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长是个地道的宅男,他27岁。(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每天就坐在电脑前,搜索一些大学公开课,把那些东西当成娱乐节目看。真是很奇特的人,分明小学都没上完,然而他却总像是很懂似的骂一些教授弱智。刘信长只懂汉语,由于小学没有上完,他甚至手写简历表的字体忸怩难看,他自己都不忍看自己手写的东西。不过,他会用电脑,虽然只会用拼音打汉字,居然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
他的文章,却比名家之作有过之无不及。但是因为他小学未毕业,所以他没有任何头衔,也只是替别人写点文章赚点生活费。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代笔抢手,每个月可以赚钱一千二百左右。这些钱勉强够他一个生活消费,毕竟他所在的城市只是小城市罢了。为什么他可以写出好的文章?一个小学没有上完的人应该有着很低水准的写作能力,甚至看东西也应该吃力才是。其实人们对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最简单来说,人类之所以学语言文字,是因为那些东西记载着人类所有经验。知识也就是知道以及认识,而不是冠冕堂皇漂亮字帖什么。文字所记载的只是就是人类曾有过的经验,能够透过文字学到这些东西并非需要学历之类的东西,所以有人说,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然而,知识仅是工具,人们运用被叫做知识的工具完善自己的思想世界。是的,刘信长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也是他可以写出优秀文章的方法。
刘信长为什么没有上完小学?这与他的家庭无关,罪责完全是在他自己身上。小时候上学必须要加入少先队员,刘信长死活不干。他深深记得当时的情况,学校分批让学生当少先队员,首先就是成绩好的前十名学生。(
凶宅笔记)而刘信长就是第十名。当天女教师给他们发红领巾,刘信长接过红领巾,虽然他很喜欢这块红布,不过还要交两元钱。想到这两元钱,刘信长握着红领巾就觉得不是滋味。两块钱够自己买很多棒棒糖,够自己吃一个炸鸡翅。就在别人宣誓,“为**,贡献力量”的时候,刘信长当即大叫:“我不要当少先队员,我不要红领巾,你们这是骗人。”其实他想的是,我不入党就可以不要红领巾,不要红领巾就可以不用花两元钱,不花那两元钱买红领巾家里就可以多买些肉吃。那时候刘信长家里很穷,他们这个地区还没怎么建设。
那位教师听到这话,很愤怒的冲刘长信说:“没有党就没有国家,没有国家能有你家吗?你这孩子说话怎么那么伤人,没有对国家感激之心,还是人吗?要是没有国家保护着你,你现在就是别人的奴隶。”
刘长信低下头,小声说道:“反正我是不想加入少先队员,既然是好学生优先加入,你让别的学生加入吧。”
教师怒不可遏的说道:“刘信长,你先站到外面去,其他学生继续宣誓。”
一直到后来,所有学生都宣誓成为少先队员,而刘信长因为要面子,不说是为了两元钱,只说自己不想当少先队员。他就像拆迁的钉子户那样毅然坚强抗争到底,丝毫不对教师示弱。学校门前是有检查学生是否带红领巾来上学的高年级学生,这位刘信长同学为了不花费那两元钱,每天上学不是翻墙,就是在检查人员还没到的时候,或者干脆是故意迟到。原本教师之所以放任他那么做,心理还在暗想,到时候检查的学生阻止你进校门,看你怎么办,到时候求着我要当少先队员。
可是这位女教师错估了刘长信的实力与耐力,这家伙能每天翻墙进出校园,不仅自己那么出入校门,而且还带着一些弄丢红领巾或者忘记带红领巾没法进入学校的同学翻墙。(
夺鼎1617)由于翻墙实在费事,而且有些同学是爬不上去的,于是刘信长居然花费两天时间在校园后面挖了一个洞。他颇为自豪的称呼这个洞为“大宅门”就这样,他开创了一条道路。由于后来丢红领巾的人日益增多,没想到这个大宅门居然成了将近一半人道路。最终大宅门被发现,而始作俑者刘信长被停学两周。在他父母恳求下,才没有被开除。但自从大宅门被堵住之后,刘信长又继续他每天翻墙的日子。
他居然可以这么混到小学五年级,日日翻墙且还能平安。然而这一次不同,就在他爬到墙头之后,却看到教师正看着他。刘信长跳下墙头,被班主任带到办公室。这次女教师很生气的说:“你一直在翻墙,真是不知道死活,摔着怎么办?”
