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围炉守岁

本章节来自于 家有余粮 http://www.lishu123.com/66/66851/
    


    今年的年夜饭格外丰盛,可能是平时伙食大大改善的缘故吧,以往最吸引钟岳的炸肉丸有点失去吸引力了,要是往年,炸肉丸还没下锅,钟自强在案板上切肉的时候,钟岳就已经在案板边上打转了。(富贵锦绣

    有一次,馋肉的钟岳还顺手捞了两块生肉就往嘴里塞,吓得钟自强赶紧把肉从他嘴里扯出来。

    不过,随着家里生活的改善,钟岳的“欣赏”水平也大大提升,不象过去那样,大过年的只知道往嘴里扒好吃的,味道还没尝清楚就直接下肚了。

    不象现在,吃年夜饭不再是一年一度翘首以盼的美食之夜,而成了一家人团聚交流亲情的温馨之夜。

    吃完年夜饭,就要开始贴春联插春枝,布置出喜迎新年的喜庆气氛。这时,富贵嫂就笑吟吟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两根连着青青蔗尾的甘蔗,道:

    “这是田里自己种的,给你们做门蔗!”

    “哎呀,多谢富贵嫂了,我还忘了这件事。(别那么骄傲)”

    “我下午过来看,见你都没备着,就知道你忘了。”

    富贵嫂笑咪咪得,觉得自己做了桩雪中送炭的好事。

    丁先风接过甘蔗,连连道谢,看到富贵嫂还带着孙女小喜,赶紧抓了一把花生糖一把瓜子生仁,装在小油纸兜里,就往小喜手里塞去。

    等富贵嫂走了之后,丁先风便叫钟灵找来红纸,将两根甘蔗用红纸围住,然后将这两根甘蔗搁在房门两侧,这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接着,钟自强调好了浆糊,这浆糊是米浆做的,往年只舍得调上小小的一碗,省着贴,这都是能吃的大米呀,今年虽然兜里银钱有了些,但钟自强还是秉承着庄户人家一贯对粮食的珍爱,仍是只调了一小碗,叫钟灵和钟岳要小心地贴,免得不够了。

    今年的春联比较特别,虽然写的还是什么年年有余富贵呈祥之类的,但春联上这些字,可都是钟灵亲手写的。(道器纵横

    这是钟自强的主意,他觉得女儿这一手字,真是前无古人,就连汤大夫都肯定了,不久前还又特意来找钟灵索要了些她写的字贴。钟自强这是有意要向来拜年的乡邻炫耀一下。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其实,能识文断字的女子,在庄户人家心里地位是很高的。不说别的,识字的话,以后居家过日子教育子女都是一大优势,而且肯定比不识字的文盲聪明。

    钟灵不晓得阿爸的这些小心思,高高兴兴地写好春联,又认真地贴好,结果,整个春节期间,所有来拜年的乡亲,都被钟自强拉着品鉴这些春联上的字,就连不识字的老头子也不放过,弄得钟灵哭笑不得,心道:如果早知道这样,就把字写得更漂亮一些!

    贴好春联,由于护厝没有公妈厅,所以大家都集中到公妈厅里,看钟奶奶在公妈厅中间的八仙桌上,摆上隔年饭,有长命菜发糕等。这长命菜就是将一整株的芥菜切成两截煮的,取“长”有长命寓意的意思。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摆好隔年饭,插好春枝,钟老爷子招呼大家,把薯藤柴枝堆成垛放在大门外的灰埕上,等点燃待其烟绕火旺,从他开始,男人们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

    “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霸爱成鸢)”

    钟灵是第一次过这种年,这和以前城市里冷清吃完饭看春晚截然不同,充满着浓浓的民俗气氛。原来,这种习俗“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便是求“如愿”。

    关于求如愿,也有一个传说。据“搜神记”说:“商人瓯明,过青草湖,湖神邀归,问所需?有一人私语日: ‘君但求愿,不必别物’明依言,湖君许之,呼如愿出,一少婢也。至家数月遂大富。后岁旦,如愿起晏,明鞭之,如愿走入畚帚中不见,明家渐贫钟奶奶叫丁先凤和郑金虹钟丽花一起,拿出一早备好的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把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本文由”乡””村””小””说””網”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

    钟灵是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过年,一切都是新鲜得很,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才象是过年呢,年味十足,而且从现在到过年完,一家大小都不许说粗话歹话,整个气氛其乐融融。(天价小娇妻

    求完如愿,钟灵见阿公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扫起一些来,将这些灰添在炭炉中,她便好奇地问:

    “阿公,你把灰放炉子里干嘛?”

