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一、“一条直接获取炸弹之途”(9)

本章节来自于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http://www.lishu123.com/75/75400/
    {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重生-望族嫡女)书香伴我成长,阅读圆我梦想。精彩内容尽在}

    帝国专利局同样拒绝了经过部分修订的物理研究所的专利申请要求,因此卡尔-维尔茨与陆军军械局联名起草了一封信函,对专利局的异议予以反驳。(陕西文学网)专利局方面则认为军械局的出面完全不合时宜,这种“第三者插足”的行为把整个事情给搅黄了。反应堆专利注册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被挂了起来,伴随而来的是柏林方面与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之间无休止的激烈争吵和同仁反目,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1943年5月底。(招惹大牌女友)后来帝国专利局保密处为这些反应堆专利申请文件建档立案,干脆来了个归档了事。

    当“捷径”发现的重要后果在少数人范围内被议论之时,也正值希特勒的权力达到登峰造极之际。(宠妃之路)德国常规军事力量适时地帮了海森伯格及其同事们的忙。至今为止,他们并不期盼一种所谓的“神奇武器”的出现,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有一种徘徊于十字路口的感觉。(强悍老公你够狠)围绕反应堆专利问题的讨论,暴露了整个“铀项目”发展的危险趋向,因为莱比锡试验性反应堆的中子增殖迹象有所显示,同样,它也展示出一条通往可控链式反应的实现路径。(九流闲人)“铀俱乐部”的无害化基础研究原则已经退居幕后。

    建造较大型反应堆是合乎逻辑的和不可避免的途径,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反应堆,可裂变物质是可以被生产出来并被用于制造炸弹的。就理论而言,原子武器似乎是可行的,即使其所承担的代价还未能被注意到。回顾往事,维尔纳-海森伯格写道:“1941年9月起,一条引领我们通往原子弹的通途已经展现在面前。”17但他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担忧:“我们全都有一种不祥之感,我们现在是进行一种涉足高危领域的冒险。”18

    现在拿美国和英国的情形与德国做一下比较。美国和英国主要物理学家对于钚元素发现这个事实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反应,他们尽其所能地对权力层提出关于“德国炸弹”的预警,并且努力寻求官方机构对他们研究工作的支持。那个时刻,在关于铀研究的问题上,英国人的动作要比美国人迅速,他们走在了前面,英国科学家已经得出了“原子弹可以被造出来”的结论。此项研究工作之所以在英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那还是因为得到了温斯顿-丘吉尔(nstnhurhill)首相的支持。1941年9月3日,英国战时内阁(britishrabi)讨论决定,铀的研究计划应当立即启动,不得有丝毫的延宕。

    1941年夏天,当了解到了英国人研究状况的时候,美国人也开始原地加速、奋起直追。是年11月初,也就是在美国卷入战争的前夕,罗斯福总统组建了一个由政府官员和议会政客为核心的小组,专门处理有关美国原子计划问题。可以看出,在英国和美国,铀研究问题已经成为涉及到首相和总统的事务,而此时的德国,围绕着“铀项目”忙前跑后的,却依然是少数几位科学家。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德]赖纳·卡尔施的小说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最新章节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全文阅读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5200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德]赖纳·卡尔施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