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和陈林想像的完全不一样!
第一题:攀钢钢钒2006年11月发行32亿元分离可转债,分离出来认股权证总量为8亿份,在2007年11月经过第一次行权期后行权186,451,366份。(
逆乱青春伤不起)2008年东一精选基金二季度报公布持有攀钢钢钒认股权证3009。7万份,2008年7月9日东一精选基金成为钢钒权证的超比例持有人,请问在2008年7月1日至9日东一精选最少增持多少份钢钒权证?最多增持多少份钢钒权证?(可自由检索网上信息)
陈林轻轻一笑,就三个考点,一个是超比例持有人是以5%为限,另一个是2008年7月份钢钒权证存续的总份数要扣除2007年第一次行权的份数,还有就是基金持有权证这样的衍生品不能超过基金净值总额的3%。(
情本如殇凤凰劫)这样下来东一精选在7月9日持有的股份数至少是3067。7万份,那么增持的就是不少于58万份,而通过检索知道东一精选基金在2008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91。36亿份,7月9日基金净值在0。78元,估算基金规模在71。26亿元,而7月9日钢钒权证收在6。59元,按照基金规模的8
3%来算,东一精选最多只能持有约3244万份,也就是增持不能多于235万份。
第二题:东一精选基金投资钢钒权证的损益情况?
陈林看着这个没头没尾的问题皱起眉头,这怎么算?从基金公开信息看东一精选是在2008年二季度买入钢钒权证,2季报末持有3009。7万股,而第一题的答案说明到7月9日,东一精选基金持有钢钒权证在3067。(
爱上天使般的女孩)7万到3244万份之间,到10月6日,东一精选在钢钒权证超比例持有人中消失,也就是当天持有量降低到3067。7万份以下,但这之后东一精选是继续减持,还是没有减持,陈林怎么知道,能查到的是东一精选基金在4季末持有攀钢钢钒股票只有1180万股,而3季报的时候东一精选持有攀钢钢钒是1380万份,从这只能说东一精选在钢钒权证和攀钢钢钒两者总和的情况下在10月6日到12月31日这近三个月总共减持约了3300万份,至于东一精选是抛售完3000多万股钢钒权证,接着又抛了200万股的攀钢钢钒;还是抛售完1380万份的攀钢钢钒,接着又抛了2000多万份的钢钒权证,然后利用剩下的近1000万份钢钒权证按照1∶1。209的行权比例行权后又得到1180多万份攀钢钢钒。这些陈林哪能搞清楚,这还不是关键的,在10月6日到12月4日,钢钒权证走了一个大v字型,最低跌到3元,最高涨到6。(
凤动九天:废材杀手妃)8元,最低和最高差价有100%多,如果东一精选在v型底部抛掉,那就是巨亏,在v型顶端附近抛,那就是赚,而如果在v型中先抛后买再抛,那就是大赚特赚,如何估算?再退一步,就算不考虑东一精选做波段,在11月27日到12月4日行权期间是允许交易的,也就是说可以11月27日行权后拿到攀钢钢钒股票,然后28日紧接着就抛掉,那么攀钢钢钒公布的11月27日和12月4日流通股持仓前十名这样的公开信息就屁用没有。
陈林就像搅在一堆乱麻中,越想越是气闷胸堵,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在脑子里乱舞,气哼一声,不知所谓的题目,只有先放过,看向第三题,也是最后一题:
第三题:就你了解到的,推演东一精选和其他主力的操作思路。
陈林一愣,不满焦躁的情绪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前两个题目与其说是题目不如说是引导大家思考的角度,如果没有前两个题目,这个题目立马就会让所有的人抓瞎,而现在陈林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这种切入问题的角度让陈林耳目一新,是他从没想过的,也从没接触过的东西。(
青楼第一皇妃)
第一个题目提醒参考者注意东一精选超比例持有的变动情况,并且提醒东一精选在钢钒权证上的仓位情况,如果第一个问题解答出了,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权证购买总额不得超过基金净值总额的3%,也就是说东一精选在超比例持有的时候仓位就已经高达90%以上,高仓位就意味着做多动能的缺失。而在东一精选权证仓位达到峰值的时候,股价随即出现了暴跌,如果单纯考虑权证价格走势,并不能揣摩出更深的含义,因为谁也不知道东一精选在这期间的操盘情况,但是如果接着从第二个问题入手,却又一下找到突破口,陈林不得不为题目设计者的智慧和循循善诱而拍案叫绝!
