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连续处理了几天的文件和单据,对麦凯伦的运营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麦凯伦持有不少商业地产物业,资产正常运行,问题肯定不是出在这个环节。前两年麦凯伦跟风投资了不少科技型的创业公司,有的卖掉了有的倒闭了,还剩下两家公司最后合并成为麦凯伦的一个事业部,不正常的信号来自这里。
这两家公司都是做车载定位系统,但是技术上没有突出优势,进入市场的时机不早不晚,最后没有发展成行业内的领袖企业,但是利润水平还不错。事业部的总经理陈高科是原来的创始人,收购之后就成为事业部的总经理,之前公司的员工都并入了麦凯伦,和王彼得同部门的胡薇薇也来自这家公司。
引起彼得注意的是陈高科的报销单据,他的在京餐饮和一些消费单据绝大多数并没有发生在公司周围,彼得根据单据的地点画了一个区域。这是一个方圆大概十公里的范围,大部分消费都在范围内,奇怪的是这里也不是陈高科的居住地范围。
彼得特别留心车载定位系统事业部的业务情况,在俞女士的帮助下他看到了相关的业务数据,销售额很高到账的金额意外的低。王彼得又要到了公司近两个月的离职数据,他发现这个事业部走了很多销售骨干,离开的时间很集中。人走了销售业务应该下降,销售业务下降本身不需要掩饰,为什么要做出销售额上升的假象,虚假的销售合同来自代理商,代理商为什么会帮助陈高科呢?
一条条可疑的信息汇集成模糊的线索,这个事业部有问题。王彼得接连两三天关注车载定位系统事业部的动向,无暇和麦凯伦的其他人打交道,他不去找人,总有人找上门来。相关的邀请是通过胡薇薇传递过来的,要请他吃饭的人正是陈高科。彼得仔细回忆了最近的动作,确认自己没有露出马脚,应该是对事业部的关注引来对方的警觉。
王彼得的胆子很大,更好奇陈高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没有告诉张泽之,爽快的答应了邀约。晚饭安排在公司附近的海鲜酒楼,彼得来到酒楼包厢见到了胡薇薇和陈高科。王彼得在公司见过陈总,除了客气几乎没有说过话,陈高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忙着招呼彼得坐下,菜品很早就点好。气氛融洽友好,简短寒暄后,陈高科施展舌耀莲花的好口才,句句都是试探,彼得从容不迫的接着招,但凡不好回答的问题一律说,“家中的长辈不让说,真抱歉。”
这种明目张胆的玩神秘,效果还不错。酒足饭饱之后,胡薇薇提议去唱歌,陈高科笑着说,“你们年轻人玩吧,我这岁数跟不上节奏了,KTV太闹了。”彼得有心拒绝才发现KTV早已订好,就在酒楼对面的钱柜。人家是处心积虑,彼得哪能扫了兴,有漂亮姑娘一起玩儿,没什么不好。王彼得发现陈高科是一个钻研技术的人,自始至终都忧心忡忡,好像有说不出的心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