刘信长不退让的说:“谁让校园门前检查红领巾,正门不让走,我只好从其他地方过。”
听到毫不悔改这么说,女教师实在生气,她说过刘信长很多次,然而却没有一次效果。这的确让她恼怒到极点,而且刘信长现在的成绩退步了很多。她实在压制不住怒火,抽出书就对刘信长脸上扇打。刘信长先是忍了两下,到最后实在忍不下去,双手抓住女教师的手,狠狠咬了上去。女教师疼的想要甩开他,结果刘信长反倒咬的更狠。当女教师挣脱的时候,她的手已经流满了血。女教师被血与疼痛吓哭,刘信长转身就跑。
之后,刘信长算是被开除学校,他的父母对他失望透顶,觉得与其让自己孩子上学添乱,不如由着他,反正这是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后来,他的父母开了一个店铺,卖一些肉夹馍,因为手艺好,结果赚了些钱。他们给刘信长购了新房,因为他们父母认为他很让人丢脸,见到他就觉得烦,就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当时那个房子需要搬迁。(
剑道独尊)由于他家当时住房面积比较大,结果分到两个房号。父母就给他一套房子,刘信长从那时候起,自己住在这个楼房里。
刘信长与以往一样,依旧上网,此刻供他消遣的是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虽然他不懂英语,不过有中文字幕。此时正说得是哲学—死亡。看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总是留有一个文档占半个屏幕。当那位用哲学方式说道灵魂与死亡的时候,有些难懂费解的地方,他就会把一些问题写在文档上。就这样大概看了两个小时,之后便用很长时间寻找那些问题。那位教授推荐必看的书,刘信长费了很大劲找到一个他认为翻译不错的版本。之后,找些国内能听懂语言的公开课,之后他便懒洋洋的爬到床上。对于国内的一些公开课,即使不认真听也完全明白在说些什么。所以刘信长时常玩着一款慢节奏的游戏,却听着一些公开课。多数公开课是历史,诗歌以及一些文化方面的东西。他对国内的公开课听得比较杂,什么礼仪,化妆,养花,茶道等等,只要有人讲一些观点,他都会搜集一下。就开着电脑,他本人玩累了就躺在床上听。常常会睡着,醒来之后爬起来,把错过的重新听一遍。
刘信长的房间是垃圾堆,房间到处是杂物。他走出房间的时候尽量避开那些垃圾,他没有吃早饭的习惯,通常都是中午饭一起吃。此刻之所以要出去,就是因为要去买些中午饭。因为这个月交了三百元的电费,还有四百元的网费,原本这个月的生活费就有点艰难,现在距离上次取钱才不过十天,自己已经花费了三百元。现在口袋里还有两百元,还有二十天才能等到上账,所以他决定以后不去饭点买饭吃,以后卖菜自己做饭吃。(
我爱我家书院)因为家里还有半袋大米,因此他很安心,即使现在分文皆无,也足够自己吃的。只是每天吃大米未免太单调,但是刘信长可以忍受。他不喜欢请别人帮忙,曾刚上账工资就弄丢,结果单只吃煮大米一个月。
刘信长没有穿外衣,穿的是灰色的毛衣,走到楼下之后,他有点后悔。尽管很冷,他并没有缩起脖子,也没有抱着双臂。原本可以再回去取外衣,然而他还是没有选择回去。因为他觉得这样也不错,很久没有体会冷飕飕的感觉。看到外面景象,他才察觉,已经完全进入寒冬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叶全部凋零,也没怎么注意脚下有些水结了冰。
