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老大去准备酒菜。(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我这边把陈久让到了书房里面。到了书房。陈久在我后面把门关上说道:“兰兄弟。今天的行刑现场你都看到了吧。”
“是啊。陈大哥。我还在纳闷呢。皇上不是说准备把赵全他们送到大理寺去公审吗。怎么突然又行刑了。”
“这就是我要來告诉你的原因。昨天晚上有人闯宫。被我们发现。干掉了。其中有个重伤的交代说是赵全的部下。來救赵全的。皇上一听。改了主意。当晚就下旨。今天行刑。为了防止有人劫法场。对外也沒有公布。我一看计划改变。也特地改变來了计划。在第一个行刑的侩子手的刀具上。弄上了见血封喉的毒药。今天的行刑现场。第一刀下去。赵全就死了。所以以后他也沒有嚎叫。外人也不知道其中的道道。我怕兰兄弟误会我。沒有办好。所以特地过來告诉你。”
原來是这样的情况。(
刁蛮俏郡主)怪不得陈久在路上看见我。还给我点头。那个点头的意思。就是一切办好了。也多亏陈久心眼多。要是别人遇到这个的变故。早就抓瞎了。看看人家陈久。竟然想到了在侩子手的刀子上下毒。就算是被人发现赵全已经死了。那侩子手也是陈久的替死鬼。
“陈大哥。你果然厉害。今天你在路上对我点头。我还是沒明白过來。所以就一路跟着去了刑场。沒想到。陈大哥还有这等随机应变的计谋。兄弟实在是佩服啊。不知道那监斩的李秉宪有沒有发现异常。”
“那个李秉宪。倒是说过。这个赵全怎么沒有动静。被我应付过去了。因为在刑场上。有些犯人看到如此恐怖的景象。也会被吓死的。以前就听说过。有这样的案例。所以那李秉宪也沒有多想。”
这算是了了一个心事。毕竟赵全死了。以后雁门白莲教。就是我的私人武装了。通过老孙头。我就可以遥控指挥这些家伙。(
遵命女鬼大人)只是。不知道老孙头还会让人來宫里救赵全。还沒有通知我。难道是别人。沒有通过老孙头擅自行动前來救人的。
不一会陈老大也上來酒菜。我和陈久边喝边聊。也沒要人來伺候。连陈老大也是在外面。书房里面只有我和陈久两个人。酒足饭饱。我对陈久说道:“陈大哥。这次皇上为什么把第一楼给我。我始终想不明白。那可是赚钱的买卖。”
陈久笑着说道:“兰兄弟。你以为皇上会想到给你。也是皇上征求我的意见。我就顺便说道。这个要交给自己人來干。就顺便把你说了出來。沒想到还真猜对來了皇上的心思。所以皇上就下旨把第一楼赏你了。”
“多谢陈大哥。这个第一楼每年可是能给兄弟我增加十几万两银子。以后我也给陈大哥留一成吧。不能让陈大哥白帮忙。”
“算了吧。兄弟。我一个阉人。要那么多银子干吗。(
嫡谋)话又说回來。这也是你在皇上心目中有地位。要是沒有地位。我就是说给你。皇上也不会同意的。说起银子來。你我兄弟。就是我用银子。找你兰兄弟帮忙。你也不会拒绝的。所以那一成你也不要给我了。你自己留着吧。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宫里也不花什么钱。”
既然陈久这么说。我也沒有再去 说什么。聊到了对于李国舅的处理问題上。陈久说道:“这次对于李国舅的处理。皇上还是法外开恩了。太后也很满意。只是太后以后会不会埋怨我。也不知道了。随他去吧。反正我陈久做事是给皇上做的。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不负皇上所托就是。不过据我的探子回报。说太后骂了高拱好几次。你也知道。太后是不会轻易骂人的。这次是真的很生气。也不知道高拱以后会怎么个下场。”
“是啊。这个高拱。也不知道怎么答应人家李国舅的。让李国舅又丢银子。又丢人的。还把第一楼送给了皇上。”
送走了高拱。陈老大。进來收拾完东西。我又问陈老大。(
烛龙之眼)适应不适应现在的工作。老刘去了第一楼。现在府里就是陈老大做管家。
“大人。这个么。还可以吧。就是现在府里人多了。后面的事情也不少。女眷那里我看还是让春梅负责起來的好。那些宫女我也不熟悉。”
“可以。这个你安排就是了。第一时间更新 皇上上次赏的宅子。也要尽快开工修缮。春节前争取弄好。让刘大人他们搬进去。还有现在隋建春也回來好几个月了。该让他和春兰成家了。你也准备下。有不懂的就去问问刘大哥即可。”
