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1. 第1节情调

本章节来自于 仙女庙遗事 http://www.lishu123.com/7/7291/

    ./[第40章第九章:调教]

    第1节第1节:情调

    不一会儿,阿华觉得身上来了药效。

    仿佛自己成了不可一世的凯撒大帝,心里充满了征服的**。他从橱柜里拿出一管润滑剂,走进了自己的淡绿色调的卧室。

    阿华喜欢这种色彩与他的性格没有多大关系的。因为中国男人有穿绿不戴绿的禁忌。戴绿帽子,名声不好听,说明你这个男人没有本领,替人家养老婆。老婆是私人财产,是不可公共的。可他偏偏喜欢在头上或脖子上扎个绿纱巾、绿领结之类的东西,目的引人注目,显示自己具体一种反潮流的精神。

    在古希腊,有一个叫希波克拉底的人提出一个“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但许多人有着相似的特征”的理论。通过实验与观察,他把人分成四类。将那些明显乐观、爱玩乐特征的人称为多血质;将那些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称为胆汁质;将那些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的人称为抑郁质;而将那些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称为粘液质。阿华觉得自己是多血质加胆汁质混于一体的人。

    后来,西方人又流行性格色彩学。主要是红、蓝、黄、绿四色性格。

    红色,快乐的带动者。《西游记》里取经路上的那位爱闹腾,好耍小聪明的猪八戒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

    蓝色,最佳的执行者。典型代表是《三国演义》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周瑜,遇见更蓝性格的天才诸葛亮,一步三计,算计太多,最后把自己给气死。

    黄色,有力的指挥者。《红楼梦》里算尽机关,出尽风头的凤姐就是这种色彩性格人。

    绿色,和平的促进者。《水浒》中梁山的第一明白人,功成身退,唯一没去打方腊的入云龙公孙胜是其性格。

    阿华喜欢绿色,是因为在中世纪时代这种颜色代表邪魔与爱。他觉得自己所干的职业,就是这种邪魔与爱混杂在一起的。离开了快活林娱乐城,他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

    绿色大多数植物的本色,代表生命以及生命的状态。如嫩绿色代表新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状态;发枯黄的绿色代表一种枯萎的生命状态或陈旧的状态;青翠的绿色代表勃勃生机的状态;深绿色则代表成熟而具有沧桑感的生命状态。这是一种与生命、年轻相关联的色彩。阿华喜欢自己永远年轻,在肉欲横流的男男女女面前,永远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再一个是因为金钱和财富,阿华喜欢上绿色。因为美钞背面的颜色是绿色的。在商业设计中,绿色传递的是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

    绿色是一个调和色。渗入了黄色可以成为黄绿色,代表单纯、年轻。渗入蓝色可以成为蓝绿色,代表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配会给人有一种和谐、安宁的感觉。绿色与白色相配,显示年轻。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示美丽、大方。绿色与浅红色相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吃饱了没事干,阿华就瞎琢磨,把自己定位在绿色王子的形象上。所以他的内裤,鞋袜、上衣都是以绿为基本色调。不过还真让人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趴在铺着黑色床罩的席梦思床上昏睡着的凡永祥,**的身体不时地在抽搐,外翻的肛口鲜红鲜红,伤口上已被青叔涂上了一层薄薄的软药膏。

    迷蒙中,他梦见自己躺在白果树巨大的绿色树冠上,眺望着四周的美丽景色。他看到了遍地盛开的金黄色的油菜花。他看到了母亲春儿向他走来。他看到了父亲凡增辉向他走来。……他快乐的微笑着,呓语像音乐一样吟唱着。

    阿华被永祥的笑意惹怒。你他妈的别白日做梦!我阿华不会让你得宠于赵根发的。现在我就好好收拾你,让你知道我阿华的厉害。他用一根皮带把凡永祥的双手,结结实实地捆在床头的十字木架上。

    蓝楼里是不接客的。只有牛郎们的真正相好,才有可能在这里造爱。或者是牛郎们相互间研究技法时,才会在这里苟合。

    在娱乐城里,每张床上都没有常规的床铺框架,为的是行乐时上下方便。唯有靠墙一面中间竖着一个十字架,那是专供**狂们捆绑用的。

    阿华坐在床铺边,用一根五彩的孔雀羽毛轻轻抚拂着凡永祥身上的性感区。他用羽毛扫抚着永祥耳朵的内缘,这是男人身上最不受人注意的性感区。然后把羽毛尖在永祥的耳朵洞里伸进伸出。

    永祥昏沉沉的,嘴里不时发出舒坦的气息。仿佛是娘在轻轻地抚摸他入睡。身体下意识的随着羽毛在游动,他渴望这种痒痒的感觉。

    羽毛从耳朵游移至腋窝。又从腋窝游移向两粒饱满性感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耳东正文的小说仙女庙遗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仙女庙遗事最新章节仙女庙遗事全文阅读仙女庙遗事5200仙女庙遗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耳东正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