场了。
事后,李良田才知道,为了凑齐那三十多袋粮食,李良昊在县委书记来的头天晚上,带着几个壮劳力,跑遍了附近的几个生产队,硬是凭着自己良好的人缘,借来了那些用来蒙混过关的粮食。
那一年,李良开不到16岁,但对这次检查印象深刻。尤其是李良昊的机智,即使过去了三十多年,依然记忆犹新。
可不是,32年后2013年8月3日晚6时20分许,当李良开下了飞机,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口处看到与李良昊长得极为神似的李梦桥时,他再次想起那次检查,想起李良昊精彩而暂短的人生经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