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没买成,任务没完成,送礼送不成。学友们不安地走着,走着,走着,走在桥北的街道上。
这条街是桥北流动人口最多,因而是最繁华最热闹的一条步行街。现在,虽然天上的太阳照到人身上还是火辣辣的,但街面上依然有许多人在走走停停移动,向的向前,向的向后,有点拥挤。因为此街是服装一条街,所以来逛店的女同志居多,她们大都打着五颜六色的漂亮的小遮阳伞。
“什么时间了?”“恐怖”问黎民。
黎民抬腕看了一下手表:“下午三点三十六,还早,不急。”
“咋办?”夏中华问。
“到中间去看看,志亓在不在。”黎民说。
“对!到奔宝的情妇那里买!熟人好讲价。”李迅应声道。
“小点声,志亓的衣店隔这肯定不远,听见了不像话。”黎民提醒。
学友们走着,走着,走着,果就看见了羞山美女志亓。
志亓伏在柜台上打盹。看来,生意不旺。
黎民喊一句:“志亓!”
志亓抬起惺忪的睡眼,立即甜蜜地笑了:“呀,是你们。”
这个志亓,上次溺水没溺死,这里穿一套十分合体的黑色西装,还是那么靓,那么美,那么迷人!学友们发现,志亓衣架子忒好,无论穿什么类型衣服、什么颜色服装都很漂亮。这姣好的身材是遗传的,由父母打发而来,具有先天性。你看我们有的人,一身名牌,一身美国日本,一身高档包装,相当时尚,但就是不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只能自我感觉良好,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精心打造给他(她)的这付身板太不给力了,有的甚至苦大仇深,使人想起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你能怪服装么?生为女人,生为女性,还是选择在桃江羞山投胎好啊,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生下来就是美女一枚,多自豪,多幸福哦。幸亏上期期末志亓溺水后李迅和胡奔前后配合,抢救了她,要不,我们地球上岂不少了一个令女**好者张克勤差点臼了眼睛的美女,要不,我这个小说的情节怎么往下发展、书怎么往下写呀,要不,我们的男性读者还会看这样的破事和破文文么?——开个小小的玩笑,有得罪之处敬请原谅。
“忙吗?”黎民问。
“不……忙得很呐!刚才还手忙脚乱的。等顾客一走,人就疲劳得睡了过去。你们是来照顾我生意,还是来看看、玩玩的?”志亓揉揉眼,打一个哈欠,问。
“我们寝室老张结婚,大家凑合一百多块钱买套衣送他。”黎民坦诚相告。
“欢迎,欢迎,欢迎!”她声音甜甜地说。
学员们就站在她店前。
志亓粲然一笑:“买套什么衣服呢?”志亓指了三面挂满的各种新潮服装:“自己寻啊,看哪套合适。”
黎民立即看见了刚才在高个子店子里那种他们想买的那个颜色、那个式样的西装。
做生意的人喜欢跟风,喜欢一窝蜂,人家做什么,他(她)也做什么,特别是市场营销好、利润高的生意,更是抄袭者众多,没有一点创意,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品牌占领市场,这是智商比较低的一种表现。别看志亓人长得漂亮,有一个靓丽的外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智商怎样,谁知道?当然,根据志亓大胆、四海、泼辣的性格,也有可能是高个子等人跟她的风,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她小小的年纪,就相当不错了,当刮目相看。
“把这套衣服取过来看看。”黎民用手指了指。
“这套?”
“对对对对!”
黎民一看,跟刚才在高个子那儿看到的一模一样。其他学友一看,也一模一样。
“这西装什么价?”黎民问。
志亓像跳舞一样,在地上转一个圈,然后粲然一笑,甜甜地说:“熟人嘛,给一百八,怎样?八发八发!”
黎民惊一下,其他学友也惊一下。可不,一样的西服,刚才在高个子那里要二百六十多,这里少了约三分之一的价,这生意场上,水深着呢。
“能不能还少点?我们寝室才七人凑份子,每人二十元,总计只有一百四十元啊。”黎民得寸进尺,一个哭相。
“照顾你们,大学生!就一百四吧。”志亓又在地上转一个圈,又甜甜地粲然一笑。大咧咧的一个姑娘,人美,又豪情。
学友们立即将这套黑色西装围住,七手八脚检查起质量来。
“日本货!质量绝对的。”志亓说。
黎民轻“啊”一声。
作为寝室长,黎民既是个老实人,同时也是个很细致的人。老实人好啊!与老实人相处,没有花花肠子,没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有随时踩雷的紧张,可以心不设防;细致的人好啊!跟细致的人出行、办事,可以省心省脑,延年益寿,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默默无闻完成那些平凡而简单的工作。这不,黎民观察仔细,轻“啊”一声,因为他在裤上发现了一个一般人很难发现的问题。这就是跟既老实又细致的人在一起的好处。
都望着黎民。
黎民手指往裤筒处一指。
学友们顺着黎民手指引的方向一瞧,见那裤筒边隐隐约约有一些赭红的斑块,不知是什么东西。
“恐怖”俯下头,用鼻子对准斑块嗅了几嗅。
“宝一样的家伙!你长的是人鼻子,又不是狗鼻子,怎么嗅得出是啥气味来呢?”李迅把“恐怖”拖起来。
“换一套吧。”黎民对志亓说。
志亓动作麻利,翘了一下圆满的美臀,右手拿起衣叉向上一举,黑西服袖口里露出一截白藕般的前臂,迅速取下第二套。
经六双眼睛仔细检查,确认合格。
“就这套。”黎民说。
志亓就将西装折叠好,送进那只印有日文的漂亮塑料袋里,甜甜地说:“这次便宜了你们,下次有生意,你们可要来我这哦。”
“那当然!”“那当然!”“那当然!”
学友们像发了笔横财,异口同声。
任务终于完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