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此时那高墙青瓦里的一穿着蓝布衣的小厮,手里拿着一封信件,快步走进那廊腰缦回的长廊,渐渐的消失在转弯处。
而他手里的信封在走进二门之后,就被另一个小厮拿到手,随后送到了二院管家的手里。
管家皱眉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名字,眼睛豁然睁大,然后速度很快的走到书房门口,敲了敲门,得到里面声音的肯定,他才推开门走进去。
“老爷,白将军来信了。”管家的话,让正在看书的中年男子,顿了一下,放下手中的书说:“拿过来。”
管家弓着身子,将信件送到他的手里。
撕开上面印着的独特图案,草草的几句话,像极了记忆中那硬朗的男子。
良久,他才放下手中的信说:“翾儿,可有来信?”
管家挑眉:“未曾。”
“唉,终是我对不起她们,她一去也有三年了,明日你亲自去庄子里将她们接回来。”男子淡淡的说道。
管家点头,等他出去之后,那男子才站起来,走到窗口,遥看着窗外的景色,神色忧郁。
“夫人,夫人不好了。”一穿着粉色细折裙的丫鬟,脚步匆匆的走进园子里,对着正坐在厅堂内,看着账本的女子说道。
女子放下手中的账本,一脸怒气的说:“什么不好了,你家夫人我明明好的很,你这丫头成心咒我不成。”
丫鬟摇了摇头说:“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刚才管家在前院说,老爷要接四小姐回府。”
“什么?”女子听完丫鬟的话,心里翻滚着惊涛骇浪,脸色一沉,就将桌子上的茶碗和茶壶全都一股脑的扔到了地上。
“这个煞星,她怎么还没死。”女子狠狠的说道,脸上尽显阴狠。
那小丫鬟吞咽着口水,低垂着头,不敢去看那女子。
就在这时,一个嬷嬷打扮的妇人走了进来,看到地上的狼藉,眉一挑对着站在旁边的丫鬟说:“还不赶紧将这些给收拾了,等会要是伤了夫人,剁了你都赔不起。”
丫鬟连忙答是,伸手就赶紧去捡拾地上的碎片。
等到丫鬟退出去之后,那嬷嬷朝着外面看了一眼说:“你们都下去吧。”
原本守在外面的丫鬟才都走出了院门,嬷嬷关上门窗,对着还在生气的女子说:“夫人,你这又是在置什么气,若是让前院的老爷知道了,指不定心里怎么想。”
“那张家的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都三年了,也没整死那贱蹄子,还说什么她一直药不离口,身体孱弱,根本就活不了多久,活不了多久,怎得活了三年,这中间肯定有什么猫腻。”女子咬牙切齿的说道。
那嬷嬷拍着她的背,帮女子顺着气说:“你在这生气有能怎么样,气的还不是你自己,你忘了张家的卖身契还在你这里,他们怎么也不可能背叛你,一个小丫头,一个懦弱的妇人,她们两人能翻出什么大浪来,等她们回来了,还不是任由你揉捏。”
听了那嬷嬷的话,女子的心气才顺了一些,但是她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唉,嬷嬷你说,老爷为何突然要接她回府,这几年老爷让送出去的信,全都在我这里压着,包括那贱蹄子寄过来的信我也都在这压着,你说那丫头今年也已经十二岁了,该不是老爷这次接她回来,是为了那件事吧?”女子有些惊慌的说道。
嬷嬷听了女子的话,也皱起了眉头,眼珠一转,很快就反应过来说:“夫人,你就放心吧,现在六皇子明显和咱们家玉儿关系好,只要六皇子不愿意,那么那丫头就无法嫁给六皇子。”
“我不能让那贱人生的孩子嫁的那么好,我要让她生不如死。”最后一句,女子简直是怒吼出来的。
嬷嬷连忙点头安抚着女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三年已过,原本的总角女童已经到了金钗之年。
靠着大山的山村,在初夏可没有皇都大院那么的热,这里绿树成荫,此时在后院的半山上,一个少女穿着一身绿衫柳裙坐在亭子里,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在认真的做着女红。
而此时,一个嬷嬷踏着青石板,脸上还有许多的细汗,走上前之后,就累的气喘吁吁。
亭子外面的几棵大树下,歪做着四名少女,少女个个都长得清秀可人,其中一个圆脸还带着婴儿肥的少女,从地上站起来,放下手中的书说:“嬷嬷,你这么着急的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被称做嬷嬷的妇人,笑着点头说:“自然有喜事,喜事。”
听她这么一说,其他三名少女也都走了过来问:“什么喜事?”
嬷嬷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走到亭子里说:“皇都来信了。”在绣花的女子,眉头一挑,倒是那个圆脸的少女走向前,拿过信说:“都三年多了,他们不闻不问,哼,如今倒是知道来信了,肯定是有事要找小姐,否则怎么会想起她。”
“念。”绣花的少女,语气淡然的说道,此时她的手里拿着丝线,在一张宣纸上,绣着一棵一棵青竹。
孙嬷嬷站在旁边,不得不说,小姐的绣工越来越好了,也不知为何,小姐似乎极酷爱刺绣。
当绣完这笔之后,慕翾才停下手,听完信封上面的话,脸上没有一点的喜气。
“小小姐。”孙嬷嬷不安的喊了一声,这三年已过,小姐的心思她越发的看不懂,不知为何,她觉得小姐就像是一阵风,永远都是那么的淡然,即使在面对从皇都来的信,而且这信还是老爷亲自写的,她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就像是在听一件跟自己无关的话。
接过圆脸少女手上的信,她看了一眼,复有交个嬷嬷说:“我知道了。”
慕翾嘴角轻挑,自从她醒来之后,她就没有收到过任何的信封,皇都大宅也从未送来银两和什么信封,好似她就这么被遗忘了一样。
如今她已经十二岁了,他们突然要接自己回去,还如此的仓促,这中间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她就是傻子。
不过这样也好,也是时候去讨债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