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梦萱和凌梦晗给凌二太太请完安后,凌二太太虽然表情淡淡,但仍透着些许的关怀,对凌思琪问到:“近来感觉还好?可有什么要添的。(
混世俏王妃)”
“二伯母,没有什么要添的,听雨阁里头什么都不缺!”凌思琪答道说。
“见你最近性格变得活泼,以后多多出去玩耍,去逛逛街,游游船或是去看看诗会。不要总是在房里不出来。”凌思琪点头称是。
凌二太太品了下茶对三姐妹说:“今天叫你们来翠微厅是叫你们姐妹几个见见你们以后的教习。”
说完后,进来一位清爽干净的女子,年约二十几岁,称自己姓崔,叫她崔教习或者叫她教习嬷嬷即可,是叫凌思琪她们三个如何弹筝的,弹筝的时间是辰时也就是现在的七点到九点。
在敬完教习茶,姐妹几人便退了下去,在回去的路上,凌梦萱对凌思琪说要常常去她的院里完,不要常待在自己的院里不出来了。
凌思琪见她有愈说愈烈的趋势,忙称是,心想还不是因为愿身性格内向,怕出马脚吗,怎么一个两个尽是揪住这个不放,凌梦晗跟凌梦萱告了别,便带着自己的丫鬟回自己的院里去了。
www.tyjiao.com凌思琪见凌梦晗告了别,也连忙跟凌梦萱告了别,说是有时间定会去姐姐的院里的,也欢迎姐姐常来自己的听雨阁。
凌思琪带着黛兰回到听雨阁后,坐在闺房的躺椅上,晃动着双脚,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手里捧着本杂记开始看了起来,觉得来到古代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没有鸿鹄大志,只要做好自己,守住本心就好了。
因为在现代身为孤儿,也没有什么好思念的人,最爱自己的奶奶也去世了,自己在现代孤苦无依,而且家境也不是很好,朋友虽然很多,但是真正交心的却是很少,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打工,一个人上学,每次暗恋都是无疾而终。
不知是自己太花心还是自己根本就无心。反正在哪里不是生活,最重要的莫过于活在当下了。想着想着凌思琪便渐渐睡着了。
丫鬟黛兰见到小姐睡着后,将毯子给凌思琪盖上后,与丫鬟元香一起出去在门口候着,黛兰对元香附耳说到:“小姐最近性格变得不再那么多愁善感了,在路上的时候梦晗小姐的冷嘲热讽,小姐都没有理会。(
嫡宠四小姐)”
“梦晗小姐也真是的,怎么总是招惹我们小姐呀!我们小姐碍着她什么了,要说身份我们小姐是嫡女,她是庶女,应该敬着我们小姐才是,怎么那个样子。真是讨人厌!”说着声音不觉放大。
“你小声点,这话可别当着小姐的面说,别惹小姐恼了。”黛兰劝着说,薄唇下抿很是严肃。
“我觉得我说的就是事实,再说了,小姐就是听见了也不会恼,你没见得吗,小姐最近最爱听一些街坊小事,什么民俗民风,今天我在外头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挺好玩的事,等会儿小姐醒了就讲给她听。”说着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黛兰见了也微微笑了。
凌思琪醒后,丫鬟们便进来听从小姐吩咐,黛兰端着一杯茶给凌思琪润润嗓子,元香便和凌思琪说说今天她在外头听到的趣事。
说的是孟家的公子对学术十分的重视,为人也是很聪慧的,长得也是一本人才,书生意气,面貌端正,虽说不是貌若潘安,但是也有很多的爱慕者。(
一世倾城:凶悍世子妃)
这个孟家的公子孟庭蕴十五考中秀才,岁试时拔取第一,十八岁考中进士后,父亲闻之欣喜,赋诗曰:
少年气象自峥嵘,翘秀居然荷匠成。
老辈传衣原特识,儒生报国在和声。
品题尤重师庭誉,文字先遨海内名。
盛世辟门资拜献,要思竹帛有殊荣。
由于孟家公子孟庭蕴中了进士以后,阖家欢欣,于是立刻给他定了亲,迎娶唐家的女儿唐氏,唐氏据说比孟庭蕴大俩岁,在女大三抱金砖的古代这并不算什么。
话说迎亲之日,唢呐与鞭炮声声作响,震耳欲聋,一切都是显得正常又喜庆,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窗外听房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孟庭蕴的洞房花烛夜传来了书本翻动的哗啦啦的声响还有琅琅的读书声。
什么副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
巨星之名器炉鼎)夫读经者,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的。
孟庭蕴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弄成了读经大讲堂,窗外的人急忙去告诉孟家人,孟家人也都慌了神,急忙跑到窗前。
隔着窗子苦劝孟庭蕴说:读书这事儿,非一日功夫,真的不差洞房花烛夜这会儿,拜托你快点儿快下手中的书本,先干正事吧。
不管用的。孟庭蕴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他认准了要在洞房花烛夜读书就非读不可。只见他的卧室烛火通明,书生琅琅。
这下众人都没了法子,只好去请孟庭蕴的爷爷孟敬祖。孟家最高年岁的当家人拄着拐杖来了,嘴里说着:中庸之道啊,不偏不倚谓之中,万古不易谓之庸,人世间最恶心的事,莫过于死钻牛角尖,偏离了不偏不倚的正道。你看你们把个好孩子,教成什么样子了?
