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灌河行 第五十九章 南京大萝卜

本章节来自于 灌河行 http://www.lishu123.com/75/75624/
    “ 吃吃喝喝,南京大萝卜”。(网游之奸商遍地)经常听人这么说,逐步了解,确实能感觉到六朝遗风的质朴、敦厚和散漫。生活节奏的不紧不慢在早晚的广场上的集体舞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以前坐车路过南京的时候,看到路上的人群走路的节奏,就感受到南京人安逸的生活。据说南京人的口头禅是:“好大的鸟事啊!”遇到事情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处理的时候四平八稳。对于精明的上海人和浙商来说,缺乏危机感的慢节奏,跟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相称,也很难把握时代的机遇。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若是论说话之嗲,吴侬软语很少能出其右,如今国民产值已经在苏南遥遥领先。不过从十朝更迭看来,多少英雄事,到头一场空,名士青山,美人黄土,钱权名都是身外之物而已,南京人没准真是看穿了。

    另外一个说法是:继晋唐宋三次衣冠南渡,中原文明跟吴语地区进行了文化融合,语言形成金陵雅言为主的江淮官话,在清朝之前,南京话形成了跟洛阳中原官话相抗衡的形势,成为外国人学习的主要官方语言。南京人说话抑扬顿挫,但是没有苏扬一带莺啼婉转,去声常常读成升平。外地人形容南京人说话,好像嘴里含着一个大萝卜。

    妻侄下半年要读芜湖一中,媳妇带着他到南京来逛逛。中山陵星期一闭馆,顺路就去了明孝陵,正好游玩一下上次没有时间看的神道。细雨之后的天气,路面潮湿,凉爽宜人。文官武将的石刻树立青石道边,文官手持笏(hu)板,肃穆庄严。据说明朝只有五品以上的文官才有资格持有笏板,看来这看守陵墓的官员级别还是不低的,相当于现在最少是正厅级。武官带着铁盔,一身铠甲,腰挎宝剑,手持铜锤,眉目低垂,一副坚守听命的样子。

    6对神兽的雕像更为生动,麒麟的鳞片非常细腻,大象的象牙剔得很精致,整个弧线非常圆润,弯曲的象鼻正好搭在地上,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站立的一对骆驼甚至把**都刻了出来。(绝宠鬼医毒妃

    出口的四方城里,记录了朱元璋的功德碑在赑屃的背上高度8。8米,这是南京最大的功德碑啦。大金门是明孝陵的正门,即便是现在,青砖做的拱门依然觉得高大。只是顶上柳生的杂草树木,和没有粉饰的斑驳墙面,使江南的历史古迹更具有沧桑感。真正的历史让人沉重,我喜欢这种无需修饰的场景,让百姓看到历史最真实的一面。

    带着小孩到瞻园再游一次,换成了女导游口若悬河,一路上没有停止过介绍,好在有互动的机会,在她问我知不知道徐达这个人的时候,总算是插上了一句话:跟朱元璋穿一起开裆裤长大的。还是那个小园香径,这次多了二胡吱吱呀呀的声音,抬头望上墙上开着的粉红色喇叭花,导游说这不是喇叭花,我却看到了一个姑娘在亭子里拉着胡琴。看到我拍照的时候,多少有点躲避着目光。我觉得既然来的都是客,过于害羞不足以显示南京人的热情。

    南京人既然看穿了人世间的山山水水,那么生活就变得简单,吃吃喝喝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夫子庙是古江南的考场,文人墨客汇集之地,是外地游客必去的地方。路过升州路,在奇芳阁尝了清真的牛肉锅贴饺子,后来查了一下,秦淮八绝中的鸭油酥烧饼、什锦菜包、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都木有点,感觉到非常可惜,最生气的是点菜的服务员老是问:还要什么?就是不推荐一下特色点心。牛肉锅贴的油太重,整个饺子变成了金黄色,里面的牛肉倒是没有一点肥肉的味道,在清真馆里说猪肉是大不敬的,但是确实没有五花肉的味道香。

