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几天过去,孟琼还没有回来,小菲也没有音讯。(
重生之抽奖空间)真不知道怎么样了。
仓促间却听到“*so~baby情话多说一点想我就多看一眼,表现多一点点让我能真的看见,oh~bye少说一点想陪你不只一天,多一点让我心甘情愿~~爱你*,多一点才会慢慢发现因为你让我心甘情愿。”手机铃又响了。
“喂。”
“容姐姐。”宁才容一脸茫然,然后听到对方说,“我是刘炫锋。”
听到他说,她才放心下来:“小锋,你木姐姐好吗?假期结束了就回去读书。(
战妃狂帝)”
“是了,有人追我木姐姐。我活那么大第一次见有人追她。”电话那头刘炫撅着嘴说。
宁才容一本正经的说:“你木姐姐哪里不好,有人追她正常。”
“我知道有人追她很正常,可是她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女孩,唉……那个男人……”
宁才容急着问:“那个男的怎么了?”
“对不起,有电话打进来。”刘炫锋很着急地挂了电话。
有人追木心慈,自然是好,宁才容在木心慈的日记里,根本就没提到过木心慈交男朋友的事情,真像刘炫锋说的一样,没人追过她。(
盛宠太子妃)
宁才容打着大大的疑问。
可是有人追木心慈,木心慈怎么一个电话也不回?这在她身上也算是历史以来第一次的大事。
小菲路都不认识,还要一股脑地去丽江可见,她太爱孟琼了。宁才容想,我要是能像小菲一样那么勇敢,她和哥哥就不会分离。
“爸,妈”宁才容走出自己的房间冲着他们喊,“我要去丽江。”
2
宁才容在听1068夜航班的丽江情事:
“一个叫《缘分》的节目,讲述跨越海峡的爱情故事,这对夫妻,当然也是这样的背景,男主人是云南丽江人,女主人是台北人。(
重生造星系统)
云南丽江!我终于记起来,我是在云南丽江见过她。两年前,我在丽江古城旅行,走在古城的街街巷巷中,看到的几乎就是青瓦木楼中遍布的商品、如织的有人,充斥满城的是如集市般的喧嚣。离开丽江好久以后,经记忆之水的涤荡,洗去尘杂,丽江古城的原貌,一条条的石板街,一座座青瓦木楼,还有那流动的街边水流以及那神秘的东巴象形文字,才渐渐清晰起来。
虽然古城中那浓重得让人窒息的集市气息让我失望反感,记忆中我拂去了所有的尘杂,但一个小店中的女人却让我不能忘怀。那时,我毫无目的地闲逛在古城的小街,不经意地走进一家小店,这是一家卖东巴文化衫的小店,与其它小店的拥挤不同,这里略显清淡。(
皇姑)女主人靠门而坐,正在一个小本上记着什么,见我们进来,站起来跟我们打招呼,她说的是普通话,但却带着清晰的港台味,如吴小莉的那种。我很好奇,仔细打量起她来,她身材高挑,仪质温丽,并不象其它小店主人那样,一见有人进门,就使劲地推销,而只是轻声细语地说:“看看,挺好的,印的都是东巴文字。”看得出来,她不是一个生意人。她的语调很好听,我的心中不油生出莫名的好感,我问,你是香港人、澳门人还是台湾人?她笑笑,没有回答,我看她的眼神,我又说:“如果是那边的,都很有钱的,怎么会只开这样一个小店,学艺术的吧,来这儿体验生活?”我一边问,一边摸挲着一件衣服,她还是笑笑,说:“质量挺好的。(
玄门医圣)”确实,她店里的各类衣服都是高质量的,我于是决定买几件,她要的价并不高,我几乎没有还价。
离开她的小店,她的与众不同,让我难以忘怀。当记忆中丽江的喧嚣荡尽,她依然存留于心,想起她,常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她是我在丽江之行的一个美丽记忆。
看完电视节目才知道,她是台北人,是高中英文教师,有一年去丽江旅行,爱上了古城边一个小村庄里的东巴族农民小伙,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小伙善雕刻,特别是东巴木雕。于是,她抛弃台北的工作,离开父母,嫁给了那个东巴小伙,定居在丽江。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爱上他,你的丈夫?你和他文化水平差距很大,生活环境也差距很大,他只是一个农民,小学毕业,生活在大陆农村;而你高中英文教师,生活在大都市台北,他什么地方吸引你,让你爱上他?她说,爱是不问为什么的。她说爱上他时,她已过而立,不是因为冲动,也不是刻意追求浪漫。因为爱,一切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解决。
主持人问她,丽江的生活与台北相比怎样?她说,在台北,她一个月就能挣两三万,而在这里,一年也就两三万,生活很辛苦,丈夫制作木板画,开一家木刻画店,她开文化衫小店,但家庭收入并不多,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家小店,而小店能够挣到钱,又主要是在旅游旺季,但丽江的旅游旺季很短。淡季时,她不得不给周围人家的小孩办补习班,以此来补贴生活。但她很快乐,因为跟所爱的人在一起。
主持人问她,当初作出决定,父母反对吗?几年过去,你后悔吗?她说,没有,父母只是提醒她,只要不是因为冲动,想明白了就行。她也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生活或许越来越平淡,她知道这就是生活。
她的丈夫话不多,看得出是一个憨憨的男人,她说话时,不时地注视她,从他眼神中,看得出他很真诚。
主持人问她的丈夫,当初娶他,在村里是不是很轰动?他说是的,仿佛梦一般。他说他也相信缘分,他说妻子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
……
当节目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建议她的丈夫现场雕刻一件作品,送给她,她的丈夫于是在摄像机前熟练地在一块木板上刻起来,很快刻好了几个东巴文字,然后送给她。主持人让他念出来,他说:‘愿爱永远。’
我为他们的爱情感动,为她的勇敢、执著而感动。
如果我没看这个节目,或许,我永远无法知道她的爱情故事,偶尔,当我想起丽江,想起丽江之行,我还会想起她,还会一直不停地猜想:她到底来自哪里,香港?澳门?台湾?为什么会在那里开那样的一个小店?甚至,或许会生出一种冲动,再去丽江看看,她还在不在?”
飞机直降丽江机场。
这是她第二次来丽江。记得小时侯和家人一起来过丽江,那次差点走丢失了,最后哥哥找到了她,一家人才团聚。
丽江的风土人情很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