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期间,因为朝廷的银子和收集来的税银向金国进贡不少,随着生产力和商品越来越多,银子不够用,就大量发行铜钱,后来又发行纸币---会子钱,宁宗之前的皇帝曾经大量印刷纸币,还产生过人们兑换铜钱的危机。(
极品废柴之全能召唤师)宁宗时代,会子的信用因为韩侂胄的操作开始逐步稳定下来。市场通用铜钱和会子,金银只是限量流通。(1个铜钱为1贯,一两银子换一贯铜钱。)
如果大家都不用会子或者铜钱,朝廷又会麻烦。所以,商家或者民间少量使用金银交换也不是问题。如果像商家“本色阁”这样经营,每天至少收到一万多两银子,是否影响铜钱的信誉度,是可以睁只眼盯着,也可以闭着眼的。
邱大人轻轻点头说道:“学生还真是愚钝,没有考虑到这个关乎朝廷大事的情形。不过能够在京城做这么大买卖的店铺,多少有些后台。学生明日叫那店铺的掌柜到大理寺问话,让他们明白些事理。(
圣璃三殿下的公主们)”
说得很好听,却也说明可以操作这些事情,让店铺打通些关节,否则也会麻烦的。
史妳远满意点头,邱大人也算是玲珑之人,一点就透。
“如果是某些朝廷大员的亲属所开店铺,或许老夫可在皇后娘娘那里美言几句,大事化小算了。”史妳远点明得到皇后的信任,也不着痕迹的达到自己的意图。
邱大人心中暗骂了声“老狐狸”,说什么美言几句,就是想捞钱而已。口上却是赞许史大人注重团结朝廷官员之词,然后告辞。
史妳远待邱大人走后,便派人携带银两和铜钱去“本色阁”买一个大镜子,好及时送给杨皇后,杨皇后一定会很高兴这件礼物。
晚上,赵恃还在用鹅毛笔写书时。(
奈何殿下太妖娆)
苏云志带着熊福仁来拜见。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小人担心大理寺会派人来扰乱店铺。”熊福仁有些担忧说道,刚才他已经给赵恃说了,有三位掌柜被大理寺官员叫去说话,意思很委婉,不进贡给某些人,生意做不了。
赵恃听到熊福仁第一时间传来的消息,很感意外。思虑一阵才说:“明日我叫几个太监带些侍卫去你们那些店铺,慢慢地挑选几样物品,看谁敢来查封。该怎么保住店铺正常经营是本太子的事情,你们加紧在金国和绍兴销售,变换出大量金银。”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有太监和大内侍卫去买东西,定然是皇亲国戚,无论哪一级官员都不会马上去查封店铺的。(
带着农场混异界)
苏云志道:“禀殿下,目前我们已经物色好两位掌柜,观摩开张效果后,已经出发前往金国,从金国获得巨大利益为重中之重,不知殿下对大量金银如何处置,很难运回我宋境内的。”
赵恃早想过这个问题,便道:“在金国均以金银来交换我们的货物,大量的金银先购置大量的田地和房屋,将金国官府认可的地契与田契带回来给我就是。还有,在当地雇佣上千人做事,至于做什么事情,过两天我会告诉苏先生的。”
看了看熊福仁才说:“熊掌柜,如果有宋境之外的商家来洽谈合作,按照我给你们的内部价格大量卖出去,只收金银,不收会子和铜钱。特别是绍兴那边要早日出售物品,让那些商人卖到很远的地方去。”
熊福仁回答:“回殿下的话,是否批发给金国和大理等外国人。(
绝世天神)”
“嗯,玻璃杯子或者香水、镜子必须二十个以上才叫批发。”赵恃说完后又问:“这些日子已经收到多少银子?”他还没有看账本的。
“回殿下的话,除了肥皂收铜钱和会子外,已经收到六万多两银子,铜钱要多一些。”熊福仁回话。
“把银子全部运到我的新宅子里去。”赵恃有自己的办法解决银子安置问题。
再谈了些批发利润给他们的方法之后,苏、熊两人欣喜告退离开。
次日早晨,吴公公先去皇宫,皇太子在宫外等候皇后召见。
不久,皇后派人把赵恃引进皇后的宫殿。
赵恃挑选了两面更大更好的镜子,这些都没有拿到市场上去卖的,再带了几瓶香水,叫太监们小心拿着。(
材料帝国)
官府有人想对店铺动手,太子府根本不在重臣的眼里,必须尽快得到皇后的支持。
杨皇后见到镜子如此之清晰,还有那些近侍宫女也偷偷来照镜子,稀罕之物让杨皇后很是高兴。
赵恃又拿出十把小镜子赏赐给皇后的贴身宫女,一个个笑颜如花,盈盈拜谢。
“皇儿,今日里你又送镜子又送香水给母后,肯定是没有安好心,是不是求母后赏赐你几个美人带回去享用。”杨皇后高兴的笑说。
杨皇后这么一说,好几个俊俏的贴身侍婢都含情的看着赵恃,希望自己可以入选。
赵恃躬身说道:“母后给孩儿的赏赐不少了,哪敢再烦劳母后。”
又才坐下说:“母后想必知道金国来了使臣,肯定要提及赔偿之事。孩儿想,母后定会为父皇分些忧愁,这才来请母后给孩儿出些主意。”
杨皇后闻此言语,淡淡地说道:“皇儿以为该如何为父皇分忧,母后也为此事整日忧愁。”
“只要父皇的内库有钱,父皇就少些忧愁。”赵恃平静说道。
杨皇后微微眯了一下眼睛,马上又盯着赵恃轻轻说道:“皇儿可有应对之策?”既然太子提及此事,必定有些主意,所以先问他。
赵恃内心暗喜,皇后聪明得紧,便说:“母后可知,临安城里有几家商铺卖些香水、镜子类的稀罕之物,可谓日进斗金。上次儿臣恳请母后意见,是否合作做些这些稀罕之物卖给那些商家,便可获利。”
杨皇后想起前些日子太子说过的办作坊生产一事,暗暗点头:“皇儿,你送来的镜子可以卖多少钱一个?”
“不低于两千贯。如果市场上得到稀罕之物多起来了,价格可能便宜些。孩儿估算过,卖一面这样的镜子给商家,可以获得九十贯左右的利润。此事宜早不宜迟。”赵恃说出利益,倒让皇后微微怔了一下。
一个镜子便可获得如此丰厚的利益?足可普通人家几年的收入了。
赵恃知道杨皇后的家族势力也不大,老家就是绍兴,布局绍兴销售就有此意。
“如此说来,不如自己做了来卖,利润还更大些?”杨皇后盯着赵恃,有自己的想法。
“这些东西如果一多,成本就便宜,卖价也会便宜。只要有父皇母后保护商家的利益,可以维持高利润一段时间,尽快筹集大量银子。自己重新开店铺,不是明智之举。母后的作坊出来的东西,商家敢不卖吗?”
杨皇后沉思一阵才道:“也好,皇儿认为怎么尽快开作坊。”
终于把她套住了,赵恃便说道:“母后选个账房先生,选个地盘,儿臣可筹些钱与母后合作,占三成,其余七成母后所得。孩儿尽快联系些材料和工匠,只十来天便可卖出东西来。晚出一天,可就损失几百两银子。”
杨皇后有些心动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