    秦淮小吃城的模式是很多小吃点集中在一起,食客购买就餐卡后,自己挑选小吃,就手刷卡。(富贵锦绣)两边的餐厅里都可以就餐,全是深色的木质桌椅,感觉很古朴。鸭血粉丝汤是必点之物,撒着虾米的豆腐脑,水辣椒点着的凉粉,莲藕粥和红枣花生粥,一碟油炸臭干子,冰镇南瓜汤,还有酸菜小黄鱼和我喜欢的锅贴饺子。南京的点心大多味道淡雅,重质不重量,吃完这些还是感觉没有吃饱,又来了2份牛肉面了事。

    站在文德桥上,看到秦淮河上画舫往来不停,龙壁之下的游船上,有女子拿着团扇轻歌曼舞。原来的文德桥上的栏杆——靠不住,现在都是做成石头的栏杆,实在多了。步行街边的雨花石玲珑满目,看着爱不释手。路边的小吃店大多是地摊货,晚晴楼的点心代表着秦淮河的嫡传,晚上不敢去,早上去看看,结果不开业,给我省了不少铜板。

    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里老是感觉到一种压抑感。日本人为什么要进行南京大屠杀,客观地说,南京守卫部队15万人,撤离的只有5万人,留下的30万人中还有10万军队,,地下抵抗应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于占领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我想这是原因之一。其二,日本人数比较少,希望通过屠城的方法,给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制造压力,逼迫他们早日投降,这个想法,类似于美国投放原子弹,不过没有见效而已。大屠杀让中国人警醒:不抵抗,人为刀俎,自己就直接做了鱼肉,死无葬身之地。在全民抗战的激励之下,国民党政府后期的抵抗持续了8年,终于迎来日本国人力物力的全面消耗完毕。其三,战争会将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魔鬼,在战斗发起之前,士兵们对于能不能活下来,是没有把握的,面对着随时死亡的威胁,心态已经扭曲,人性基本摧残,不再是一个受到严格训练的可以控制的人,而是一个在通过欺凌、消灭敌人和俘虏来发泄和排屑恐惧的人。6星期的烧杀抢掠和日军中发生杀人比赛的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点。

    观我天朝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发展过程中,却是如此多灾多难。(瓜版西游)一个民族一旦落后,就是被动挨打的份,每一个有危机感的人士,都不要忘记国耻,奋发图强,让国家和民族强大起来,再也不受外族的欺负,让他们不再有亡我种族,占我河山的非分之想。强化军队建设,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即便是不用于扩大疆域,用来自保也是必须的。