原本距离他家最近的超市居然关门了,刘信长觉得很可惜,因为他很喜欢这里两位姑娘。一位二十六岁的已经结婚,剩下的那个女孩刚满二十岁,但是因为年龄,他只能默默的看,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能看看她的脸蛋,就已知足。既然没有开门,也就没有办法,只好去比较远的一个超市,因为很冷,他搓着手继续走。其实附近还有一个比较近的超市,但是他是不会去那个超市,因为那个超市旁边有一家拉面店,而拉面店里有一个他不想见的人。那个他不想见的人是个女孩,现在24岁,长相很漂亮,可以说曾是刘长信心中的女神。那个女孩叫王夕,刘信长曾鼓足勇气用他当时认为最浪漫的方法表白。
刘信长弄到女孩的手机号码,在一个傍晚,给女孩发短信说:“如果可以,请在你家楼下左走20步,草丛里有件礼物。”王夕走过去,发现草丛放着一个盒子,打开盒子之后,是一只可爱的布偶猫。并在布偶猫身上放一张纸,上面写道:“我是一只流浪猫,当遇到你那一时刻,我心不在流浪,为你而停留。我喜欢你,如果可以,请让我喜欢你。我会把你当成我唯一的主人守候着你,一定把你放在比生命更重要位置。(
军婚,染上惹火甜妻)请你收留我,让我为你付出我的所有。我会永远把你当成公主,而你只需把我当成一个仆人。——刘信长。”王夕看过之后,忍不住笑出来。在她眼里,刘信长配不上自己,她一直从心底鄙视刘信长。当她朋友问她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的时候,她回答的是,长得帅,必须有房有车,月薪上万。
她朋友说,你说的太过含糊,具体什么样的。当时王夕回答说,看到常穿着拖鞋来这里吃饭那个衣着邋遢的男人吧,跟那个相反的人。当时她所说的男人就是刘信长,对她而言,那个男人是最让人看不起。尤其她听说这个男人几乎每天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更是对他感到鄙夷。原本王夕很开心,看到最后三个字的时候,立刻把开心一扫而光。不过她很喜欢那只布偶猫,于是只拿走布偶猫,把纸与盒子丢在那里。
刘信长等很多天,都没有收到回复的短信,他就那么一直等着。几乎每天都失眠,因为期待回应,这位宅男因为对可能要到来的情感有些激动,所以常常走出家门没有目的的游荡。虽然去那个店里吃拉面,可是每次人都很多,而且仿佛总遇不到王夕。就这么又过了十几天,终于有一天下午,刘信长在天桥下遇到王夕独自一人。这个所谓的天桥只是在车辆穿梭的地方所架起的一个供行人穿过的桥。这座桥大约有五六米高,两边是铁护栏。
刘信长见到王夕,心里一半恐慌一半惊喜。他知道自己决定表白就应该干脆点,因此对正要装作没有看到自己王夕说道:“我喜欢你,虽然我什么都没有。我不会撒谎,我会把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尽所有能力支持你,无论对我什么要求,我都会同意,就是让我死掉,我也毫不犹豫。”
王夕听到这话,实在忍不住笑出来。她对刘长信嘲笑的口吻说:“你说喜欢我,还说不会撒谎,本身说这话就是在撒谎。没有女孩会喜欢你,而且说这么大的谎话。”
“我没有说谎,说的都是实话。若你肯了解我,会发现,我是一个优秀的人,只是不曾对自己有过修饰,你见到的只是我最差的一面。”刘信长言情生动的说。
刘信长越是说的这么诚恳,王夕倒是觉得越是好笑。她对刘信长说:“既然你说的话都是真的,你说“我对你什么要求你都会同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谎话?”
刘信长依旧那么认真的回答:“是实话,只要不对别人造成伤害,无论什么,就是要我去死,我绝对为你是从。”
“我要你从这里跳下去。”王夕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不让这人烦自己,她的确很讨厌眼前的这人,只想找一个理由将他赶走。看到刘信长没有动弹,她忍不住奚落说:“就知道你不敢,所以说你是说谎话...”
