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汉帝国的帝都。
巍雄长安城分三大部分,外郭城、宫城和皇城。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它关系到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重影响,也影响着都城多方面的发展。
长安城龙首原六坡与乾坤关系示意图营建都城是国之大事,因此,在建筑布局上总要有一些原则与方法。尤其在古代,精神信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追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城市布局上往往都被赋予某些象征性意义。
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之间的连线,也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左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央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
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的写照,从而使城市称为宇宙的象征。“天子”居住的都城更是如此,唐都长安城这一人间杰作亦不例外。
这座世界大城的规划者将龙首原六坡与《周易》的乾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地形制定规划,终于成就了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周详、制度谨严、布局井然的大都市。
外郭城是帝国子民居住之地,城内百业兴旺,繁荣盛世。有街道纵横交错,有南北向大街十二条,东西向大街十八条。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而帝国的青龙大道更是两百米有余!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百余座里坊,坊街尺度各分三等。但里坊市街巷整齐有序,繁华无比。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划严谨,街坊整齐。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十五米左右。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其居民区占城内面积八分之七,为人口的集中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
皇城位于长安城北方正中心,所谓:“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那是是帝国各官署所在地,主要行政机构就在于此。有东西街七条,南北街五条,承天大街门道路两侧分布着中央官署,有左宗庙,右社稷,并设置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皇城之中除了象征意义最大的有宗庙社稷外,帝国的行政中枢三阁重地就列于此地。
宫城乃大汉帝国中心之地。“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军甲铿锵,守卫森严。皇城是中心,但在皇城的后方,那正是大汉帝国的核心————神武宫!
神武宫,神武帝亲建。规划布局远超前人,花园池苑瑰丽无数,殿台楼亭大气磅礴。是长安城宫殿群中规模最大又十分豪华壮丽的宫殿群。它虎踞于城北禁苑的龙首原上,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其上望终南千峰了如指掌,俯视京城坊市街陌如在槛内。站在龙首原上,更可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神武宫可以说是一座相对独立的战争巨兽,它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居高临下。其中更有武库数座,精甲上千。出承天门,就是朱雀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玄武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神武宫又经后代帝王次次扩建修缮,如今规模宏大,气势更加宏伟壮阔。
现在,汉帝国的核心之地,却是军甲森森,旌旗猎猎,马啸嘶嘶,兵器锵锵。整整一万大汉帝国的精锐大军严整列阵,一片肃杀之气冲销而上,将宫城上空的云层给捅了一个巨大地窟窿。
大汉帝国的至尊如今正面色肃然,大气伫立在三层宫阶之上。十二旒冕黑冠,皎洁白玉为珠。上玄黑衣、下赤红裳,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共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
无数次的战争令这个帝国疯狂无比,皇帝也是疯狂。如今,为了一切可值得利用的资源,帝国就会如恶狼见肉,猛虎吞食般冲上去咬一口。战争就是在烧钱,大汉帝国可以说得上是年年征战,那钱如大河流水般在涌向那无底的海洋漩涡。一年又一年的征战,不知耗去了大汉帝国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就算是强绝天下的汉武帝,几次远征匈奴,就耗尽了文景之治几十年聚集的财富。当然,这也有当时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不高的缘故。但是,就算是前世的强国米国也未如此大规模的连年用兵!
但,奈何,三年一小战,十年一大战。这是那如神明一般地神武帝亲自制定的国策!这还不算做狠,更狠的是这条国策被那威望如天的神武帝给定成了——祖制!
这一招,可好了。
为了自己的帝位,皇帝们都疯了,更甚者,差点逼疯了自己。每天一起来,就问国库中还有多少银子,多少铜子。为了筹集粮草军饷,兵器铠甲,每代帝王头发都很少,揪头发揪的差点秃了顶。
这么高强度的战争需要多么大的经济来源,才能维持一次次的征伐。
但是,这不打不行,犯了祖制,那就是背叛祖宗,那是大逆不道,不孝子孙。帝位就将不仅仅是不保了,命也得没了。
所以!
