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师傅为什么给你取名叫白如烟吗?”
“师傅曾跟徒儿说,往事如烟,不要去想过去,要着眼将来,要全心修行,专心练功。”
“是的,这是以前说的。”道长说着,轻抬眼,向远处望了望,青松掩映,白云苍苟,轻叹了口气。
“师傅可有什么心事?”白如烟关切地问。
道长遥了遥头,“不是我有事,而是你有事。”
“我?”
“是的。”
“徒儿七岁时就蒙师傅收养,待我如女,视若已出,又教我识文断字,授我武功兵法,不曾下过这龙虎山。不知师傅说的是何事?”
“看着你长成这么大了,为师也欣慰,心中感嘅啊。是该和你讲一讲的时候了。
当年辽兵南下,攻城掠地,烧杀抢夺,燕云一带战火连连,百姓四处逃窜。你父亲白胜羽将军一边与辽兵拼杀,一边掩护百姓逃离。结果自己一家却被辽兵围困,最后家破人亡。为师看到你的时候,混乱之中,你被压在你母亲的怀里,逃过一劫!那一时刻,你居然没哭,我也颇为惊异。为师看你骨格清奇,本质不错,便带回山中,传授你武艺,又为你取名如烟,意思叫你忘却过去,好好练功!你的祖上是唐朝时的大诗人江州司马白乐天白居易。可谓名门之后啊!”
“原来,我的身世还有这些来历。儿时记忆遥远模糊,只有母亲倒下那一刻,让我记忆犹新。这么多年来,我把伤痛埋在心底,勤学苦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杀退辽寇,为父母报仇。”白如烟心中激动,劲拳在握,怒目而起。
“好,有这股劲儿,幸而为师当初没有看错。烟儿,先坐下!”道长赞叹微笑道,又拍了拍白如烟的肩膀继续说,“你自幼生活在山中,不食人间烟火,不问凡尘俗事。如今辽国早为金人所灭,家仇不再,然国恨又起。”
“哦,辽国早已灭亡?可惜!可惜!”白如烟听闻,心中叹道,颇有感触,无奈天道循环,或许应有此报。
“师傅,不知这国恨又何在?”
“金人灭了辽国,后又挥戈南下,直取东京。如今,宋室江山岌岌可危。”道长忧思深长,眼中隐隐透着焦虑之态。
“师傅,徒儿这便下山去助一臂之力!”白如烟坚定地说道。
“以你一人之力,实难挽宋室之倾危,或许你到达之时,江山也已易主。所谓天道循环,因果报应,宋室从来重文轻武,奸臣当道,穷奢极侈,也该有此一难。只是……”道长说着说着略作停顿。
“只是什么,师傅?”白如烟追问。
“唉!只是苦了百姓,害了良臣啊!那金人烧杀掳掠,贪财好色,无恶不作,搜刮了金银不说,又劫去民女数千,就连歌妓舞女也不放过。天下一时红颜顿失,百花凋零。”老道长说得心酸凄楚,白如烟听得愤恨不已,捶拳顿足。
“可恨!可恶!我非杀了那些金贼不可!”
“烟儿,稍安勿躁。为师此次跟你说这些,便是要你下山,去解救那些被虏的女子。冥冥之中,这也算是你的使命。”
“使命?”白如烟有些不解,“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说的没错。不过,你与别人不一样,你不光要除危救困,更重要的是救那些女子。”
“为什么?”白如烟更是不解。
“因缘有定,天命所然,记住为师的话就好。若时机到了,以后你自然就会知晓。”
“徒儿谨尊师傅教诲,定不负师傅所望。”白如烟抱拳施礼,郑重回道。
道长看着白如烟,脸绽微笑,若有所怜,似有不舍:“此次下山,要多加小心!为师再送你几样东西!”说毕,手中亮出一杆银枪:“此枪名为錾金双凤枪,有两只金凤盘旋于枪柄之上,可开可合。中间分开,便可当双枪使,合上又复银枪样。这可是为师特意为你量身定制的!”
“多谢师傅!”白如烟接过手中,耍了几圈,果真枪来顺手,银缨飞舞,真是好枪!又当双枪使了一轮,也甚满意,嘴角开颜,眼中含笑,又谢了谢师傅。
“这还有一柄宝剑送与你!”不知何时师傅又多了一把青剑在手,“此剑名为青虹百花剑,精钢所铸,雕花纹身,削铁如泥。佩在你身上,正当合适!”
白如烟接过青虹百花剑,但见寒光耀眼,铮鸣有声,也走了几个步势,剑光所到之处,花雨缤纷,气势凛然,着实喜欢的很,又连声称谢了师傅一番。
“还有这个‘银丝金蝉甲’,你此番下山,初次行走江湖,没有经验,难免吃亏上当,有了这个护身,权且可以保全性命。江湖险恶,是非难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毕又交给她一个小包裹。
师傅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听得白如烟感激万分,泪如泉涌,跪身下拜,叩头而谢。
白如烟收拾好包袱,背负宝剑,手持银枪,一步三回头,叩拜下山,辞别而去。
那道人目送徒儿走远不见了才回首,心中自然也是依依难舍,一个转身忽然不见,不知去向何方。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