孟家老大爷拿着手中的拐杖,照着孟庭蕴洞房的窗棂上,敲了俩拐杖。洞房里,孟庭蕴琅琅的读书声停了下来,然后烛火也熄灭了。(
谋权红颜)孟老大爷便心满意足的回去了,大家都知道孟庭蕴是最听爷爷的。
说道这的时候,元香睁着圆眼睛问凌思琪和黛兰,“小姐和黛兰,觉得孟公子是不是就听从他爷爷的话了呢?”
凌思琪思索了一下说:“应该不会的,不是说孟公子他很固执吗?”
“小姐,说对了。孟公子果真没有听从。”元香接着往下说。在大家都以为这回孟庭蕴应该和唐氏圆房了,可是没过多久,孟庭蕴的洞房烛火又亮了起来,只不过,这次孟庭蕴的读书的声音,明显低了很多。
凌思琪听完这件事后问元香:“那么那个唐氏是什么反应?”
“小姐,这个元香不知。也许很郁闷吧。”元香摇了摇脑袋,抿了抿嘴唇。
“黛兰,你怎么看?”凌思琪问一直就很安静的黛兰。
“黛兰想唐氏应该会既诧异又忧郁。”黛兰恭敬的答道。
“黛兰,不要这么拘谨。我觉得那个孟庭蕴脑子有问题吧。怎么会在洞房花烛夜读书呢,该不会是个书呆子吧。”凌思琪晃了晃躺椅说道。
“小姐,应该不会的,这位孟家公子为人并不呆笨。他与小姐的堂兄也就是肇骏少爷是好友呢,曾经来府的时候还见过呢!”元香立马反驳道。
“不能这样对小姐说话!”黛兰瞪了眼元香,元香不服的撅着嘴。
“没事的,在咱们房里这样说可以,出去不说就没事了。黛兰不要这么严肃嘛!”凌思琪望着黛兰紧抿的嘴说道,“我们继续说那个孟公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回小姐,孟公子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元香答道。
“说着像个糟老头。”凌思琪看元香这么正经,故意想逗逗她。
“才不是的,小姐,孟公子,他为成亲的时候可是有好多姑娘喜欢的,虽然他现在成亲了,但是仍然有好多姑娘喜欢!”元香急辩道。
“那有没有我们可爱的元香啊!”凌思琪取笑道。
“才没有呢!”元香噌地脸红了。看着元香的炸毛的样子凌思琪笑得喘不过气来,黛兰眼中也带着笑意,对凌思琪说:“小姐,你莫要取笑元香了,她的脸都成红的不得了了。”
“好好好,不再说她了。”凌思琪起身说道。黛兰吩咐门外的丫鬟红娟,去给凌思琪打份水梳洗一番。
“小姐,你要吃些什么吗?”黛兰问道。
“随便来点吧。”凌思琪答道。有时看着古代精致的糕点,凌思琪都有种想要把它珍藏起来的冲动。
听说这类糕点价格不便宜,一份抵得上普通百姓一两年的收入,家里做的虽好但是冷香阁做的糕点特别好,当然价格也就更高,一般家庭没有预定都是买不到的,谁能带一份冷香阁的糕点去会客,都是挺有体面的。
刚开始听说的时候,凌思琪也萌生过想做糕点买买,赚赚钱,但是看到糕点后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论人家糕点做得多么精致,而且自己在现代也不是从事糕点师职业的。
虽然会做饭,但是在古代会做饭的女子多的去了,而且自己对于古代的厨房并不熟悉,也没有去过,平时吃饭什么的,虽然凌二大奶奶说了不用讲那么多规矩,都在自己房里吃就行了,但是也不会让小姐亲自到厨房去的。
所以凌思琪有些想法也就只能想想了。
不多久的功夫,丫鬟红娟便端进来一叠糕点,卖相非常好,虽然是厨房做的,但是也是很柔嫩,爽口,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凌思琪用指尖捻起几个吃了后,剩下的便赏给了丫鬟,心里感慨:除了没电视没手机没空调没冰箱,但这里还是挺好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