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级社参加外审的成员就来了一个,其他的还在公司机关参加外审活动。(
无限道武者路)我把检查表上需要我补签名字的地方抓紧都签完,按照要求,只要是有需要人签名的地方,都必须签上名字,这样才算是完整的内业资料。各个驻点寄来的安全资料中,灌河工地的安全检查资料算是比较完整的,兼职安全员小严的字体工整美观,内容丰富,看上去还觉得比较令人满意。安监部副部长把材料整理得大差不差,我回来就是坐享其成。总工把单位的施工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然后检察人员邓工就开始进入正题。首先关心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几年站里面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设备、物资、安全、人事等几个主要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块,整个管理体系应该算是比较齐全和系统的。(
篮球之黄金时代)不过,邓工比较关心考核体系,主要是成本考核,包括成本考核方式,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及落实,新设备添置,特种设备的管理,高能耗设备的,消耗品的统计和分析,设备建档和星级考评等等。邓工建议我们单位在进入全国万家企业的时候,应加强油耗的统计,为今后国家碳排放标准的设定,提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
到灌河工地的第二天早上,路上风力感觉明显加大,按照日常的检查路线,首先到主墩下面,看看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工作状况,更多的是跟主墩的管理人员做一个经常性的沟通。(
王牌高手在都市)小鲁过来说,现在塔顶的风力大概在6级以上了,所以让司机暂停施工。一大帮劳务队工人在主塔下面的值班室门口,等着上工,小队长老刘在人群中吵吵嚷嚷。我问小鲁,如果电梯现在上去作业,出现的故障大概是多少?小鲁说最少是90%,那我得坚决支持他的决定。司机老周从事电梯操作4年了,经验比较丰富,他站在值班室的门内,寸步不离,一句话不说。不过他说长沙话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听懂一半,不仔细听的话,一半还不到。(
娱乐篮坛)我刚到搅拌站不过半小时,杨经理打电话来,说塔吊司机回房间去了,我到主墩值班室去一趟,劳务队的队长一脸不高兴。我让小鲁把塔吊司机给找回来,大风天气当然不能作业,但是不是说可以离开的,一旦风力减小,还是要继续作业的,这点上,同样是做服务,不能给人揪到小辫子。塔吊司机到了,小鲁跟他交流半小时,严肃地要求作业人员严守劳动纪律,司机当即表示辞职不干了。虽然当天还是没有干成活,我跟小鲁商量了一下,赶快调整小郑过来,保证值班人员始终到位。
我想生产中除了有足够的服务思想,在具体管理中,还要做到把握底线与分寸。(
武道丹尊)建筑行业中有红线的说法,指的是建筑施工的时候,不能超出的界线,管理上指的是职工的行为不能逾越的规章制度。对于我们现场生产管理者来说,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无正当理由,不能服从生产调度的行为,就是触碰了红线,经教育后仍然不能得到纠正的,唯一的处理就是炒鱿鱼。其实打工的人员最看重的是实际收入在市场上的优势,不容易接受国有企业的稳定性,绝大多数都是外聘职工炒单位的鱿鱼。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更好的福利,首先是稳定的工资都是每月能够直接上卡,比一些劳务队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甚至老板玩失踪的极端行为,相当有安全感;其次,一个工地做完了,另外一个工地已经开工,职工基本上不用担心下一个工地的工作安排,不用到处奔波浪费时间,从而降低了平均收入;第三,国企在人员安排上更人性化,劳动强度更小,能安排2班的,通常不会强行安排一班人员;第四,国企的单位在后勤保障上,比劳务队更有优势,职工住的地方空调、热水、洗澡间比较到位;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家大业大,在抵御安全风险上更有实力,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做好安全管理,给职工吃一个定心丸。(
兵王之王在都市)一些外聘职工在国企锻炼成长之后,就想到私人企业去挣大钱,部分受到挫折的人员掉头又回来。在建筑行业快速扩张的时候,对于熟手的极度需求,让我们在挑选人员的时候,也少了很多障碍,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们很难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为了提高职工的忠诚度,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对待留守的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能够完成岗位上的工作,通常在奖金考评上,很少扣减,除非是有明显过失,不处理说不过去的那种。对于有时加晚班的员工,第二天的上班时间就必须放松一些,就是再好的员工,一鼓作气还行,再而衰,三而竭,关键的时候用人就难了。
51#引桥盖梁施工需要52米以上的泵车,现有的48米泵车如鸡肋一样,小鲁在响水、滨海、淮安、连云港等地方找了7家老板,也没有一家有空闲时间可以零租的。这下可把经理给急坏了,一大帮劳务队找事情做,还有一些设备要支付租金,每个月的费用都可以买一台高档轿车,于是他一个劲地压着我包月租一台。我连夜跟站领导沟通,想办法将48米泵车退掉,换成了一台52米的泵车,估计包2个月,这样我和经理都能够睡上一个好觉,小鲁也卸下了一个担子。这次来的还是老王的,2年之后,他又增加了一台大泵车,不过这台还没有上牌的泵车仍然是首付20%买的。虽然52米以上的泵车市场不是很广阔,却通过3台不同高度的系列泵车,增加了客户的粘度。老王上次摔伤了腿,现在出来不便,就让儿子出来带队,他在家带孙子,以享天伦之乐。
经理跟我说,他给我们的混凝土搅拌单价比较高,言下之意,我们应该提供更好的服务,不能斤斤计较租用泵车的费用。我跟他分析,现在一个月的混凝土产值不过20来万,外租的费用就差不多20万了,加上自有的设备和人员开支,维修配件,每个月都是要亏损10来万,就算是以前略有盈余,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利润的,何况公司的政策上就没有打算让我们专业公司有利润!毕竟是服务对象,跟项目部的领导争论也要笑脸相迎:就算是亏损了,我们也照样会把服务做下去的。不管怎么做,有些话还是说得明明白白的,可不能整天倒贴着,还被人当做傻子。把握成本和服务的平衡,完全令客户满意是很难做到的,那就要既不能触碰领导底线,也要把握分寸。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