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别说,杨谅反叛开局十分理想、顺利!
先锋裴文安带领叛军来到蒲州(治所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
城下,他挑选了几百个精锐骑兵,蒙上幂篱(当时贵妇戴的面纱)
来到蒲州城下,向城头守城隋军将士喊叫,谎称是卫队护送杨谅及
总管府高官们的女眷回都城长安。(
奈何殿下太妖娆)
守城士兵听说是汉王的女眷,便马上开门放行,没做、也不敢
随便检查。进城后的几百个精壮骑兵露出真面目,一边控制畅开的
城门让埋伏的叛军涌进,一边杀向刺史衙门!
隋朝蒲州刺史毫无防备,措手不及,只有弃城逃跑!
蒲州距蒲津关仅百余里地,壮志满腹的裴文安正想带领叛军乘
胜拿下蒲津关渡过黄河......
那知杨谅又不想渡过黄河趟这尚混水,因为渡过黄河就意味着
要和杨广乌龟碰甲鱼——硬碰硬!要和官军大规模、大碰撞的大搏
杀!
“知兄莫如弟,”他自知不是神勇二哥杨广(大哥杨“勇”是
徒有虚“勇”)的对手,因而惧怕起来,便突然改变战前意图,召
回裴文安,命令纥单贵拆断黄河木桥,同时命令原来各路叛军头目
停止进军,坚守城池。
同时任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治所今山西临汾
市))刺史、薛粹为绛州(治所今山西闻喜县)刺史、梁菩萨为潞
州(治所今山西襄垣县)刺史、韦道正为韩州(治所今陕西韩城市
)刺史、张伯英为泽州(治所今山西晋城县)刺史……各个“草头
王”分兵把守。
这纯粹是消极防御的下策。
裴文安回来后不无遗憾地对杨谅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现在大王又不愿进军。反令我文安后退,使敌人有喘息
之机。调集兵力进行反攻!这一来,我们想成就大事的计划完蛋啦
!”
杨谅无言以对。
也正是利用这停歇的间隙。杨广命令杨素率5000轻骑先行出击
,带上右武卫将军丘和,攻克后丘和作为蒲州刺史留下镇守。
杨素率军马不停蹄赶到黄河岸边已是夜晚,河上大桥已被纥单
贵的叛军拆得一干二净!
杨素便在附近买了些民船(别说“航空母舰舰”、“舰”都不
是了),星夜渡过黄河,清晨向蒲州城发起猛攻!
叛军不堪一击:生擒蒲州伪“刺史”王聃!纥单贵吓得是牛屎
虫搬家--滚蛋!撒开脚丫子逃跑!
杨素拿下蒲州等于攻占了前沿阵地的桥头堡,站稳了脚跟的隋
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叛军其它战线,也由原来突袭的胜势。被隋军逆转,败报频传
西线伪柱国乔钟葵带着几万叛军从雁门出发来攻打代州,隋朝
代州刺史李景只有二千隋兵迎战,一边向朝廷告急,一边顽强抵抗
坚守,长达一个多月之久!
杨广令朔州刺史杨义臣率领步骑兵2万火速驰援解围!
杨义臣到达后,由于兵力人数上处于弱势,便利用夜幕与乔钟
葵部在西陉激战!
杨义臣将部队原来用于运输的牛、驴,匿藏在山谷中。(
强悍老公你够狠)战斗打
响,他命令士兵驱赶牛、驴疾跑,扬起滚滚尘烟!同时鼓声大作!
杀声阵阵!
夜色中的乔钟葵叛军瞧见向他们黑云般压来的人、马(骑兵)
、牛、驴以为都是隋军大量伏兵!眼见尘土飞扬!战鼓震天!杀声
阵阵!便胆怯起来,乱了阵脚!
杨义臣乘机挥军冲杀。杀得叛军七零八落,溃败而逃!
东线伪大将军刘建率领叛军原目标是夺取燕赵地区,但无实质
性“夺取”的战果。遭到隋军防守将士的顽强抵抗,只是凭藉人数
占优围住而已。
杨广便以前江州刺史李子雄为上大将军。以左领军将军长孙晟
为相州刺史,合力对付刘建的叛军。
李子雄调得幽州步骑兵3万人。
只有“刺史”空头头衔的长孙晟手中无兵。便在杨谅势力范围
内的山东征兵,享受着“开皇盛世”幸福生活的人民,听说是平叛
,便群情激昂,踊跃参军!
李子雄部作为主力、长孙晟部配合,从井陉向西攻打叛军,抱
犊山(在今河北获鹿西)一战,将刘建的叛军打得丢盔弃甲!刘建丢
魂落魄而逃!