    “傻孩子,这叫“添旺”,象征咱们家以后会更加兴旺!”

    钟老爷子乐呵呵地道,今年钟自强给二老的体己钱也不少,足有二两银子,看着原来病怏怏的老大家日子逐渐好起来,钟老爷子自然是心情大好。

    公妈厅中的炭炉烧得旺旺的,大块的青炭不断地往里填着,整个厝上下都扫得干干净净,春枝春联带来喜庆的气氛,虽然没有电视网络这些娱乐方式,但一家人围坐炉旁,这种“围炉守岁”的方式更让钟灵觉出亲情的味道。

    平素里大家虽然小有摩擦,但并不影响最根本的亲情存在,所以,围炉守岁过程中,大家嗑着瓜子,喝着茶,聊着天,别提多热闹了。(帝尊)而这围炉守岁最好是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另一出重头戏也拉开了序幕,钟老爷子笑吟吟地从兜里拿出五个红包,道:

    “小岳子,今年怎么没有吵着‘分圆’了?往年你都是最早找我要的啊?”

    原来,这是分压岁钱呢!钟灵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拿过压岁钱了,此时竟然她也分到了一份。

    礼俗,没有嫁娶的都算是孩子,长辈都要分压岁钱。所以,就连钟武强也红着脸领了一个。

    最自然和开心的当属钟灵和小岳子了,按年纪换算,钟灵过年不过ll岁,如果是前世,她还在妈怀里腻歪呢!所以她脸不红心不跳地接过红包,连连向钟老爷子道谢,又说了些吉利话,哄得钟老爷子哈哈大笑。

    笑完,看看一脸窘迫的两个儿女,钟老爷子又道:

    “这过了年,大家又长了一岁,我们也老了一岁,武强和丽花,新年一个娶一个嫁,那得提上议事日程了。”

    “阿爸,不说这个!”

    钟丽花大家都含笑看着她,不由羞红了脸。

    钟灵发现,其实小姑姑穿上桃红的新衣,人的标致也被映衬出来了,往日里她总是穿着干活的粗布衣服,又不爱说话,没有一点存在感,只是需要干活时,钟奶奶才会猛地想到还有一个幺姑娘。

    不过,父母疼尾仔,虽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钟奶奶一想到女儿嫁出去后,这么安静的性格,要面对婆家一帮人,总觉得有羊入虎口的感觉,所以一直挑挑拣拣,想找一户人口简单家境尚可的家庭才让女儿嫁出去。

    当然,这样条件的也不是没有,只是恰好都还没出现罢了,所以,钟丽花的婚事也就一天天耽搁了下来。

    “阿母,要说丽花的亲事,我倒想起了一个人。”

    二嫂郑金虹现在身材开始略显臃肿了,她嗑着瓜子.就想起了娘家一户人家,好象还挺适合的。

    “哦?那你说来听听?”

    “是我娘家本家的,有一户是寡妇带着儿子,儿子今年大概和武强差不多大,人挺老实本份的,家里现在开着豆腐坊,听说日子过得还不错,去年才买了两亩地,准备自己种黄豆来磨。”

    “哎呀,那可不行,又种地又磨豆腐,那不把丽花累死啊!”

    钟奶奶一听寡母带着儿子,就直摇头,她知道那从小把儿子拉扯大的母亲的心情,那还不把儿子当成眼珠子一样宝贝?儿媳妇如果有一点对她儿子不好就很容易挑刺,她怎么可能让女儿嫁过去受罪呢?

    钟灵看小姑姑低垂着头,听到阿母说不行时,似乎松了口气,好象根本就不乐意嫁出去似的。

    哎,也是,剩惯了的钟灵也觉得,嫁一个人是两个家庭融合的过程,并不是只有两个人感情好了就能过好日子,如果对方的家庭不如意,最好还是慎重考虑。看来,小姑姑对这方面也有所顾忌呢!

    “哎,除了丽花,武强也得打算了。”

    钟老爷子觉得现在一切顺遂,大儿子身体好转了,家庭经济也好了起来,就是这一儿一女的婚事没定下来,让他有寝食难安的感觉。

    “阿爸,等我相中哪家姑娘,再叫你上门提亲!”

    钟武强笑笑,这段时间里和郑公子的历练,让他长了不少见识,何况,他心里还藏着一个呢?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去和哪家姑娘结亲了。

    “哪有这样说话的,等过了年,我就叫郑阿公帮你打听一个!”

    钟老爷子见儿子这么不认真,气得胡须都翘起来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白鹤凌的小说家有余粮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家有余粮最新章节家有余粮全文阅读家有余粮5200家有余粮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白鹤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