    看看中国的发展史,同样是一个战争和融合的历史。4700年前,在河南的炎帝和和陕西的黄帝两个部落干了一仗,结盟之后把苗族人从长江流域赶到湘西。秦朝统一天下,顺带把一些蛮夷之地归于汉族领地,也包括文化相对发达的荆楚之地。可令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冤魂野鬼。东晋八王之乱后发生五胡乱华,这些白种胡人让北方汉人损失90%,几欲灭顶,这是汉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候。十六国中汉人政权的冉闵将30万羯人在邺城一次性就杀了二十几万,最终杀得干干净净。前秦苻坚政权的统治民族鲜卑人最终在内部厮杀中,一部分被汉人同化,逐渐没落,只有19万锡伯人后裔尚存。宋金的战争也是非常残酷,南宋配合蒙古消灭了金国,关内的满人也被消灭的干干净净。元朝的蒙古人统治者也很残暴,对于反对者一律杀光。今天的印度种姓制度下的贱人就是原来被打败的印度人,可见,被打败的民族,就是保存下来,也是没有政治地位的。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实施种族灭绝政策,作为异族的蒙古人在明朝的国土上全部消失。从这些看,历史上的中国版图上的很多民族争夺是你死我活的。除了唐朝的皇帝,有着一半以上的胡人血统外,清朝的满汉同化是一个明显的例外,但是对于新疆准格尔蒙古的造反同样是屠杀干净,究其原因是汉人九千万,远远超过四百万的满族人,只是通过拉拢汉族士人来方便统治和奴役汉人而已。从甲午战争中,老佛爷将北洋舰队的军费抽取修建颐和园,用于祝寿来看,有限制李鸿章发展军队,威胁朝廷的嫌疑。(巅峰强少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民族的融合的确是在战争中完成的,文明在战争中不断地被摧毁,也不断地在废墟中恢复。吸收先进的文明,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一味地宣扬几千年文化,坚持老的儒家思想不放,不敢和不屑于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进程,必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上落后一步。中国从秦皇汉武时候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政权,统一了语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汉族政权,保持民族的稳定发展,一度创造了汉族的辉煌。儒家思想中庸保守,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定,但是缺乏冒险精神,不利于科技的创新。清廷退位之后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稳定和资源的集中利用,提高运转效率,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导致权力的垄断和**的滋生。民族的复兴,需要更为先进的,符合历史潮流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其中,适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划10两银子(银价每克4。6,10两银子就是2300元左右)买一个新手机,总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正事。本来还在小米2s、三星s3、诺基亚920和苹果4上犹豫,小米官网哄抬物价,2个人都没有抢到,不卖就算了;苹果4是单核的,感觉没有与时俱进;诺基亚为啥不用安卓系统,我感觉很遗憾。同事说,公司里的领导用三星的很多,这坚定了我的决心,时刻要保持跟领导高度一致。于是乎,直奔珠江路去买水货机,国行的大概要12-14两银子,咱舍不得,港水的基本上跟计划的资金差不多,测试了一下色彩、声音和拍照,感觉800万像素的效果不错,上网的速度也比免费的华为快多了,毕竟是4核的,30岁的心脏。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要比很多山寨机小多了,大不了多跑几趟售后,一点路费钱算什么?没有发票,也没有说明书,回来到网上的三星论坛上查了一下,手机是7月26出厂的,算是新机吧,但愿不是给高手做了手脚。(探虚陵现代篇)看到手机上的技术这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严重不到位,感觉自己差不多成了out-man。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除了蓝天上变换不断的神马,就是一阵恼人的秋风飘过,带着些细雨。打开了两侧的窗子,单独留着铁丝的纱窗,透透风,让江南小岛上潮湿的房间干爽一点。晚上回来,发现窗帘来回晃动,仔细一看,还有老鼠的尾巴翘起来像是旗杆。过去将窗帘一抖,里面居然有5只老鼠在背后荡秋千。看见人来了,一个个抱头鼠窜,有3只顺着铁纱窗上钻开的小孔逃掉了,还有2只掉在地上,满屋子里钻。我关上纱窗里的玻璃窗,将房门打开,希望老鼠自己能主动离开,看看没有效果,只好将蚊帐关严一点,千万不要把我当做食物,闹得还得去打狂犬疫苗,多花700文。夜里3点,一只老鼠在床头

    跑动,我开灯跟着去追,这厮逃到纱窗后,发现玻璃窗过不去,爪子发出嘎嘎的声音。一手拿着电蚊拍,一手拉着纱窗,对着老鼠一个劲地拍打,见老鼠钻出半个头,赶忙将纱窗抵死,用电蚊拍对着头部放电,噼里啪啦地电了一会儿,感觉动作不大了,用水桶接着,一下子就掉进去了。赶忙扣在墙上,千万不要受伤逃走,烂在某个角落里,那可就麻烦了。再过一会儿,另1只老鼠估计看到了同伴的命运,也要从原地逃回。我将老鼠打累了,就手将玻璃窗往回一夹,老鼠就翘了辫子。一早上,将食堂养的小黄猫抱过来,这家伙看着老鼠,好像不认识一样,我放下来后,一转身跑掉了。虽然感觉到有些意外,但是也知道,现在的猫狗等动物,给人娇惯的不像原来的样子了,吃饱了,喝足了,怎么还愿意再去辛辛苦苦地捉老鼠呢?现在倒好,放在面前的老鼠都没有兴趣,这又是谁的过错?

    跟小梁讨论着学习英语的意义,我认为很多事情就像是玩游戏,没有装备就难过关,这是游戏规则中设定的,非要用意义来解释,感觉很牵强。看欧美大片的原装货,熟悉英语,味道自然正宗多了。要是有两糟钱去国外旅游,会几门英语,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从现实意义上说,评职称就得考英语,这是选拨人才的基本方法:只有愿意学习,而且取得学习效果的人,使用起来风险是最小的。所以说,学习考验的是毅力,是自我学习的管理能力,我自适应的能力,中间的意义还是很丰富的,谁又能说这样不公平呢?