其他伪大将军綦良、伪大将军余公理等各路叛军,也是铁匠铺
的料--挨打的货,均遭反击的隋军重创,节节败退!
作为平叛主帅的杨素,他的目标是俘虏或诛杀叛乱总头目杨谅
!因而,他在拿下蒲州后,便率领四万步骑兵马不停蹄、人不下鞍
,直扑杨谅的匪穴——晋阳!
杨谅大惊失色!
为了阻挡杨素军的进攻,也即为了苟延残喘,急忙派遣部将赵
子开率领十余万叛军进驻屯兵于高壁(今山西灵石南),筑起外围
防线。
赵子开凭险据守,设栅断路,“布阵五十里”!
杨素自长安率军东进渡过黄河、攻克蒲州后,已经进入到杨谅
控制的晋、绛、吕三州势力范围,为了防止这三个方向叛军的进攻
,他每个方向分兵二千,以便箝制叛军。有利于己军的纵深进攻!
所以,他现在面对的是四、五倍于己军的叛军。而且是势必会
作困兽犹斗的叛军!因而,他不得不拿出他的“杀手锏”:残忍的
、喋血的杀一儆百!
在赵子开大本营正面的阵地上。(
步步惊心之生死相随)杨素对集结的部队喊话:“现
在我们要集中全力和对面的叛军殊死一搏!只能一百个人留守大本
营,谁愿意留守,请出列!”
见过杨素故伎的老兵们,知道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便纹丝不动地站在原地。
倒是没领教过杨素“杀手锏”的新兵蛋子争先恐后地迈出行列
,人数远远超过一百,还是维持秩序的小头目富有同情心,将超出
的人推回到队伍中。
杨素朝他的副手作了个有力横劈的手势!
作为杨素老搭档的副手自然明白这个手势的含义:不容分说,
这一百个自愿留守的士兵被当场砍头斩杀!
战争还没打响。敌军还毫发无损,自己到先人头落地!
望着这残杀血醒的场面,隋军将士有的惊惧地吐舌缩颈,有的
则表情木然:这样的残景他们见过不止一次,也就麻木了。
杨素是眼不眨、眉不皱!一脸冷色调!
“还有人愿意留守吗?”杨素问道。
全军鸦雀无声。
杨素神态冷竣、声调铿锵:“怕死就别当兵,当兵就别怕死!
打仗不是小孩‘过家家’,是以命搏命!越怕死越手软就越死得快
!两强相遇,唯有勇者胜!”
【杨素每遇硬仗时,都临阵斩兵!甚至斩将!
先借故犯错在阵前斩杀一批士兵。人数从几十到上百!
冲杀时先不全军压上,视敌军人数多少,派上几百至千把人组
成首轮冲锋!
若败下阵来,又斩杀一批。其中包括败逃的中下级军官!
稳住阵脚后,又加派些人发起第二攻击波!
......如法泡制,直到打败敌人为止!
这种极为残酷冷血、稀世罕见的战法。只在《尉缭子兵法》中
见过,但真正将其用于实战的。也就杨素一人!
在死亡的驱使之下,将士们唯有向前冲杀一途:因为败退回去
。杨素的屠刀在那儿等着哩,必死无疑;向前冲兴许能杀出一条血
路!求生的**能将人的斗志、拼劲、毅力发挥到极艰!所以,他
们只有向死而生:置之死地而求生,前冲!前冲!前冲!
杨素虽是个冷血将军,但奖罚分明,对于立功的将士,他会点
无余漏地记在功劳薄上,如实地向朝廷上报。
由于杨素的影响力,朝廷也会对立功的将士兑现嘉奖。
所以,许多将士愿做杨素的部下。因为作其他人的部下,自己
的功劳常常被“部长”据为己有。
战时的“冷”、战后的“热”,铸就了杨素统兵战无不胜、攻
无不克的辉煌!
“一将成功万骨枯!”成就了杨素这个常胜将军!
杨素的仕途是一条充满滴血的仕途:这血既有敌人也有自己人
的!】
杨素分兵两路,一路由副手带领,布于叛军正面阵前,杨素交
待副手要时不时发起佯攻,以吸引赵子开的注意力。(
夺鼎1617)
自己率领一路奇兵,潜入霍山(今山西霍县东南),迂回到敌
后,沿着崎岖山路,攀岩越谷,突然杀到赵子开大本营的后面!
杨素命令士兵鸣鼓纵火!发起冲锋!
赵子开刹时慌了神,只见营后火光烛天!鼓声动地!杀声震天
!有如神兵天降!
