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刘禅已经长大了.嘴上虽然自称对当皇帝沒有兴趣.但天下人除了一心想回家的王宝玉.就沒有不想当皇帝的.而那些当了皇帝的.就沒有一个不想保住自己皇位的.
刘禅本來非常信任诸葛亮.但诸葛亮对他太过严厉.就沒露过几回笑脸.所以还带着很大的畏惧.刘禅其人也有些懒惰.不爱打理朝政.但架不住一些所谓的忠臣进言.心里到底有了一些动摇.
刘禅将宝押在王宝玉的身上.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对这个四叔很有好感.像是一个可敬的兄长;还有就是父亲刘备病重的时候曾经暗示过他.王宝玉是可以信任的.此人看似并无称帝之心.
王宝玉古今两代加起來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当然清楚刘禅心里的想法.当下之际.调节好刘禅跟诸葛亮的关系至关重要.而让刘禅继续信任诸葛亮.核心的问題.就是证明诸葛亮并无篡权的心思.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朦朦亮.刘禅就揉着眼睛.慌慌张张的起床.王宝玉也睡得正香.不禁嘟囔道:“禅儿.干嘛这么着急起來啊.”
“必须要去上朝.晚了相父要责骂的.”刘禅无奈的说道.
“好吧.这当皇上也挺辛苦的嘛.”王宝玉也跟着起床.宫人们连忙过來给二人更衣洗漱.随后.两个人出了寝宫.继续坐上龙辇.赶赴朝堂.
那个时代上朝的规矩都差不多.不可以穿鞋.不可以佩戴兵器.圣上不让抬头.不可以随便去看龙颜.
当然.这些规矩对于王宝玉而言.那都是个屁.刘禅缓缓步入富丽堂皇的朝堂之内.沿着红色的地毯.朝着龙椅走了过去.
此时.文武百官已经基本上都聚齐了.不光是皇上辛苦.百官们也不轻松.倒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刘禅有模有样的踏上了九级台阶.王宝玉则停住脚步站在下面.但刘禅却不答应.吩咐道:“在朕的身侧.为皇叔赐座.”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王宝玉皱眉小声道:“禅儿.这不妥当吧.”
“你是朕的叔父.并无不妥.”刘禅再次拉近了王宝玉的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宝玉的到來.刘禅此时的态度有些强硬.似乎底气很足.
宦官们急忙搬來了一把金黄色的椅子.放在龙椅的旁边.王宝玉也不想在朝堂上跟刘禅发生冲突.只好跟了上去.
二人分别坐定之后.下方官员起升叩头高喊道:“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禅摆了摆手.又说:“还有朕的叔父.一并叩拜.”
“皇叔千岁千岁千千岁.”众臣无奈的又喊了一句.
不得不说.刘禅的官员人数规模.可是比王宝玉强太多了.官服、官帽以及站立的位置.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相比之下.王宝玉在彝陵的议事制度.更像是一伙哥们儿聚义的草台班子.
“众爱卿免礼平身.”刘禅摆手道.
众人呼啦啦的站起.诸葛亮脸色阴沉.对刘禅的举动显然很不满意.这当然不是针对王宝玉.而是他看到了刘禅深藏的野心.
“众位爱卿.可有要事禀报.”刘禅问道.
倒是有几人出列.禀报了几件事儿.都是无关痛痒.刘禅点头应允.和平日态度不同.省去了那句“一切皆由相父定夺”的话.
群臣似乎看出些端倪.觉得今日圣上有逆天的架势.诸葛亮则静静得站在下方.不发一言.该汇报的工作都已经结束.刘禅转头看了王宝玉一眼.小声问道:“四叔.可否谈及丞相的事情.”
“说吧.”王宝玉点了点头.
刘禅稳了稳神.看向了平静如水的诸葛亮.还是有些胆怯.回头对王宝玉低声道:“四叔.我还是有些不敢.要不你替我说了吧.”
“禅儿.这是你的朝堂.我要说了那就是擅权.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人让你难堪的.”王宝玉安慰道.
刘禅感激的点点头.不再看诸葛亮.鼓足勇气缓缓开口道:“诸葛丞相恪尽职守.胸有韬略.临危辅佐于朕.让国运得以昌盛.朕思量已久.有意将丞相封为成都王.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朝中的大臣.一半以上都是诸葛亮提拔重用的.一听刘禅这么说.立刻有几人出列表示赞同.诸葛亮本人只是眉毛抖动了一下.还是沒有其他动静.
“四叔.丞相确有称王之意.”刘禅微微叹了口气.
“他并未表态.此时下结论尚早.”王宝玉也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说道.
呼应的大臣越來越多.还有些表现的很激动.刘禅的脑袋立刻就大了.心里还突然有了一丝疑惑.不会是四叔借机封诸葛亮为王.如果真是那样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刘禅叫苦不迭.又等了片刻.附和之声此起彼伏.都等着圣上立刻下圣旨.刘禅百般无奈.刚想宣布将诸葛亮封为成都王.李严出列跪拜道:“圣上.臣冒死觐见.此事不可.”
“爱卿觉得有何不可.”刘禅问道.
“封王者.乱之始也.”李严道.
“朕意已决.无须多言.”刘禅心头高兴.却言不由衷的故意板起脸道:“传朕旨意.即刻……”
“圣上.臣.有话讲.”诸葛亮终于开口了.口气平和如初.但却目光如炬的看向了刘禅.带着几分严厉.刘禅面现慌张之色.好像心事全都被诸葛亮看穿一样.耷拉着脑袋还觉得如坐针毡.还一把拉住了王宝玉.手心全是冷汗.
“禅儿.丞相说话呢.”
“嗯.相父请讲.”刘禅示弱的说道.
“李都护所言甚为妥当.臣并非皇室中人.绝不可封王.圣上岂能不知先汉倾颓.正从曹操被封魏王伊始.”诸葛亮道.
刘禅一惊.陪笑辩解道:“相父自不可与曹孟德同日而语.”
“先皇将圣上托孤于臣.百般信任.虽死不能忘.臣只愿汉室兴盛.绵延万载.臣自身之荣辱.何足道哉.非但臣不可封王.旁人亦不可也.”诸葛亮正色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