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 第27章 迎亲之日

本章节来自于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 http://www.lishu123.com/53/53946/



  


    日子过得飞快,繁华似锦的日子,乌孙的迎亲队伍很快来到了京都。



    仍旧是乌孙右将军乌班利带队。



    乌班利骑在乌孙的高头大马之上,因为多次来到大汉,他已经轻车熟路了。一路在街头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一方面是看看街市上的热闹,一方面也是心存一丝希望,想要再次偶遇那个清秀的少年。



    自从上次无意之间遇见那个叫马二的少年,他曾经派人打听过住在附近的马姓人家,都没有找到那个少年,因拿了他身上的饰物腾蛇,日日戴在腰间,时常看着,竟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情绪,想要再次见到他的心情与日俱增。



    乌班利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十分汗颜,虽然在乌孙也有贵族长老豢养男宠,但他从未有过这个癖好,现在也不想承认,只能安慰自己这是求贤若渴。



    和亲的日子很快就定下了,本来东方朔已经给择了几个日子,现在乌孙迎亲使团一到,皇上就近给定了日子,又选定了几个人去送亲,但是谁来做领队,又分成了两派。



    有东方朔存在的朝堂,就不会那么无趣。



    刚开始的时候,霍光等人建议要用武将领队,这样可以扬我大汉军威,偏偏田千秋等人就进谏说是由文臣带队,可以了解乌孙的经济、农业情况,加以指导和利用。



    正争得个面红耳赤的时候,东方朔实在受不了了,高喊:“一帮蠢驴!都是在胡说八道!”



    众人见他开腔,全都不说话了,只看着他。



    “来来来,你说说。”东方朔先冲着武将说:“你要拉着军队去干啥?打群架吗?啊?啊?带多少人去?谁知道你是不是叛变去了?”



    听着的武将脸都绿了,自从卫律带兵投了匈奴,这对武将来说,还真是个死穴。



    “你再说说,去看经济,看农田,看什么看,乌孙能让你看啊?”东方朔见武将们没人搭理他,又冲着文臣们开火:“乌孙是游牧民族懂吗?养马的!懂个屁!”



    刘彻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老头儿,即便是历经了那么多的磨难,还是没有半点长进,不过也多亏了有他,这个朝堂才没有那么的了无生趣。他的头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有趣的主意浮现出来。



    “东方朔,朕看他们也都不靠谱,不如,你亲自带队去吧!”



    “啊?这…”东方朔张口结舌,本来他是极力反对和亲的,想趁机再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怒,现在皇上一下子把他放在了火上烤,倒是让他进退两难。



    “就这么定了,你赶快回去准备,把事情办好!”皇上说完就退了朝。周围的大臣纷纷掩口笑着离去,把个东方朔晾在了那里。



    东方朔还是开始着手准备了,皇上虽然对自己宽容,说出的话却是不容更改的。不管怎样,他决定要先和解忧公主见个面再说。



    他也不用随从,抓了两个袖子灌着风鼓鼓的,一路晃荡着就来到了刘从府上,门子都知道这是东方大人,急忙通报了,东方朔只是与刘从打了个招呼,便自顾自的来到解忧的别院中来。



    “公主,和亲的日子还有三天就到了,有什么该办的事儿该说的话要抓紧了。”东方朔一拱手,眼睛斜瞥着这个皇族公主,只见她面色如常,眼神坚定,端庄大方,并没有连夜痛哭的迹象。



    “东方大人特地来此,不只是为了提醒解忧吧?”解忧自顾自的将两个茶杯中的茶舀满,将其中一杯往东方朔的方向一放,翻掌示意他坐下。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这个有一双凤目的公主,就是有那样一种气势,让人不可拒绝。



    东方朔咣当就坐在了一旁,盯着她。



    “乌孙原是游牧民族,马背上生活,游荡式生活,对家的概念自然不强,群居,每日饮酒狂欢,民风彪悍,皆是没有礼数,没有家庭观念造成的。”解忧没看东方朔一眼,漠然继续说着:“要想与乌孙共破胡,必要先破其俗,改其礼,从畜牧为主,变以农商为主,身安则心安,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稳的生活,方能安心跟从大汉,共同抗击匈奴,此为一。”



    东方硕的下巴都快掉到胸上了,心想这个女子的见识,要比那些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人不知道强多少倍。



    “乌孙群居生活,对于孝、廉、贞、忠都没有什么概念,要想控制如此彪悍没有节操概念的民族,必要加以礼仪教化,此其二。”



    “政权要稳定,必要军事、经济双管齐下,因此,训练有素的军队,忠于大汉的将领,才能保证乌孙永向大汉称臣,形成犄角之势。此其三。”解忧将手中玄白两色的茶盅拿起喝了一口。



    “行了,今儿就这样吧,公主既然有如此志向,老夫送你便是!”东方朔叹了一声,抬腿就要走,回身又向解忧深深拜了一拜:“能得公主相助是大汉之福,皇上之福,老夫想办法帮你,更愿皇天助你!”



