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四章:归队]
第1节 第1节:军营
王兵和凡永祥在瓜州渡口分手后,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分道扬镳。..
汽轮过了长江,王兵在镇江登上北京开往福州的45/46直快,上行为45次,下行为46次。这趟横穿南北的列车,人满为患,车票十分紧张。江、浙、赣、闽沿海驻防部队多,所以有了军人通行证也很难买到票。
在福州火车站下了火车,王兵立即转搭长途汽车。抵达靠海边的一个县城后,再换乘短途汽车,一路颠簸抵达部队驻防的山脚下。
当他从山脚下步行二十几里山路,登攀到半山腰时,天刚蒙蒙亮。踏进部队营区时,官兵们还在睡梦中。营区内一片寂静,唯有伙房里灯光在亮着。炊事兵们已经起床,忙着生火做饭。
“王队副,你怎么冒出来了?好些天不见,阿拉好想死你哦!”炊事班长打招呼道。这是个上海崇明岛的兵,比王兵早一年入伍,上海与江苏紧相联,所以自认为与王兵是半个老乡。大家都喊他“小上海”。
“你用什么地方在想我?”王兵原想悄悄地回到宿舍,赶紧洗漱,穿戴整齐,免得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现在被小上海撞见了,只好停下脚步回应道。
炊事班长用手指了指脑袋后,又指了指心窝说“什么地方都想!”
“想我是假,想我从家里带来的土特产是真得吧?”王兵从旅行袋里掏出两包香烟和一盒方酥递给炊事班长。
“谢谢首长的关心!”炊事班长说。
“少给我耍贫嘴!什么手掌脚掌的!等会儿早餐打小菜时,别给我炸臭带鱼就行!”王兵说着在炊事班长的屁股上重重的给了一巴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军营建设在海边半岛的一个山头上,什么虾皮,海带,紫菜,海蜇,小鱼小蟹的,海里的东西没少吃。这些个东西大都是军民共建时,以物换物弄来的。军队支持地方肥皂,白糖,高档香烟,高档白酒;地方支持军队本足里生产的海货。一旦因气候原因,补给船靠不上岸时,辣椒炒虾皮,油炸带鱼块,海哲拌海带丝成了老三样。可能是保管不善,总是有股臭哄哄的味道。每当这个时候,王兵情愿吃白饭,也不想伸酷筷子。
这时,炊事班长总是神出鬼没的偷偷塞给他一个咸鸭蛋,或者一个金枪鱼罐头什么的,解燃眉之急。小上海兵龄虽然早一年,可岁数却要比王兵大七岁。俩人在一起时,他自然多了几分当兄长的感觉。
他喜欢这个小兵,身上没有一点城市兵的娇气,没有半点干部子女的傲气。到部队不久就破格提了干,据说是因为业务技术拔尖。在中队入党宣誓会上,他们是站在一起的。想起王兵就想到了差距;看到王兵就看到目标。小上海的目标就是在部队提个干,找个吃商品粮户口的女人。
“别打!再打屎要出来了。眼睛一睁,忙捅炉子生火,还没有顾得上彻底解放装满尿屎的肚子哩!”小上海躲闪着说。“你没看见我是在夹着屁股眼在干活吗?再打,要屙到阿拉裤裆里了。”
早上煮稀饭的米是头天夜里入睡前淘好的。目的是让米胀酥,煮粥时好节省的点时间。炊事兵们闹钟铃一响,跳下床,直奔大灶锅,倒入米,拧开自来水龙头,然后生火加煤。等炉堂里火苗起来时,锅里的水也放得差不多了。关了龙头,盖了锅盖,捏上手纸,直冲建在猪圈附近的厕所。
等尿屎齐下的时候,炊事兵们才感到自己的一天从现在真正开始了。轻装上阵,等会回到灶头前,他要忙着搅锅里的粥,还要忙着揉案板上的面。为了让粥煮的稠,不见米花子,老炊事兵们传下来一个绝招,就是往粥锅里放一小撮食用碱,烧煮出来的粥又香又稠。不过,碱是不能放多的,过了量,那个粥就会由白色的变成了黄色的。
粥煮得差不多时,面也揉的松松软软了,他喊醒班里的战友们,起来帮助做馒头、烙饼子。捏包子、炸油果等。这个时候是炊事班最热闹非凡的时候,也是炊事兵一天当中遭遇的第一场战役。
“我天天喝你夹屎煮的粥,怎么就没喝出屎味来呢?”王兵笑着说道,假装打恶心。
“你以为我们炊事兵脏啊?不讲卫生啊?我们司务长有规定,不洗手是不能够摸炊具的。不信,你闻闻,我手上还有香肥皂的味道哩!”小上海分辩的说。
“是你不打自招的,说屎要被我打出来的。”王兵讲。
“人家不是在抢时间吗?……”小上海还要替自己辩解什么,王兵已经不感兴趣了亅亅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