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官员并不在紫禁城居住。(
大神,劫个色)< 并且有的会离得比较远。所以官员在临上朝前就要根据距离远近提前做好准备。根据《大明会典》的记载。每逢早朝。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赶往午门。幸好我皇上沒有安排我参加早朝。只是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临时通知我参加。
凌晨三点。大臣必须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到凌晨五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今天因为是大拜年。所以不按常规。上朝时间推迟到了卯时末。
还有专门负责纠察的御史。如果官员中有咳嗽、吐痰或者步履不稳的都会被记录下來。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入大殿和皇帝共商国事。其余的则要列队在殿外等候。
我们到了午门外的时候。已经來了很多官员。(
重庆书厂)大家都忙着打招呼拜年。因为大婚时候去了不少官员。所以现在认识的也不少。礼节性的打过招呼。我就在寻找。邢志伟和刘陶然。因为这次的朝会。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参加。我们一个衙门的我要先交代一下。第一时间更新按品级來排位。怕他们找不着地方出丑。
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现在的午门前。早就是人山人海。一千多官员。加上家人轿夫侍卫。乱七八糟的加起來好几万人之多。我们三个互相拜了年。我告诉他们该怎么排队。怎么参见。把该注意的事项给他们讲明后。这才來到前面。我的级别高。可以有资格进入大殿去给皇上拜年。像他们几个。也只能在大殿外。跪着恭祝皇上新年快乐。
今天的大朝会。不同于以前的大朝会。这是來给皇上拜年的。皇上可能会有什么赏赐或者延长假期的恩旨。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大家也都盼着。因为春节的假期朝廷规定只有五天。有时候皇上会下旨。多放几天假。这要看去年的年景如何。和皇上的心情如何。所以大多数官员。都盼着皇上今年再有恩旨。多放几天。
时辰一到。(
异世禁令:绝版会长女)负责上朝的鸿胪寺官员。开始安排。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
到了时辰后。在一边的伺候的乐队。第一时间更新奏乐起。皇帝从御门而出。大内侍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天顺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皇帝安座后。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齐进御道。再排班。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头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行礼毕。(
能御天下)鸿胪寺官对御座宣念谢恩、禀报前來参加朝会的官员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这些人已于前日在本衙门具本报名。此时在庭下或午门外遥行五拜三叩头礼。若边方奏有捷音。“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然后。进入朝会最重要的环节。。奏事。
今天的奏事不同于以往。先是内阁几位大臣。对一年工作的总结。什么托皇上洪福。国泰民安。都是歌功颂德的好话。几位大臣结束后。是各个尚书的奏本。大同小异。也是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万民之幸。今年还是风调雨顺。皇上龙体康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接下來又是皇亲国戚们的祝词。当然。我们就是想说。也轮不到我们。就这样还一个时辰也沒讲完。我们在大殿里面还可以。那些站在外面的官员。早就冻得瑟瑟发抖。又过了半个时辰。才奏完。
穆宗皇上开始江湖。也是好话。承各位爱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我大明朝才有今天国泰民安的好气象。接下來是赏赐。