    你所担心的终将成为现实,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很多的时候还是比较应验。前几天在房间里消灭了2只老鼠,居然还有漏网之鱼,整夜在房间里咬木器。既然猫都不愿意管的事情,我也不愿意管,反正房间里从来都没有吃的,希望等它饿了,自己主动离开房间。踢皮球的后果很严重,其实我忘记了作为这生物世界的主宰,人有的时候也是食物,只有睡觉关灯之前,小心翼翼地将蚊帐关好。没想到,夜里1点,老鼠居然钻进了蚊帐,爬到我的腿上来了。一阵冰凉的东西在腿上触动了一下,我心里一紧,感觉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发生了。本能地用腿一蹬,然后透过蚊帐,将墙壁上的灯打开,只见老鼠在蚊帐里飞奔,比蚊子还快。一会儿不见了,我抖开垫被,老鼠又窜了出来,我手头上没有工具,担心被咬着,胡乱地抓着枕头一个劲地跟着拍打,终于老鼠找到了抖开的蚊帐出口,一溜烟钻进了家具底部。因为差点被老鼠吃掉,惴惴不安地将灯点着,总算是到了天光。中午到菜市场买了一个粘老鼠的粘板,放在老鼠进去的路口。为了防止老鼠身上沾着灰尘,影响效果,特地木地板打扫干净,还用拖把拖了一遍,这才进行午休。大约半小时,就听到家具碰撞的声音,放眼一看,一只老鼠斜躺在粘板上,长长的老鼠尾巴在板子上划成一条直线。我将粘板一合,再张开,看到老鼠浑身沾满了胶,只有肚子在呼吸的时候一动一动的,再看看尖牙利齿,随手丢进垃圾桶。被老鼠滚过的床单赶忙洗过,这个晚上睡得很香,甚至有点怀恋不曾宁静的夜晚是如此丰富多彩

    落实群众路线活动开展地轰轰烈烈,党员们提的建议也登上了网站,对全体员工进行公开投票。我看了,得票最高的居然是休假,得票第二的还是休假制度,得票第三的是青年职工的住房问题。我比较关心的差异化地招收新人的方案,居然支持率几乎垫底,颇为让人失望之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关心企业长久的发展,远远比现在的既得利益重要得多。得票最多的,反映了职工目前存在的工作矛盾明显集中的问题,也是目前建筑行业特点比较典型的问题,建筑行业的特点是投入大,利润率低,只能在时间上严格控制,尽可能地加快进度,来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尽早让工程款办理结算,降低财务风险。每个岗位安排下去,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什么富余量。工程只要一开工,中途就很难安排员工休假,留守的人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以前的退伍军人受过军事训练,专业后能够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二航局劳动模范老王常年在工地上,中途十几年不回老家,当初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楷模。二十年一过,胡大大提出以人为本,现在不流行奉献了,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员工对于回家探亲休假的要求比加班费还高。这些问题体现在少数人身上还觉得缺乏敬业精神,一旦反映问题的人多了,就成了民意,是企业领导们不得不慎重研究的问题。毕竟已经牺牲了一代代的人,还要付出到什么时候?农村的孩子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吃苦耐劳,现在通过圈地运动和工农业物资和人工价格的不平衡,农村的人口大量减少,进入城镇但是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的孩子,在城市里打工,既不能过大城市的生活,也不能像农村里的孩子一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必然减少了企业招收适合的人员的选择面,调整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新的人口结构的政策,适当地安排职工享受更多的休假,来改善职工的就业矛盾,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平安工地建设的检查工作,今天再进行一次预检,检查组对资料的完整性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资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地**府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地调整管理规范。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去专攻法律,现在去弄这么多规范和制度,感觉脑袋很大,很大。当脑袋很大的时候,小梁给我讲了一个笑话:有一对小两口都是干施工行当的,自己的小孩也就耳濡目染,一天小孩问妈妈: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质监站、政府都是干什么的?其母回答:业主就象你爹,什么也不干,整天背着个手光知道训人。设计院就象你爷爷,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到处指指点点其实啥事也不管。施工单位就象你妈,整天傻干活,忙里忙外,还要加夜班,有时还要挨你爹、你爷爷的训。质监站就象你奶奶,处处看你妈不顺眼,整天唠唠叨叨,但谁也不听她的。小孩又问:还有政府是干什么呢?其母说,政府就像你,说是监督爸、妈的,但又吃爸妈的饭、穿爸妈的衣、花爸妈的钱,只能装装样子监督一下爸妈,不过有时耍起小脾气来,爸妈还得哄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沧海无声的小说灌河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灌河行最新章节灌河行全文阅读灌河行5200灌河行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沧海无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