还没等赵子开回过神来,阵地正面杨素的副手带领隋军又冲杀
过来!
遭到前后夹攻、腹背受敌的叛军,被隋军肢解得七零八落,死
伤数万人!
赵子开带着残部急急如丧家之犬向北逃蹿!
杨素乘胜挥军北进,追击赵子开残部!
还未到介休(今属山西)时,介州伪刺史梁修罗听说杨素军杀
来。闻风丧胆,还未战就弃城逃走!
赵子开十多万军高壁的败北。使杨谅的老巢晋阳失去了最后一
道屏障!
一向龟缩不出的杨谅,也不知吃了什么兴奋剂或豹子胆。竟将
自己最后一点老本——十余万叛军,自晋阳倾城而出,南下抵达蒿
泽(今山西平遥西,时为湖泊),布阵列防,企图阻挡杨素统军北
进。
但此时正好天公下起瓢泼大雨!
在皇宫温室中长大,没见过风雨大浪的杨谅似乎见到风雨就怕
,他怯战起来,要将军队回撤退守。
随军参谋长王頍劝谏杨谅:“杨素悬军。士马疲弊,王(汉王
杨谅)以锐卒亲戎击之,其势必举。今见敌而还,示人以怯,阻战
士之心,益西军之气,愿王必勿还也。”
意思是:“杨素孤军深入,长途奔袭,又连续作战。现在已是
人疲马乏!我军以逸待劳,人数又占优,只要大王亲自率领我精锐
之师与之一战,必胜无疑!现在大王不但不反而撤兵退军。给人以
心虚胆怯的感觉,这不但会挫伤我军士气,还会壮大敌人威风!所
以。请大王千万不要撤兵退军!”
已经丧魂落魄、心慌意乱的杨谅那里听得进一言半语,他要逃
命。那是乌龟吃秤钩——铁了心,硬是带兵退到清源(晋阳南三十
里处。今山西清徐)“固”守。
跟在后面的王頍只有摇头叹气的份儿。
听说杨谅在清源,杨素统军随后就杀到!
大概是“擒贼先擒王”、“擒王功劳大、奖励多”的诱惑力,
这一仗,隋军打得特别英勇顽强、气撼山河:歼灭叛军一万八千人
!生擒叛将萧摩诃(后将其治罪斩杀)!
丧魂落魄的丧家犬杨谅,早在两军交战之初,发现大势不妙,
便带着亲信残部向老巢晋阳城逃去!
作为参谋长的王頍,自然也容易跟着“司令”杨谅逃脱,但他
没有步杨谅的后尘。(
侠客中文网)
他现在已经确信无疑,杨谅是坨糊不上墙的烂泥,扶不起的阿
斗!
跟着他到晋阳去干什么?没有军力作为保护,无疑是死路一条
,何况有军力这只蠢猪也不会利用!
与其落到政府军手里,屈辱折磨残死,倒不如找个好地方死去
于是,他带着儿子逃到深山里。
山谷幽静深邃,王頍心若死灰!
对于自己,自打跟杨谅叛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现在忧虑的是儿子,在诉说了自己怀才不遇之后(免得儿子
成王败寇认为他无能),面授儿子保命之方:“吾之计数,不减杨
素,但坐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执,以成竖子名也。吾
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
儿子听懂了父亲的意思:他父亲的计策谋略,足可以和杨素匹
敌,只是汉王杨谅不采纳他父亲的计谋,才落到如此地步。刚烈的
父亲不愿坐以待毙,屈辱残死在隋军手中,成全杨素之流之名。父
亲死后,他要谨慎行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去投靠亲戚朋友!逃到
个陌生的地方去安身立命!
父子俩辛酸的哭泣一阵,乘着儿子没注意的时间,王頍自尽!
王頍出身于官宦之家,他本人的最低职务是现在的大军区参谋
长,所以他的儿子是没吃过苦、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公子哥儿,
没什么独立生活能力。父亲死后,他开始还会牢记父亲的遗嘱,谨
言慎行,苦熬苦撑,时间稍长,终于熬不住、撑不了了,便抱着侥
幸之心去投亲靠友,那知被亲友出卖,让杨素给杀了。
王頍临死前还能如此料事如神,可见非一般人物!如果杨谅能
听从这个“小诸葛”的策略,是叛乱平息?还是叛乱成功?尚难预
料。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只有遵循规律的“必然”!
再说,杨谅带着一伙残兵游勇从清源逃脱来到晋阳城下。只见
四方城门紧闭!
杨谅部下朝城门上的守卫士兵们叫喊“开门!”“快开门!”