刘信长打断王夕的话说:“假如我要因此残疾,请你当我只是开玩笑,因为我已经不能够保护你。假如我要是被过往的车撞死,请你不要难过,不是你的错。”刚讲完,刘信长就越过栏杆,纵身跳了下去。他什么没有去看看下面是否有车在经过,他觉得如果那么做了就是作弊。他不能容忍自己畏手畏脚,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丝毫不畏惧做到底。他心理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证明自己并非说假话,其余的什么都不重要。幸好他是个幸运儿,跳到一辆行驶的面包车顶,并从车上滚到车尾地面上,他的幸运是后面没有车。当刘信长抬起带血额头看向王夕的时候,王夕不仅没有感动,反倒气愤填膺的大叫:“这件事与我无关,他是个神经病。”之后匆匆逃离。之后刘信长在医院住了两天,因为只是手臂骨折,轻微脑震荡,身上有多处碰伤。刘信长并不为此难过,最让他难过的是对王夕很失望。
也就是这个原因,刘信长总是绕开这里走,这里的超市以及其他商铺,都是他的禁区,只是为了避免遇到王夕,他不是怕王夕,而是无法面对有过执着的选择。
为了去一家除此以外较近的超市,而且这天实在太冷,于是他决定跑步。这个超市附近有些暂时还没有拆迁的房子,那些房子的窗户以及门都被撬走。刘信长通过一个拐角,看到一个像是人影的里面跑。但是刘信长似乎比她跑的更快,看到一个穿着黑乎乎,满脸也是泥垢,难辨性别的人。刘信长看着那人躲在里面,他好奇的踮起脚尖,悄悄走过去。当刘信长走进那个越有十几平方没窗没门小房子后,见到这个黑影。看上去是个很瘦很脏的孩子,满是泥垢蓬头垢发,至于年龄实在看不出来,他只能猜测应该是个疯子吧。不过那人的眼睛似乎很明亮,看到刘信长进来,她只是缩了缩身,表示害怕。那乞丐见这人没有要伤害自己的意思,对他的防备也有些松弛,他手里拿着看上去很硬的馒头,好奇的看会儿眼前的男人,见他没有要攻击自己的意思,于是开始啃手里的馒头。有点啃不动,开始用后牙吃力的咬,看样子他真的很饿。
刘信长看到这人身旁,是一些吃烂苹果,烂萝卜,以及还有一些不知被谁丢的剩卤面。他察觉,有些东西都变质了,而那些变质的东西,被这个乞丐丢在另一边。这让刘信长觉得很奇怪,因为通常疯子是无法辩别这些的。更让刘长信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乞丐一旁居然整齐摆放着一些画书,似乎是这个乞丐在看那些东西。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人应该不是疯子。而且在这乞丐身边,还有一些捡来的烂衣服铺在地上,看上去倒也像床。
“你瞧这些书吗?”刘信长问道。
那个乞丐盯着他,似乎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刘信长这才觉得,也许真的是疯了。之后他去往超市。在超市里,买了青菜,小袋的榨菜,一些鸡蛋,还有一根四元钱的烤肠。当他看到馒头的时候,想到那乞丐啃馒头费力的样子,于是他就买了十几个馒头。之后再回去的路上,把馒头放在了那个乞丐面前。因为天有点冷,他放下之后,就急冲冲的离开了。虽然是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刘信长却挂在心里。他不知道那人会怎样,也许会在某一天死掉吧。
从见到那个乞丐之后,他就没有安心过。他想起以前也见过一个类似的疯子,满身泥垢,那是真正的疯子。不懂人话,乱吼乱叫。他出于善良给那人吃的,结果疯子给扔了。最后那个疯子冻死在路上,刘信长想起那件事就后悔自己没能帮助那人,他一直为此愧疚,从心底他认为,那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生命,他做的实在太少。
; 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