    到了皇历上面写着宜嫁娶的那一天,果然风和日丽,在蓝天白云下,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出发了。



    皇上赐了6匹“朱鬣云”拉着公主玉辇,周身均布满以黄金和白玉精心雕制的凤凰纹章装饰,轮错辙轼镶金片打制的云藻纹,旌旗猎猎迎风招展,除了陪嫁的20名侍女,随行的还有文士、乐师、金匠、瓦匠、木匠、井工、农技、画师、酒师各类技工无数,装满书简、绢帛、乐器和各式粮食种子的精雕大箱,坠在乌孙前来迎亲的高头大马两侧,延绵几十里,气势非凡。



    刘解忧与前来送行的家人一一道别,让父母亲大人保重身体,弟弟刘改安也经过皇上恩准,特地回来送亲。他站在姜氏的身旁,身量未足,月白色脸旁,两只眼睛大大的如同新成熟的黑葡萄,温润可爱,身穿薰红色朱子深衣,发髻上配一块同色玉佩,显得温文尔雅。



    此时他的眼中含着泪花,拉着解忧的手:“姐姐…”



    解忧笑笑的擦去他的眼泪:“安,好好读书,爹娘靠你照顾了。”



    城郭之外,送行的大臣、百姓越聚越多,都挤着前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公主。



    只见她今天高梳望仙九鬟髻,环环相结,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眉如黛山,眼如秦珠,身穿公主六服制深衣,代表坤式五行木火土金水,金丝金线章纹华藻,一身尊贵展大**姿,一袭华服扬举国之威。



    刘解忧毅然决然的转身,不再看泪光盈盈的家人,用眼神掠过前来送行的王文卿等人,不敢多做停留。



    解忧公主举步向前,隐约听到身后有压抑住的哭声一两声传来,心知这是莦娘了,这是因为她是姨娘身份不得近前,只能在人群后面偷望。



    心头终于一酸,眼泪涌了出来。



    铺就的锦绣甬路两边,桃树上开遍了艳丽的桃花,只是花开不到三日,便已经开始纷纷飘落,春风无情,卷了桃花点点,一团团逐对成逑,满天飞舞,有东风劲吹,花瓣直飞至云端去了。



    解忧心中暗自思忖,果然这十里桃花开遍,随缘随分,都卷与这东风郎,没想到当初和姐妹们一同做的桃花诗,今日竟然一语成谶。只希望自己这一嫁,能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皇上在玉阶之上,华盖之下,身穿玄色天子三辰乾服,戴高玄冕,神采奕奕,目光如炬,气势威武地将右手的广袖轻轻一抬,示意队伍起行。



    卫皇后站在皇上右后一步,并没有并排,她看了一眼皇上,抬手从自己的高髻之上,取下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金步摇,交与身边的侍女,让她去送给解忧公主。



    解忧一看这累金凤步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后权,不敢接受。



    卫皇后鹅蛋般晶莹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她说:“解忧公主嫁入乌孙,代表的是大汉皇权,祝你早登后位,开枝散叶,母仪乌孙。”



    解忧无法,只能拜谢,任宫人将金步摇戴在发髻中间,行动间,摇曳生姿。



    宫女上前给她披上了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长氅,是宫中特意由最巧手地织娘赶制的。



    步伐稳稳地行走在铺地的锦绣之上,解忧此时不想再回头,咬紧了牙关,一步步走出公主的威仪,走向那未知的国度,一任清风吹动了金色步摇。



    东方朔做了送亲的使官,此刻穿了薫红的礼服,正乐呵呵的上下端详着自己,丝毫不顾及现场的氛围,手中执了牦牛尾做成的大汉使节,满头银发,很有些道骨仙风的样子,指挥着乐师吹出悠长地长号声,大喊一声:“启程!”摇摇摆摆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乌班利作为迎亲使者,骑马走在右后方,一路护卫。



    解忧公主在玉辇之中,耳边猛然响起常惠说过地那句话:“我要备好十里红妆,骑着高头大马前去迎娶你!”



    现在自己出嫁了,果然有十里红妆,果然有高头大马,可是常惠,你在哪里?



    解忧疲惫地将后背靠在后面的薰色团锦靠垫上,随着玉辇的前进身体摇晃着,冷清地一笑:“人生最苦生别离,不过如此。”



    这支庞大的送亲队伍走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上,引得过往商旅纷纷驻足。“这就是大汉尊贵而美丽的公主,要出嫁到乌孙!”



    他们的眼中无不流露出敬佩和羡慕之情,商人的脚步也跟随着这支队伍,开始了更加丰富的货品贸易。      请牢记本站域名,[屋 ‖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NET]www..net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登州燕的小说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最新章节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全文阅读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5200农商王后:许我边关一世锦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登州燕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