叫了好一阵,城楼上的守卫士兵们就像没听见似的。只是游来
走去,至于开门:门都没有!
原在队列中的杨谅既心神不安又心急火燎起来,他回首望望:
万幸,杨素大军没有追来。
他便策马向前,向城楼上愤怒高喊:“开门!我是汉王!快开
门!”
城楼上的守卫士兵们依然是游来走去,走去游来......
狂怒的杨谅一边不停地挥抽着马鞭,一边不停地歇斯底里:“
我是汉王!汉王!汉王!开门!开门!开门......”
大概是他的歇斯底里吵得上面的人不耐烦了,便从城楼上传来
话音:“知道!知道!知道!知道你是汉王!”
“知道了你们为什么还不开门?!呵!”杨谅以老爷般的口吻
责问道。(
兵临天下)
“正因为你是汉王,我们才不开门!”城楼上决绝的回答声。
“呵!反啦?!”杨谅忘形地猛一挥鞭。那知抽在马屁上,惊
吓的座骑便扬起前蹄,昂首挺立,嘶叫长鸣!脸些将杨谅掀翻下来
“是反了!难道只准你这个州官放火反皇帝,不准我们百姓点
灯反你吗?!”
“反了!反了!”杨谅勒紧马缰,将座骑稳住,朝城楼上狂怒
喊道:“叫豆卢毓来!”
“叫就叫!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城楼上的愤
怒声不亚于杨谅!
【豆卢毓是豆卢勣次子,本姓慕容。豆卢勣在隋文帝时期最高
官位为上柱国,封楚国公。死于开皇十年。
豆卢勣长子豆卢贤为显州刺史,女儿是汉王杨谅的王妃。
豆卢毓因征突厥有功,授仪同三司,派往并州总管府担任主簿
(掌管文书、簿籍、档案及印鉴,起草一些文件等。大概相当于现
在的秘书长)。】
论辈分,豆卢毓是杨谅的二舅子。
杨谅谋反时,豆卢毓苦劝杨不听。便对弟弟豆卢懿说:“为自
身计,我可以独自骑马回京城。免得祸连我;但为国家作想,我要
留下。做个卧底,以图后计。”
杨谅兵出晋阳到蒿泽、清源去阻击杨素军时,叮嘱二舅子豆卢
毓和朱涛留守。
豆卢毓与朱涛商议“起义”,朱涛不从,拂衣而去!豆卢毓便
把朱涛杀了!从监牢里救出曾苦谏杨谅的皇甫诞,两人商议后再和
其他骨干合计,一致同意“起义”!
所以,当杨谅逃回晋阳时,吃了闭门羹!
豆卢毓来到城楼上。
杨谅见到豆卢毓像见到救星似的,亲热地叫道:“舅子,快开
门!”
“快开门?!”豆卢毓说道。
“是呀,我是你姐夫!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杨谅口
气温和道。
那知豆卢毓手向下指着杨谅,朝众人高声道:“此人是不听舅
子劝谏的姐夫,是叛贼!”
完了!彻底完了!连亲舅子都叛变反水!杨谅浑身瘫软,差点
从座骑上掉下来!
还是他的一个部将急忙上前扶住他,并提醒道:“汉王,后有
追兵,前无它路,只有攻城了!”
“是!”杨谅省醒过来,咬牙切齿,将马鞭朝城门一挥,“攻
!给我狠狠地攻!他不仁,我就不义!”
困兽犹斗的杨谅叛军,朝南门发起猛攻!
但比他们更猛的是,义军早有准备,阵阵乱箭,密如聚雨,疾
如闪电,朝他们射来!
杨谅的叛军不得不转向东门......又移师北冂....
..
当他们几近绝望来到西门时,城门竟然大开!
原来把守西门的士兵们都是并州本地人,“兔死狐悲”。出于
对杨谅的同情,把城门打开了。
杨谅的叛军蜂拥而入!
进得城来。杨谅立马就把豆卢毓和皇甫诞杀了!豆卢毓时年二
十八岁。
(平叛结束后,隋明帝杨广追赠皇甫诞为柱国。封弘义公;追
赠豆卢毓为大将军,封正义县公。)
杨谅的屠刀血迹未干,杨素就拍马杀到:率领大军将晋阳城围
得水泄不通!
此时的杨谅,“欲战不敢,求走无路,智力俱尽,”到了山穷
水尽、悬崖绝境的地步!因此,只好“面缚军门”:叫别人将自己
五花大绑绑牢,打开城门。跪在城门口,向进城的杨素隋军投降!
