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不慌不忙地转过身来,只见他头上束着一个特别醒目的雕花镂空的金冠,面目清秀,眼珠乌黑,神情倨傲,面色显是不悦,有些阴沉,嘴边却挂着一丝笑意,开口道:“赵老儿,可还认得本公子?”
赵印一听这人竟敢当面如此戏谑地喊他爹“赵老儿”,不禁看向他爹,满心里以为他爹也会勃然大怒,教那人好看,哪知赵业待那人转过身来看见他的面孔,眼睛登时瞪大,面色灰白,嘴角下垂,目如呆鸡,满脸恐惧,好像突然被雷给劈中了,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连连直道:“下官该死!下官该死!请殿下饶命!”头磕在地上发出“怦怦”的响声,跟着他来的那些人一看也全都跪下死死地把头抵在地上。(
带着农场混异界)
赵印几年前上任时曾到京城面圣,在百官宴会上就见过皇上及太子、王爷等人,当时甚至还有交谈,后来每年到中央述职也见过皇亲贵族几次,身为地方官长要是连当今皇室贵人的面目也记不住,这官大概也没法当了,所以那人一转过头来,赵印就立刻认出了他就是当朝太子爷,顿时如五雷轰顶,心想这下完了,他们一家小命休矣。(
宠物魔术师)
赵印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傻站在那里。他爹抬头一看儿子还像个呆头鹅一样立在那里,赶紧一把拉他跪下说道:“孽账,还不快跪下给太子爷请罪!”
赵印终于反应过来了,肥胖的身子“咚”一声跪倒在地,众人都感到楼板都是一震。赵印此时终于明白自己干了一件什么事,吓得浑身哆嗦就差尿裤子了,跪在那里也跟他爹一起一落地磕头如捣蒜。
太子爷纪向文看着这地上的父子俩轻声一笑道:“够了,别磕了。”
于是那父子俩跪在地上不动了。
太子又道:“你带这些人来不是要抓本宫进大牢的么?”
赵业又开始捣蒜:“殿下饶命,下官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冲撞了殿下,还请殿下饶命。(
逍遥弟子都市行)”
太子道:“都下去。”
赵业一听立刻明白,回身令带来的那些人全都退下,然后又将自已抵在地面上。太子的那两名侍卫关上了飞仙阁的门。
纪向文在厅中的圆桌旁坐了下来,姿态悠闲地跷起二郎腿,又拿起桌上一个精致的酒杯在手里把玩,过了一会儿才道:“我看你这赵老儿知府做的是很得意,你这儿子方能如此底气十足。”
这时赵氏父子终于行动思想一致了,双双磕头不止,嘴里一个劲儿地求太子爷饶命。
纪向文道:“赵知府以前见你的时候觉得你是一个颇明理的人,怎么现在一看,在这教训儿子的问题上如此糊涂,使得令公子如此跋扈。”
赵业道:“下官半生唯此一子,故平日里宠溺太过,以致孽子无知愚昧冲撞了太子,罪该万死,但是还请殿下看在下官唯此一脉香火,饶了孽子吧。(
黑煞帝尊)”
纪向文道:“饶了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令公子如此不懂礼法,长此以往也不是个法子,不若现在赵知府就当着我的面教训他一下,好使他以后不再犯错。”
赵业一听忙道:“谢太子爷不杀之恩。”然后转过头去劈头盖脸地就打起赵印,边打边说“我让你有平日里总是不听劝,到处乱闯祸,我让你有眼不识泰山。”
纪向文又道:“够了,赵知府。”
赵业一听以为太子爷这就放过儿子了正要谢恩,那纪向文又道:“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赵知府你这样打儿子的脸也不太好,我看还是打别的地方吧。”于是命人去拿了一个板子来,那板子本是怡红院里夜里用来闩门的,又厚又宽。
他将那板子递给赵业说道:“我看还是用这个吧,令公子身体健硕,臀部相当厚实,应该比脸经打。(
爱丽丝学园之公主的骑)”
赵业如何敢不听,虽然心疼也别无他法,让人按着儿子趴在长凳之上,一下一下重重朝他臀上打去,只打得皮开肉绽,血红一片。赵印一开始呼号不止,后来痛得都呼不出了,只是哼哼唧唧,长凳下面一滩水,想是又怕又痛以致失禁。
纪向文面有嫌恶,看着也差不多了道:“行了,赵知府你教训儿子意思到了就行,何必下此狠手呢,看把令公子打得,快令人送回去养着吧。”
赵业心道我不下狠手能行吗,这板子也是太子爷您递给我的。
几个家丁得令赶紧抬着赵印走了。
怡红院里的看客今天看得是格外尽兴,万没想到那赵知府气冲冲来了竟然“扑通”给人跪下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竹笋炒肉”之声,然后平日里不可一世的知府公子挨了板子气息奄奄地给抬了出来,看客们哄一声炸开了锅,纷纷讨论里面是什么人,并且做了大胆推测。
www.justsou.com
这里面纪向文看今天也差不多了,于是说道:“行了,今天本宫也乏了,回去吧。”
赵业立刻道:“下官即刻命人去备好驿馆以备殿下下榻。”
纪向文道:“这次本宫和煜王爷是微服出访,体察民情,你就不要太声张了,只悄悄令人准备就是了。”
赵业道:“是,下官即刻就去准备。原来煜王爷也来了,只是不知煜王爷现在何处?”
纪向文瞥他一眼:“怎么还要跟你打报告吗?”
赵业立刻跪倒:“下官不敢。”
纪向文道:“行了,你磕头磕得我头晕。”
赵业继续磕头:“下官该死,请殿下饶命。”
太子翻白眼。
虽然当今大宣朝太子爷纪向文与煜王爷纪泽轩此次来江南是宣称微服出访、体察民情,纪向文也明确对赵业这样表示,但是两人在江南的行为举动京城方面自然是有耳目盯视并及时报告,而且江南的群众百姓眼睛也是雪亮的,也有那智慧超群、胆识过人、消息灵通者,很快就根据现有的情况大胆推测出了赵知府下跪何人,所以不久以后,有关大宣朝当朝太子爷的各种小道消息与绯闻就开始在全国上下流传不止。
全国上下的百姓都互相在传递着这样一个消息:太子爷来到江南后就为江南美丽风月所吸引,日日流连于风月场所呢!
江南怡红院的头牌湘红姑娘以其美丽姿容,超凡谈吐,不凡见解夺得了太子爷的欢心,得以在太子爷的身边相伴,成为太子爷在江南的红颜知己,从而名噪一时。
许多年后,湘红姑娘已经升级成了青楼妈妈,但是仍因为当年的这段风月佳话而为人们所熟知,湘红妈妈写的书《一入红尘许多年——我与太子爷不得不说的故事》长销不衰,成为许多小姐、妇人私藏的爱情风月宝典之一。在书中湘红妈妈大胆披露了当年与太子爷的一段情并交往时的一些细节,据湘红妈妈回忆,其实太子爷内心里是个文艺男青年,对人生对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来太子爷英年早逝,关于太子爷当年突然离世有着种种说法与传闻,成为大宣朝许多年来悬而未解之谜,所以这本书又成为研究太子爷生平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当然,此次江南之行还有煜王爷,煜王爷在这江南也有了一段风流传闻,引得世人为之侧目议论,八卦程度不输太子爷的青楼秘行,准确说劲爆程度更甚。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稍后就要讲到。
马上回来,不要走开。
今后或许会开设一个小剧场,不时请书中的相关人员来做做客嘛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