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不得已的拖延,却渐渐的成为尾大不掉的局势。(
吉林小说网)
这就不得不说到计划经济的特色。计划经济一般来说被认为是脱胎于苏俄内战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但是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计划经济其实是苏联学习自一战时期德法英美等国总体战,计划经济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的成分在的,不然像战时共产主义那样的经济制度,连钱都是不需要有的。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到,王主席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希望改变现在的25级干部工资制度的,而是实行配给制。这一很明显的违背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自然从来没有实现过,很多人总是一说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觉得王主席是绝对的独裁者,那根本就不懂得华国的政治。
计划经济既然脱胎自战时总体战经济制度,那么很明显这一制度是非常适应战争的经济。而华国这几年的战争规模越加庞大,从1967年88军攻占老挝北部,再到后面13军14军加入打败美国为首的盟军。(
豪门鲜妻:腹黑总裁惹不得)而后就是7、8个军外加航母舰队等陆海空联合作战攻灭北越,再到现在南方15个军基本上留在国内的只有南京军区的60军和68军,成都军区的54军,广州军区的55军还在国内,其他的都调到南洋地区作战。
而且因为大多进行的军事体制的改革,部队的番号没变,但是规模却大了很多,13军、14军、27军、28军这些跟随林杨较早的单位基本上都是和88军一样的大单位,兵力膨胀到近10万人,比之前大了3倍。其他部队在配属一些后勤单位,火力支援单位之后,数量也大都膨胀了一半。
对于南洋地区的用兵,光是野战部队就超过了100万,加上海陆空以及配属的后勤部队,相加起来接近两百万。而且华军的工资待遇也是过去的20倍,这样庞大的军事机器自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但是也给国内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个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尤其是军工部门。
加上军人家属,各个国营企业员工,这就基本上代表了华国接近4成的人口。(
毒妻不好当)也就是近四亿人的饭碗。
这一裁军,这四亿的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这才是这次裁军背后的根本性的难题。国民经济会不会因为军事订单的减少而萎缩,一旦出现国民经济的硬着陆,那么后果将是破坏性的,很可能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而那些将军们,其实到成了所有问题的细枝末节,他们毕竟是军人,一纸命令下来,难道还有谁敢明目张胆的抗命吗?
所以这个会开即紧张又显得很平和,将军们对于即将到来的事情也不显得慌乱,也没有过分的义愤填膺,原因很简单,虽然这关乎他们的最切身的利益,但是还有比他们更着急的人存在。
而休会的目的其实也是等着那些更着急的人来闹事。无论是裁军反对者还是裁军主要推动者,都在等着他们的到来。
将军的休息地点的不同,也可以知道,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观点。(
异世禁令:绝版会长女)
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福州军区及其下属的部队,这些跟林杨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的部队,南京军区是非常反对,而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则属于中立派。
这里还的说南京军区之所以反对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军区反对,而是军区内三个派系部队分裂之后各自支持与反对。南京军区下属的12军原属二野部队,他们过去的领导打倒的打倒,退休的退休,早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而2军原属三野部队,跟二野相差不大,是林杨这个新领导下的铁杆支持者。
另外的两个军60军与68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之前说过,6字头的军出身于华北野战军,在抗战时期和内战时期,功绩并不高,但是他们占有地利,作为拱卫京畿的部队,华北野战军的领导成了参谋总长,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的下属换上最新的装备,后勤补给最为得力。
6字的头军战斗力急速上升,在60年代的全军大比武中,排名第一的便是63军,人们将他们称之为御林军,风头之甚一时无两。(
惟我神尊)
过刚者易折,锋芒太盛的6字头军自然成了军委副主席林虎的忌惮,当然了,林杨也是相当忌惮他们的,所以,南方6字头的军还在原驻地,没有一点改革军制,不像其他部队,虽然还在国内,但基本上都在边境线上。(31军除外)
你厉害你牛逼,我就是不用你,难道你还能飞上天?
