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月到风来。
擎苍贪婪的望着这个倔强的小背影,将她一直锁在自己的视线里。
透过白色后背,看到了那个当日救自己的妙手回春的女子。看到了那个月下独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看到了那个山谷中浑身赤、裸躺在溪水中如月光女神的女子。。。。。。。
她的美好,只有他才全懂!
两人一前一后的穿过天王殿,来到主殿大雄宝殿。
经过的天王殿时,展颜顿了顿脚步。看到弥勒佛那笑容可掬的摸样。旁边还对联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身后是韦驮将军。
韦驮背对着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展颜以前看过书籍介绍说,韦驮的塑像一般有两种:一是两足平立,横杵于两腕间,表示该寺不接待外来云游僧人;
二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脚略向前立。表示迎接外来僧人。
国安寺的韦驮像韦陀杵扛在肩上,此意正是表示此寺院是个大寺院,可以招待外来云游僧人免费吃住三天。
像南商的寺院有如此规模的很少。一般都是中等寺院。韦陀杵会平端在手中,可以免费招待云游僧人吃住一天。小寺庙的韦陀杵会竖到地上。
相传,弥勒佛与韦驮起初是不在一起供奉的。
弥勒佛热情随和,笑脸常开,所以来的人非常多,香火很旺盛。可是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无法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驮虽然是管理的一把好手,但是却成天板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前来拜佛的人越来越少。最后直至香火断绝。
佛祖在巡查天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心生一计,将他们两个放到了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笑迎八方客,而韦驮作为寺院护法,铁面无私。两人分工合作以后,寺院果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行有行规,所以有外来的僧人一看就会明白要不要停留。
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通常都是三尊,称为‘三世佛’有‘横三世’‘竖三世佛’之分。
此外还有供奉的菩萨。国安寺的菩萨坐落的比较齐全。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这些佛像都高约三丈。其壮观四国有名。
让进来供奉之人不自觉的肃然起敬。这也是国安寺虽地处偏僻,但是香火仍旧十分旺盛的原因。
展颜看看了大殿了的情况,不自觉的笑了笑。
无为哪里还轮得到自己来修理。此时一群江湖侠士化身为江湖无赖。拉住无为不放。
以至于老和尚一脸的苦笑。
推推搡搡之间,只得双手合实,嘴上执念“阿弥陀佛”
大家的失态不是没有原因的。过几日就是武林大会。而江湖传言,东临国的寒冰楼还有北疆的残月教死灰复燃,动作十分明显。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够没有领头人。
否则面临的将是什么很难说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