www.hbyxedu.com赏赐也不是人人都有。先是内阁三位。每人一柄玉如意。大小一样。品质和颜色也都一样。六部尚书。每人是一块玉佩。皇亲国戚也是玉佩。至于武将那边。则是佩剑。剩下的我们这些人。什么也沒有。不过最后皇上宣布。今年的放假跟元宵节连起來。这下子大家都高兴了。这是多了十天。再加上元宵节的五天。这次过年是整整二十天。
虽然沒有什么赏赐。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毕竟是放假时间长了。离家近的官员。可以回家省亲。在谢过皇恩浩荡后。我们目送皇上离开后。我们才依次退班出朝。
本來是想先去看看张居正的。但是众多官员围着他献殷勤。我也就沒有着急过去。而是安排轿子直接抬到张府去等着。张居正还要进宫去给太后拜年。这样的荣耀只有皇亲国戚和内阁他们三个才有。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到了张居正府上。外面已经有人等着给他拜年。但是我的身份不一样啊。刘连江上去一通报。门子马上就出來了。说道:“兰大人。过年好。祝兰大人步步高升。身体康健。我家老爷说了。你要來了。(
超能高手在都市)先去客厅奉茶。”
我掏出十两银子递了过去。这也是应有之意。过年吗。人家给你拜年你就要意思下。那门子。喜笑颜开的接过去。把我带到了大客厅里面。大客厅里面还沒有别人。家人送上茶來。刚喝了一口。外面张居正的大公子张敬修也早朝回來了。我起來见礼后。张敬修又招呼我坐下喝茶唠嗑。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到了中午张居正还沒回來。我这里茶水也喝了两壶。跑了好几次厕所。一看天色不早。张敬修说道:“兰兄弟。我看今天是宫里留饭了。父亲下午回來。我让家人准备几个菜。我们先吃了慢慢等。”
我一看张敬修也确实是诚心诚意的留我吃饭。也觉得这样回去也不好。既然來了。就等见了张居正再说吧。也就答应來了下來。
皇宫里面。慈宁宫内。皇亲国戚。还有内阁大员。在皇上的带领下。來给太后拜年。人不算太多。也就五十多个。至于那些后妃什么的。要來拜年还要等他们结束以后才可以。
拜年的人里面少不了李国舅。人家跟李太后可是亲兄妹。不管怎么样。这过年还是要來的。这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李国舅看到高拱在那边站着。眼里的愤怒都掩饰不住。要不是在太后这里。估计要上去给他一巴掌。这次李国舅的损失可是达到了极点。不但丢了面子。还丢了第一楼。虽然不是高拱的直接原因。但是李国舅却把怒气都撒在了他身上。
先是皇上给太后拜年。接下來是皇亲国戚。最后轮到高拱的时候。太后突然说了一句:“高大人身体怎么样啊。公务这么繁忙。能不能吃得消。”
高拱也沒想到。太后会突然來这么一句。但是也不能不回答。就算是他傲气冲天。但是在太后这里。也只有低头的份:“太后。老臣的身体还吃的消。多谢太后牵挂。”
本來大家都以为太后 也就不说什么了。谁知道。太后不依不饶的说道:“高大人。年事已高。这国事繁重。以后还请皇上少给高大人安排点政事。”
太后这么一说。皇上也不好反驳。毕竟是太后说话。还是大过年的。不能让太后不开心。也就说道:“太后。朕一定不会让高大人累着。高大人可是我们大明朝的栋梁之才。”
皇上和太后的话。让高拱站在那里。大冬天的脸上都冒出了汗珠。在这里的所有人。都听出來。这是太后针对高拱的一番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高拱怎么得罪了李太后。
拜年已毕。皇上在乾清宫设宴款待三位内阁大臣。皇上在太后那里沒有回來。先让他们三个过去等着。路上张居正笑眯眯的说道:“高大人。恭喜啊。太后这么关心你。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高拱也不好意思说。这是太后在讽刺自己。只好不自然的说道:“那里。那里。太后也是偶然问起。”
张居正接着说道:“高大人。看來这新年兆头不错。太后皇上都关心你。哪像我们两个。太后也问都不问一下。”
明面上这是在奉承高拱。其实是在讽刺他。李春芳也是老狐狸。那里会不懂。在一边也符合道:“是啊。张大人说的对。高大人圣恩正隆啊。不光皇上依为栋梁。就连太后也多有关心。”
张居正和李春芳一唱一和。从慈宁宫一直说的乾清宫。说的高拱很不自在。但是又不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太后那是在讽刺自己吧。
不过高拱在心里暗暗骂道。让你们横。过几天你们就知道厉害了。老夫岂是被人欺负的人。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