林杨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对付6字头的军,这个裁军之下,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便是60和68军,两支部队领导都是心知肚明,自然是极力反对的。
而广州军区基本上都是林虎的四野,自然是乐的看热闹,他们自然知道,这裁军是很难裁到他们头上的,相反他们还更加乐意6字头的军被裁掉呢。所以乐的中立。
至于武汉军区以及下属的第1军,这是一野部队的独苗了,不过一野领导在建国后就基本上得罪了所有人,所以有此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大神求笼罩)林杨将1军调到南越,实际上也是愿意拉拢的,只是这1军和武汉军区看来是有点把不准谁胜谁负,所以也表示中立。
从这也可以看出,至少在军队中反对裁军的也是少数。
王家伟看着手上的表,看着秒针滴滴答答的走着,出神了一会儿,然后对着昏昏欲睡的林杨道:“确定国营部门的人一定会同意吗?”
王佳琪不满的道:“你不知道林杨受伤了吗?你问的问题简直就是废话。国营部门尤其是军工部门那些人谁不知道这裁军只是减少数量,但是那个质量还是会继续增加的,他们不会不懂这个道理。这次的新兵训练,大家都能看到解禁枪弹限制之后,国内的市场更大了。何况我们这半年来都是吃屎的吗?什么都没干?要不然这裁军早就该干了,何必拖到现在?”
王家伟被王佳琪说的招架不住,只好举起双手挡在身前,道:“好好好,我知道了,但是那些仅仅是解决了市场的问题,但是官员呢,工人呢?”
王佳琪这回不说话了,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就在于这个,这几年农业发展很快,自然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吃的,但是这价格也开始变的很贵的。
当然这里也不得不说下,这个时代的税收,其实严格来说是是没有税的,因为一切都是国家的,自然没有收税的道理(税是对私的侵犯,所以现在国家要征收房产税简直就是个笑话,那个房子又不是个人的,不过是有70年产权的租房而已),但是计划经济的指标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税。
这个指标都是那些坐在办公室里根据各地报上来的统计数据得出来的,而现在难道还有人会傻不拉几的报真实的?所以这些指标一直都是前几年未改革之前的,换句话说税不变了,税率实际上就在下降,毕竟生产力是在大幅度的进步的。
这就好比一家制衣厂过去要给国家上缴1000套军服,但是生产力上去之后每多生产一套衣服的利润就是自己的,那么工厂自然有动力去生产更多的,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原料的,而计划经济的特色便在这里,你给国家上缴1000套,他就只会给你1000套的原料。而想生产更多的衣服除了改革生产技术,让1000套的原料生产1100套之外,就只有到市场上购买原料,那价格自然就很贵了。
这实际上就是在林杨原先那个时空在80年代出现的价格双轨制,正是这个价格双轨制导致了一大票的高干家庭迅速的富裕起来,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官僚特权的狂欢盛宴。
在这个时代其实也是出现了,不过并不是作为一个制度出现的,倒卖的指标还不算多,毕竟60年代经济总量比起80年代那是差的远了。
但是也足够很多人为之疯狂的财富盛宴了。
而来自另一时空的林杨自然知道价格双轨制的危害,所以之前就制定了一个政策,自然就是税收的改革。跟琉球一样,税收主要还是直接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而国家的那个计划经济指标则有南方局用收上来的税统一购买上缴中央,而不是由各个企业直接负担。
这样的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南方的税收整体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南方上缴的税率也在下降,南方有更多的财力做更多的事。
坏处呢,这就意味着所有南方的企业都被推向市场,同时过去那种很爽的价格双轨制就不存在了。前一个让很多国有企业面临残酷的竞争,自然会出现破产,工人不满意,后一个让广大的企业官僚不满意。
而就在这个政策推出不到半年的政策里,南方就出现大量的生产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上至企业地方领导,下至工人不闹事才是怪事。而且就跟另一个时空中一样,也出现了大量的犬儒,这些打着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旗号,高呼着“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大肆的抨击南方局的改革。
而众多工人,只是知道自己干的更多了,却居然还面临工厂破产,自己下岗的事情,自然更加容易受到蛊惑。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