帝国的每次征战都成了各代帝王都头痛无比的问题,为了为了战争继续打下去,为了自己的帝位,为了自己的命。各代帝王不得不疯狂。
为了快速得到钱,帝皇都快疯了。各种大钱的来源通道都被帝国掌握到八成,帝国子民所需的盐茶,战争必须品的铁,生命的必需要素的粮食,还有盈利最大的商业经营……等等丰富利润的地方,都被帝国所牢牢掌握。其余的两成放为私营,用来与帝国经营的以作比较。
一旦帝国经营的利润与私营相差太大之时,帝国到那时必将人头滚滚,牢狱填满,死囚营满是人影。
虽然开国帝王,伟大的神武帝以莫大的坚持进行改革,将帝国各行各业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进行精密的分工经营,形成了良密的资源循坏。提高了帝国经济利润,得到了很大的国税来源,充实了干瘪的帝国国库。
但是一场场烧钱的战争令这些金钱来源一样是背负不堪,入不敷出。
所以,帝王们为了自己的命,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到最后,这些帝王回头才发现,自己不得不感慨自己的祖宗真是英明神武,而且还不得不按照自己祖宗的国策进行着一场场流血的战争!
世界上,什么样的办法来钱来的最快,最有效,最及时!
那就是————抢劫!!!
为什么前世北方游牧民族一次次南侵,一次次都是杀人放火。不是因为他们的头领可汗的意志,不是因为北方大风雪,不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而是中原太繁华,各种资源太丰富,一些地方甚至富得留油。他们这些草原上盐铁缺少,连赖以称雄的弓箭的箭头都是兽骨制作的苦哈哈们能不疯狂吗。这些东西自己没有,那就——抢!
抢到的就是自己的了,各种东西都是自己的,永远属于自己的了。
这样,他们能不抢吗?
中原繁华富庶之地,样样都有,样样精致。连嫩的一掐就能掐出一把水的女子到处都是,哪里是那些草原上受风蚀的黄脸婆相比的。
而这些,都只要自己去抢就行,一切就能拥有!
战争,最是能挣钱的方式!
战争,那是掠夺的许可证!
战争,那是致富的最快法!
打一次仗,赢了,就可以以强力无穷的掠夺一切。小到一针一线,大到一城一国。都可以占有!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热衷于侵略?
又为什么,一些国家对一些地域不侵犯?
那是因为值不值得因为此而去掠夺、去占有。就因为值不值得!
为什么抢劫掠夺,说到底,就是利益的多少。
为什么侵略灭国,说到底,就是利益的丰厚!
说到底,就是两字————利益!
利益就是人内心中最大的动力,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这些大汉帝国的帝王们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发动战争。
打仗,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劫。为了得到丰厚的利润,得到了利润干什么,当然为了得到更多。为了得到更多,又去打仗。
大汉帝国为什么一次次的发动战争,那是各种利益的驱动!
为什么大汉帝国的一任任的帝皇们不竭余力的打仗?
三年一小战,十年一大战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大汉帝国又为什么那么疯狂!疯狂到不惜一切代价年年打仗!
战争,有利益,利益,有战争。这陷入了一个无穷的循坏。
所以,为了各种利益的来源。大汉帝国的军甲强行打仗,疯狂到突袭北漠,抢劫北漠胡族的牛马羊畜。疯狂到不计伤亡的猛攻固若金汤地城池,抢掠城池居民的金钱财富。疯狂到远征东海,杀戮岛上的人类,掠夺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疯狂到与南唐海军拼命恶战,与自然资源富饶的南洋通商。
但是,大汉帝国如此做,财政压力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每一次的战争投入,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回报,但是,其中一部分都要返回到军队的建设当中。
没有强悍的军队,怎么打胜仗,怎么强势抢劫,怎么能去掠夺!说不定还是自己被打劫侵略了呢。
没有去投入,怎能有回报。
大汉帝国的军队与帝国的指挥系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坏,所以帝国大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悍,愈来愈凶猛!
各国越来越经不起大汉帝国的消耗,大军常常大败亏输,丢城失地。而且又没有钱粮的持续补充,所以战斗力越来越差。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坏,国力愈来愈弱,国势更是一落千丈。
一百年下来,大汉帝国独战世界各国,大汉帝国强盛如昔。甚至是在某些方面,更是强于前人。
其他各国更是油尽灯枯,子民疲弱,积年势弱,差点将国家耗的崩溃!
但是————如今,大汉帝国如此风光强势,威孚万国!
至高无上的皇帝内心之中却一片苦涩…………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