杨素看着五花大绑的杨谅,不无得意地冷嘲热讽:“大王你这
是干吗?你应该站起来把我杀掉呀,你不是要‘清君侧’清除我杨
素吗?”
杨谅本就低着的头愧疚得低得更低了!
杨谅叛乱之所以失败,除了他本人无能、将才匮乏、地方难
以撼动中央等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不得人心,失道寡助!
当时的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几百年来大战争、大动荡的残苦逆境
,享受着开皇盛世给予他们的幸福!没有谁愿意走战争、动荡的回
头路,去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何况。杨广出任并州总管的时间比杨谅长得多,心中有杆秤的
并州人民,很清楚这兄弟俩,谁的人品好。谁治政能力强、政绩突
出,谁是真正造福于他们的父母官。
因而,虽然在杨谅的淫威胁迫下轰隆一下子聚集了30万大军。
但真到了战场上,不是出战不出力。就是干脆趁战溜之大吉!作鸟
兽散!
不说旁人,就连他的下属、他的亲舅子都朝他背后插刀。可见
道义尽失的他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就
注定了闹腾仅个多月的叛乱,必定夭折!
杨谅的投降,意味着平定叛乱的结束,但血醒味并没终止!
由于杨素率军是以少对多平叛,他们的伤亡也不轻。如今,“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杨素,要进行“准备、战争、清算”战争
三部曲的尾声:报复性的清算!
据史载:镇压杨谅叛乱后,为了防止死灰复燃,杨谅的部属官
吏甚至平民,有20多万家因受牵连被斩首或流放边疆!
这杨素无疑是将平叛运动扩大化了!与杨广当年平定陈朝人民
“秋毫无犯”形成巨大的反差!陈朝还是敌国!这“20多万...
...”,在信息不畅通的古代,显然是杨素的个人行为,决不是
杨广的旨意!
做完这一切之后,杨素押着杨谅等一班叛乱骨干,率军班师回
京!
天牢里的杨谅,不是忐忑不安,而是心如死水、木然地等死:
大哥杨勇没有犯上作乱都被二哥杨广遵照父皇的遗诏处死了,自己
犯上作乱那就是死上加死!
也是,在朝廷讨论如何处置杨谅的会议上,与会的文武官员一
致强烈请求将杨谅处死!
持此请求的官员有的真心认为杨谅罪该至死,也有的官员是违
心迎合上意:认为杨广恨不得杨谅早死!五马分尸的死!
但大大出乎后者的意料之外,杨广竟然力排众议,保杨谅不死
杨广道:“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其意
是:我现在兄弟少了,手足之情真不忍心说个‘杀’字,那就委屈
(违犯)一下法律,宽恕杨谅,饶他一命吧!
于是,“除名为民,绝其属籍。”:削职为民,开除出皇家户
籍。
自此之后,杨广一直把弟弟杨谅带在身边,直到江都被叛贼宇
文化及杀害(见后文),同时遇害的还有杨谅的儿子杨颢。
杨谅要感谢杨广:杨广出于“易得的田地,难得的兄弟”的“
真兄弟”之情,度量恢弘地饶他一命!
中国历史要感谢隋文帝夫妇:幸好他(她)们相互忠贞一夫一
妻只生了这么几个儿子,要是杨坚像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叔宝
、宋徽宗赵佶等皇帝那么妻妾如云、荒淫无度,那他也有十八子、
四十二子、三十八子等不等,那杨谅一叛乱,其他皇子势必跟着兴
风作浪!重演“八王之乱”!刚走出黑暗的中国历史又要进入最黑
暗的时空隧道!
而充满滴血仕途的冷血将军杨素,他憎恨的人要比他感谢的人
多!
回到京城的他,虽然遭到杨广的责备,但仍决心将他在并州的
清算进行到底:他在苦思冥想京城里还有没有扬谅的死党、余党?
由于他平常有时要去仁寿宫和隋文帝杨坚议事,有一次隋文帝
不在,在等待期间,隋文帝嫔妾宣华夫人陈氏的美貌使他动了心,
他便从语言挑逗自然发展到猥亵起她来!
正好被来传喚他去见帝的武士获看见!
哦,武士获,他不是杨谅推荐来的呜?!这一定是杨谅的亲信
要犯!何不乘机将他处死?!要不然,武士获将他猥亵宣华夫人一
事告知隋文帝,那有功的就是武士获,那死的将是他杨素哟!要知道:若非人莫知,除非己莫为!紙是包不住火的!
于是,杨素将武士获打入杨谅一党的“另册”,要伺机将他捉
拿归案,一刀了断!
武士获的一只脚,已经被杨素拽进阎王殿的门槛......(未完待续。。)
(),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优质小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