第二个问题没头没脑地问东一精选投资钢钒权证的损益情况,陈林在查找信息的时候自然也检索到了当时的一些热门新闻,陈林注意到一点,无论是“东一系基金重仓重组股亏损9100万元”,还是“东一精选先增后减钢钒权证损失或超1500万”,再或者“基金弃权钢钒权证攀钢整合再度敏感”其中都有一个核心错误,原文是:
“东一精选基金开始出现在钢钒权证的超比例持有人名单中,始于7月9日。(
大神求笼罩)以钢钒权证八亿份发行规模计算,其能进入超比例持有名单,至少也要有发行量5%以上的份额,因此其持有钢钒权证的份额至少在4000万份以上。而攀钢钢钒二季度报告中披露,东一精选二季度末持有钢钒权证3009。7万份,这意味着该基金在7月1日到7月9日,至少增持了990。3万份钢钒权证。此后,一直到9月25日,钢钒权证仍在超额持有人名单中。而在9月26日,即三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1日到7月9日,钢钒权证的最低价为6。321元,9月26日,钢钒权证的最高价为4。635元。如按最保守的方式计算,在三季度,东一精选在增持减持过程中,至少损失了1584。84万元。”
这里面将钢钒权证的规模算为8亿份,而实际上经过2007年11月份的第一次行权,钢钒权证的规模仅剩6。15亿份,如第一题的答案,实际上东一精选增持实际上是在58万股到235万股之间,和以上新闻990万股是天壤之别,而标题所言的1500万的亏损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权民都能发现谬误的计算结果竟然被当时如此多的热门财经新闻引用,即使时隔1年多,这些新闻仍旧搜索靠前,如果不是有人刻意为之,应该不太可能,而且这不仅仅是唯一的错误,在“东一精选先增后减钢钒权证损失或超1500万”这则报道中还含沙射影地提及东一精选基金在2008年三季度净值下跌12。98%系受累于东一精选基金在钢钒权证上的投资,可实际上钢钒权证总额不能超过基金净值总额的3%,就是全赔了,对基金净值影响也只限于3%,而且2008年3季度沪深300从2700点跌到2243点,下跌近17%,作为一只规模近100亿份的偏股型基金,在此期间下跌近13%,完全正常。
更让人感觉奇妙的是财经媒体利用错误虚假的数据对东一精选和其背后的东一系狂轰滥炸的时候,包括东一精选在内的东一系基金普遍遭遇到了赎回潮,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而恰是在这种虚假信息泛滥的时候,攀钢钢钒遭遇了罕见的暴跌!受现金选择权支撑在9。59元附近的攀钢钢钒暴跌到了近6元,留下一个套利的大口子!陈林一边收集着更多的信息,一边脑海里不停翻滚着,三道题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之后是陈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世界,而这一切却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陈林感觉到自己仿佛跨越时空进入到了一年前那战火纷飞的股战时期,这分明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8年5月17日攀钢确定重组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确定现金选择权价格和第三方,东一系作为套利者大举建仓攀钢系股票和钢钒权证。但是东一系显然失败了,东一精选基金过于乐观,权证仓位超过资金总规模3%的上限,缺乏了做多动能,而另一伙主力利用基金持有权证不能超过基金总额3%的限制,炮制了分析师以及财经记者因为粗心而导致的虚假信息在媒体上对东一系狂轰滥炸,东一精选被牢牢牵制住,动弹不得,东一系那个“2007年天才基金经理”也被玩弄于股掌之间。陈林不知道东一精选最后是否盈利,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有什么能比让东一系做一回旁观者更潇洒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