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杜清到学校交了自己的报考志愿。(
花非花雾非雾)父母对填报大学的方法不太懂,大体尊重了儿子的意见。京城大学可是国家最好的大学,尤其他们跟身边的朋友同事一说到自己儿子报的是京城大学大家一片赞美,羡慕他们有个好儿子。二人更是十分同意儿子的选择。
因为学校早就通知15号这天要照毕业照,能来的同学基本都来了,杜清见到了高昭。
简单聊了一会,杜清知道高昭估分505,志愿报的是中国民航大学乘务专业。
“你要去当空姐?”杜清有点没想到高昭的选择。
“嗯,早就打算好的。(
大文学)4月的时候去体检面试了。”高昭看着远处的天,“听说你这次考的很好,上一本了,报的还是京城大学”
“差不多吧!”
“谦虚了啊,谢谢你这几个月的补习,我应该请你吃饭。”高昭看着杜清的脸颊。
“客气什么,我们是同学,应该的。”杜清做了一个摆手的动作,笑着说。
一起照完毕业照,要好的同学三三两两一起聊天,说着去哪儿聚聚。
杜清和陈鸣,高昭,潘帅几个英语小组成员说了会儿话。
陈鸣志愿报的人民大学。看见陈鸣的志愿表后,杜清想起来了,陈鸣前一次考上的可不是人民大学。
漫长假期开始了。(
八荒神诀)
和同学聚了几次餐,杜清收拾一下东西,去了乡下的小舅家。
刘瑜这一辈有兄弟姐妹8个,刘瑜排老四。
杜清的名字还是外公给取的,外公参照古代取名单字为佳,取名为“清”,寓意清清白白,希望他以后做个清白之人。
小舅家离市里60公里的样子。小舅的小儿子刘庆年纪还小,家里人少又清净。
这两年小舅厨艺不错接了些婚丧嫁娶,单位聚餐的活,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杜清就是奔着小舅家后院去的。他记得小舅家的后院长满枣树,有一个看护枣树的木屋子,杜清现在需要一个安静的、没人打扰的地方整理头绪,制定更为详细的计划。(
劫修传)
杜清随身带着一个包,装着笔记本、笔和录音机、几盘磁带、不少电池。
他在木屋子里,看云听雨,想到什么就记下来,然后用独特的记录方式写到一个本子上。想起曾经常听的、常在ktv唱的歌曲,就唱出来,记忆里一些歌这个时候还没出现,他就词曲分离,把词用笔记下来,哼出的旋律,用录音机录下来。
折腾了几天,记下来10多首,有周杰伦的,有shinedown的,和国内流行度比较高一些歌。
实事求是地说,杜清就是一个小市民,干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工作,还是个loser,重生之后,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独宠萌妃)
那种一年365天,要上250+个夜班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困于房贷、车贷,工作了一整年也舍不得带着家人出去旅游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那种紧盯着各种网上的“宝”,看哪个利率高赶紧转移资金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了。他要成功,赚很多钱,他要当有钱人,一个成功者。最好是那种在一个行业里,就是他说了算的成功者。
这个时候的杜清,满脑子想的都是发展培训班。他觉得培训班办好了,自己才能有钱,才有自由潇洒的人生,不在重蹈前世失败的命运。
杜清知道淘宝2003年才创立,但他玩不转电子商务,他不是马云。(
那些年混过的兄弟)杜清知道奇虎360要到2005年才出现,但他不是周鸿祎,除了免费策略,对杀毒和360的成功之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知道智能触屏手机将统一手机市场,但他不是乔布斯也不是雷军,他知道自己肯定玩不转那玩意,他就不是那块料。
杜清能干的就是搞英语培训,搭上国内即将兴起的留学热,努力的赚钱,然后投资那些自己知道的公司。
走出木屋,站在院子里,一阵温煦的夏风拂面吹来,顿时觉得心胸开阔头脑清爽,有了明确目标的杜清此刻踌躇满志。
他的想法很简单。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不出意外英语培训小组的成绩应该都不错,自己的培训组应该稍有名气了。和爸妈的约定也已经完成,英语培训班应该先办起来了。
8月3日,杜清告别小舅回了家。
8月4日是高考成绩开始查询的日子。1987年后,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电信的需求越来越大,缺口开始出现。电话初装费也一路飙升,最高涨到4000多元,几乎相当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杜家沾了外公刘季平在国企的光,也装了一部电话,今天派上了用场。
吃完晚饭,杜青山拨了一遍热线,通了,一阵旋律过后,一个女声开始播报考试成绩,杜青山按开免提,一家三口都围在了电话旁——
考生姓名:杜清
准考证号:xxxxxxxxxx
语文109分。数学98分。英语117分。文科综合236分。总分560分。
重听请按“1”……
刘瑜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这绝对是儿子从未考过的高分,也是她不敢想的高分。虽然杜清早早就说了估分的成绩,但一家人悬着的心直到这一刻才落地。
那一晚,杜青山给所有装了电话的亲朋好友都打了电话。
拿起电话就是:“喂,我老杜啊……啊?成绩?成绩出来了……还行吧,560……对,文科……两科都没考好……行,办酒我一定告诉你,放心吧,咱这关系,忘不了你。”
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杜清说想找个地方办个英语培训班,刘瑜立刻就答应了。
杜清骑车把市里的几个区都跑遍了,问了之后发现大多还都挺贵,自己又没钱立刻就没了兴趣。
直到最后杜清找了在国企的大舅,才有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个地方在一个临街的二楼,是大舅一个认识朋友的,没什么用就闲置在那儿。大舅已经和朋友说好了,让杜清免费用一段时间。走进去一看,环境比之前几个地方都要差一些,不过有一些简单的塑料凳,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怪怪的味道。
杜清刚走进去,还没说什么。一个岁数不小的人迎过来说道:“你是刘山的外甥吧,我这儿平常都不用,环境不太好。你看看,行的话你就用。没别的事话,我还有事就先走了,钥匙给你,你自己慢慢看,对不起了。”
“挺好的,谢谢您了。不耽误您了,有事您忙,我自己看看。”杜清客气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