早就想给春兰和隋建春成婚。因为事情很多。也就这么耽误了下來。现在清闲了下來。也是该考虑这件事情了。
两天后。我的婚假结束。正式去银号上班。我不在的时候。人家刘陶然和邢志伟也把银号打理的井井有条。现在的银号每天的进出银两。都在十五万两左右。京城已经彻底认可來了银票。(
攻心计,总裁99次追妻)因为银票自从发行以來。良好的信誉。还有商家的支持。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已经往周边的城市辐射开來。
上午到了小蔡府上班。他们几个先过來汇报了这一段时间來的业绩。刘陶然还把一本总账给我带了过來。我看了看总账。对他们两个说道:“现在我们银号已经稳定來了下來。只是宣府那边有沒有消息过來。”
“兰大人。那边有消息过來。进行的还算顺利。那边的方大人很配合。这几天我们准备往那边运输银两和银票。王大人來信说。他们准备赶在春节前开业。我们看大人你很忙。再加上新婚大喜。第一时间更新 也不好去请示你。这不就等着你來。再商量这件事情。”刘陶然说道。
“这么快啊。也好。现在那边的互市已经在建设。早点开业也可以吸引商人过去。只是需要带多少银票和多少现银过去合适。还要考虑安全的问題。我们一起商量下。”
邢志伟接着说道:“兰大人。我们两个商量下。准备跟兵部接洽一下。他们往宣府送军饷的时候。我们的车队一起跟着过去即可。这样安全。”
“不错。你们考虑的周到。我还沒想到跟兵部一起。你们倒是想到了。那边的安全问題。你们也要交代王大人。找点知道底细的人负责警卫。也不知道方大人能不能给点官兵。官兵虽然素质不怎么样。但是忠诚应该沒有问題。”
这边我们三个还沒商量完。外面的兵丁进來通报。说外面有两个商人打扮的人。一定要见我们。还说有要事相商。我们三个都是一愣。但是估计也是商人。他们两个也看着我。我让那兵丁把他们两个带进來。看看是干什么的再说。
不一会兵丁带着两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來到了我们的大客厅。刚才我们三个是在书房。接见外人就要在外面了。那两个人年龄差不多。都在四十岁左右。一个胖。一个瘦。两个人的穿着一看就是商人。
那胖子像是领头的。进來后按礼仪给我们行了礼后。操着一口南方话说道:“草民张志宽。张子宽。见过三位大人。”
“起來吧。不知道二位见我们三个所为何事。”
“三位大人。草民兄弟两个是宁波府人。一直做对南洋的生意。这次进京是來看看市场的。发现大人衙门的这个银票不错。草民想请几位大人去我们那里也开个银号。这样我们出门就不用带这么多的银子了。即不安全。还不能多带。”
沒想到。还能有外人发现这个银票的好处。这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让他们两个坐下。我这才问道:“两位眼光果然不一般。这个银票的好处你们看的很清楚。只是我们对于宁波不太了解。不知道两位可否介绍一下。要是合适的话。我们也想去那边开家分号。只是现在京城刚开始。还沒有被认可。擅自前去你们那里。怕是业务开展不了。”
“大人。这个吗。宁波府一直是对南洋交易的基地。很多商家都是跑南洋的。从南洋过來的商品。全部在宁波府卸货。然后分销到了各地。大人要是去那边设立分号。业务量一定会不小。”
对于宁波府我也知道一点。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宁波以港兴市。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唐时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
但是对于他们的要求。我还是拿不定主意。宁波那边的也沒有什么熟悉的人。但是对于这兄弟两个。我还是很欣赏的。比较有眼光。能够发现银票的好处。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眼界不同。看待事物也就不一样。我想既然他们來了。以后去南方发展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用到他们。干脆交好他们。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