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2章 金榜题名

本章节来自于 寻梦方圆 http://www.lishu123.com/82/82057/
    第二章金榜题名

    面试后,我顺路到省城父亲的单位看望父亲,把体检和面试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的说:“看来爸爸以前未了的心愿可以在你身上实现了!你真是爸爸的好儿子,爸爸因你而骄傲,‘好钢铸剑,好男当兵’,相信你不会让爸爸失望的。(毒妻不好当)”

    在父亲那里住了几天,我去了一趟沈晓玲家。沈晓玲和我是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她父亲和我父亲是同事,初中毕业后,她上了中专。因为小时候我和沈晓玲是常在一起玩、一起读书、相互看着长大的,我大着她几个月,我们就像亲兄妹一样。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我知道晓玲从小就喜欢我,但是我们在一起上学时不会考虑男女之间的感情,在上高中的时候,为了考军校上大学,我也没敢想这些事。(炼妖壶之万族争霸)那天晚上,在晓玲家的客厅里,沈伯母很热情地削了个苹果给我。我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把报考军校的事告诉了晓玲和她父母,晓玲听后说:“你要是能考上,那就太好了,我也很羡慕那些军校生和军人。”

    “当然了,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穿上了军装就要服从,不能讲个人的要求,军人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我跟晓玲说了我对军人的理解和看法。

    “那你……”她的话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来。

    对一个刚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人生最大之喜莫过于金榜题名。那天知道已被录取的消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晚上激动得整整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我去县城拿录取通知书,原本阳光灿烂,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盛世军婚)虽然是盛夏,大雨过后却有些冷意。我和我们班的何少光同时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何少光被西南大学录取,我收到了解放军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们俩可算是班里的佼佼者,如愿以偿了。那天晚上在县城,我和何少光还有我们班的同学阿彪、杨东旭、陈宾等五人在环城西路一家餐馆吃饭,阿彪、杨东旭、陈宾都没考上录取分数线,心里难过,喝了好多酒,我那时不会喝酒,喝一杯啤酒,就脸红头晕了。阿彪右手拿起一杯老白干醉醺醺地跟我和何少光说:“志成,少光,恭喜你们俩了。你们现在已金榜题名,可我,只能回家当农民了,上不了大学,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没有发展前途了!”说着,阿彪歪歪扭扭地站起来要跟我和何少光干杯。

    看阿彪站都站不稳了,我赶忙去扶他。(巨星之名器炉鼎)“阿彪,你也不能这样想。你还可以补习,像咱们王老师说的那样,其实人真正的本领都是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上了大学未必就有好的出路,不上大学不一定就没有希望。美丽人生从自信开始,我们要相信自己,‘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啊。”

    “自信,名落孙山的人何谈自信?我想上大学啊!我做梦都想上大学,我老爸说过多少遍,我家不缺钱,就缺个大学生,可我就是考不上啊!”阿彪说着就哭了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见此时的阿彪是多么的伤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劝他。那天晚上他喝多了,扶他回到宿舍,他就叫我打一盆水在他床边放着,果然所有吃进去的东西全都翻江倒海地吐了出来,把装着水的盆都给吐满了。

    何少光是彝族,家在高寒山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酷酷总裁你跑不掉)那里山高路远,地广人稀,就是没有水,是个靠天下雨吃饭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特点就是纯朴、热情、好客,村里来的客人,不管认不认识都会有人喊去家里喝水吃饭。每逢过年过节,彝族山寨热闹非凡,特别是火把节、祭火节等传统的节日,斗牛摔跤,载歌载舞,这里热情奔放的阿细跳月更是举世闻名,五十年前就从小小的山寨跳到了北京,跳到了波兰华沙。近年来,许多人对古老的山寨充满了幻想,慕名而来的游客连绵不绝。然而,由于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改革开放二十年了,这里的山寨变化甚微,乡亲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寨子里吃得上大米饭的人家没有几户。何少光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在家排行第六,村里人都叫他小六子。小六子考上了大学,在这个小山寨是个莫大的喜讯。(都市之无上真仙)何少光考上大学这件事成了这几天寨子里最大的新闻,所有村民都在谈论的话题,大家伙都在说:老何家的小六子真不错,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了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为咱们村争光了啊!

    当寨子里所有人都为他高兴,羡慕他的时候,面对三千元的学费,何少光的父母心急如焚,因为家里已经欠债好几千元了,在贷款无望的情况下,三千元对于一个靠天下雨吃饭,只能种玉米的山区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何少光的父亲何家保抱着水烟筒在自家的土坯房门口勾着头不断地吸烟,母亲李树仙在旁边焦急得团团转。李树仙终于憋不住了:“我说孩子他爹,你倒是说句话呀!小六子下星期就要读书去了,我在家的每个角落都翻遍了,也只找着三百四十块钱,孩子的学费怎么办啊?”

    “不行就把咱们家这条水牛卖了吧?”何家保过了许久才无奈地说出话来。

    李树仙惊异地问丈夫:“咱们家就靠这条水牛啊,没有了牛,以后怎么犁地?”

    “先凑够钱再说吧!”何家保摇摇头。

    牛贩子来到村里,何家保因为急需给儿子凑学费,廉价地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家当耕牛卖了。当牛贩子牵走水牛的时候,他在牛圈门口抱着陪伴他八年的伙计的头依依不舍,抚摸了一遍又一遍。村里的亲戚和邻居你家三十我家五十的赞助何少光,何少光的父亲在何少光去读书前那天到集镇上买了点肉,把亲戚邻居喊来家里吃了顿饭,也算是给儿子饯行。

    相对很多山区的农村家庭,我家还好些,父亲有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供我上学还没有什么问题。我快要读书去了,母亲舍不得我,不放心我一个人去两千多公里外的军校上学,硬是跟父亲说要让父亲送我去学校。我跟母亲说自己带的行李少,一个人去没事,再说也该锻炼锻炼一个人出远门了。父亲赞同我的想法,也说应该让我锻炼锻炼,以后有时间他和母亲再来看我,顺便到江南各地走走。这样,母亲才同意我一个人去学校。

    临行前,我去了晓玲家,和她告个别,本不想告诉她了,想来想去还是跟她说一下。这次去军校读书,好久都见不着她了,我心里也想在临走之前看看她。

    “那我明天……就……不到车站送你了。”晓玲看着我,仿佛千言万语说不出口。天下伤心处,牢牢送客亭。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说。

    “不用了,明天有我爸妈送我的。”

    “你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到了学校给我来信。”

    “好的,你也多保重!”

    就这样,千言万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站在她面前,我感觉思绪凌乱,心跳加速。我感觉得到那时她的心里也和我一样,我们彼此的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就这样,彼此说了声“再见”就离别了。

    长长的站台,长长的列车,长长的前方道路,此番离家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父亲把行李包递给我:“儿子,到了学校要遵守纪律,好好读书,别挂着我和你妈。”

    “儿子,到了那就给家里写信。”母亲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

    当列车缓缓地开动时,看见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使劲地跟我摇手,他们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远,我的眼睛也渐渐地模糊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画菊1999的小说寻梦方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寻梦方圆最新章节寻梦方圆全文阅读寻梦方圆5200寻梦方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画菊1999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