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完了!”杏仙笑着说道,脸灿如光,双眸清澈,果真是娇小可爱,“还谁没说?”眼睛四下看了看,见茶花仙子独坐角落,一言未发,便走过去,用手轻抬她的脸:“这么俊美的模样儿,害什么羞呢。我杏花被人间比作荡妇了,都照样唱自己的歌,喝自己的酒,开自己的花。姐姐,也去说说,这群芳谱中,少了你可就成不了谱了。”
其实茶花也是世上十大名花之一,红艳靓丽,香飘溢远。只是茶花仙子性格内向,平常不爱言语,与其他姐妹交流甚少,比较自卑,其实内心还是比较要强的。杏仙没心没肺的,与她相交甚好。此时酒也醒得差不多了,听杏仙这么说,便也勉强起身说道:“我……我……其实我就一山茶花。”
杏仙一听,差点笑尿了,“什么就一山茶花!把你的家底亮出来,怎么着比我杏花要漂亮多了!”
经不住杏花死劝,茶花只好整了整衣裙,淡然地说道:“既然杏花妹妹看得起我,便简单说说。我花开在木芙蓉妹妹之后,水仙姐姐之前。其花大如牡丹,灿若云霞,花姿丰盈,端庄高雅。花朵五彩缤纷,白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万紫千红,溢香吐艳。寒风细雨中绽放,山川樊篱下飘香。虽不是国色天香,但也算名花一场。
刘灏有诗赞我: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花蕊夫人曾纂写道:
茶树树采山坳,恍如赤霞彩云飘。
人道邡江花发锦,胜过天池百花摇。
唐代贯休大师也对我偏爱有加: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司空图先生将我与牡丹相比,才知自身原来不差: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也许只是人间的谬赞,怎能真与牡丹姐姐相提并论?”
牡丹见茶花此刻心情已然平静不少,心中自是比较宽慰,便轻轻走过来,携起茶花的手,微笑道:
“妹妹此话可就说差了。妹妹之根本,叶可作茶,子能榨油,花能着香,样样造福人间。比起妹妹,我牡丹除空有名号外,别无是处,可谓羞愧难当。”
众芳也点头认为牡丹说的实在,已是最后一个了,也就让牡丹把自己说完。
牡丹环顾了一下各姐妹,皆在洗耳恭听,再不说可又要遭惹不是了,便微笑从之,轻轻说道:
“本花族开于四月天,花色多样,形状各异,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常比富贵吉祥,又喻繁荣兴旺。在民间的诗词歌赋、丹青书画、戏曲传说等方面,也是不可胜数。并有不少名家为我出书立传,可谓一时鼎兴异常。牡丹花一直以来都贯穿于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使我也倍感骄傲。好事者将我冠以花中之王称之,让我倍感压力。
李太白有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刘梦得(注:唐-刘禹锡)盛赞: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冯琦先生亦有诗对我赞叹有加:
百宝阑干护晓寒, 沉香亭畔若为看。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李孝光赋诗云: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侈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棠踏翠裀。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公万斛春。
其他的诗文如:
锦园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簇绛纱。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
又如:
翠雾红云护短墙, 豪华端称作花王。 洛阳宫里杨妃醉, 吴国台前西子妆。
芳露淡匀腮粉腻, 暖风轻度口脂香。 开时亦自知珍重, 静镇东风白昼长。
都写尽了我牡丹香艳风流,就是我自己亦不知用什么来形容了。得人间如此厚爱,实乃天赐恩惠。如果说就此罢了,我倒也乐得逍遥。然上天圣母又委大任于我,教我牡丹一脉永保人间富贵安康!所以,牡丹兴盛,则社稷平安;牡丹衰微,则意味着人间将又战祸苦难不断。压力何其大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