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新章节来自屋檐下文学网:“好样的,三儿,就知道你会来救大哥。”宋见信已是利落的割掉了宋容轩的手上的绳子,声音却是惊恐道:“大哥,你的手怎么了?”
宋容轩的手腕已是血肉模糊,便是连宋见信见了,也是眼睛红红的。
谁知宋容轩却是微微一笑,“没什么。对了,爹爹都睡着了么?”
宋见信强忍下泪水,点头,“马车已经备在后门了,平安和高兴侯着你呢。”
“怎么你把高兴也叫上了?”高兴是宋见信的贴身小厮,这个老三却是把身边能用的人都用上了。
宋见信摇头制止住了大哥要说的话,抓住宋容轩的胳膊道:“大哥,此事见信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可一定要记住。”
见宋见信的慎重,宋容轩也点点头,“嗯,三儿请说。”
“大哥,此番挽歌他们遇到的,不是简单的山洪,很有可能遇见了泥水流。”
“泥石流?”宋容轩诧异道。
宋见信点点头,却是未作解释,只是道:“这是古书上的一种说辞,便是洪水将两岸所过之处的泥沙和树木等均席卷到一起。大哥,这个是比洪水还要危险百倍的东西,就是连大树也会连根拔起的。所以大哥,你一定要记住,此去山里,要是一旦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你就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处跑,切莫想着上树还是啥的,都不顶用;还有这泥石流一般都会有一条固定的垂直线路,你一定要往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不要在谷地停留。知道吗?”
虽然宋见信的一些话似乎听不懂,不过,宋容轩还是听出了大致的意思,“看见它就往一片的高处跑,对吧?”老三可是宋家最有学问的人,何况能进草堂学习,本身也非等闲之辈。
“嗯!”宋见信很高兴大哥的领悟能力,趁着还有点时间,又交代了几句话,“以见信对四妹妹的了解,四妹冰雪聪明,遇到这种事,定不会坐以待毙,应该是往高处去了。所以,大哥,你只管去那些高处找,见信觉得,那佛光寺的后山,应该是最可能的。”
“但愿挽歌能躲过这场危机。”宋容轩感激的拍着宋见信的手,“大哥此去,万一有个什么意外,爹爹和宋家就全靠你了!”
“大哥可别这么说,吉人自有天相,大哥和四妹定能平安归来的。”
“三儿……”
“大哥……”
兄弟二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此时的山上,眼见风雨越来越大。四下原本十几个提灯已被大雨浇灭,眼见崎岖的道路已是越来越看不见,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被雨浇湿的衣服更是如千斤重,底下的脚愣是生生能踩出几个水坑来。雨点噼里啪啦的砸在众人的脸上,前面领路的人已是哀嚎呼天。
宋挽歌仔细打量了下,只道,“柳书,拿提灯来。”
这是一行十几个提灯唯一剩下的三个了。众人还未明白缘由,宋挽歌已是把身上的一件外衣从蓑衣里扯了下来,塞进了提灯里。
火头“砰”的一声燃了起来,随即腾得老高,灯光瞬间就明亮了许多,连山上的道路都被照得依稀可见。
“小姐!”几个丫鬟惊叫道。
不光那突然充天的大火,还有少女坚毅的脸庞,在这风大雨大逃命的夜里,都显得如此的震撼!
“小姐,你怎么能脱自己的衣服呢,万一着凉了怎么办?”木香一说,画屏已是要哭出了声,一晚上的急行,不仅人乏的难受,便是你紧绷的神经,此刻也要崩溃了。所以,此刻见自家主子的行径,才说了两句,已经哭起来了。
司琴年龄是四人里最大的,见此,忙拦住画屏的肩膀,低声劝慰,护主的柳书已是帮宋挽歌拿起了提灯,“小姐,你怎么能脱自己的衣服,要用也是拿奴婢的啊!”
“是啊,是啊,小姐你怎么能用你的呢!”几个丫头已是争先恐后的争了起来。
宋挽歌及时的打断,“都别吵了。这衣服有油墨,自是比你们的合适!”
这是前不久才做的缂丝披风,原本就价格不菲,结果心血来潮的宋挽歌又拿了油墨画了副荷花上去,现今拿来做燃料引子,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旁斜靠着鸳鸯和李妈妈的许氏虽然神情疲惫,却是看宋挽歌的眼神不一样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最终还是咬牙咽了下去。
外面的雨依然十分急,风倒是小了一些,有了较为明亮的灯火,上山的路倒是比适才好走额许多。或许是宋挽歌适才的举动太过震撼,几个身强力壮的僧人带头往前跑去,此番行走果真还是身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作用,眼见有了他们的带头,敏捷的身手,三两下便撞开的灌木得,众人跟在后面,速度顿时快了起来。
大约走了一注香的功夫,身后的轰鸣声已是小了许多,众人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知道是离那最危险的洪峰已是远去了,众人的性命得到了暂时的得救。不过,要想平安逃过此劫,还需找个落脚点,不然这人一身湿透,再没了口粮,要是被困在这山上不说十天半月,便是有三日,估计也得倒下一大半。
众人寻了一处稍微大点的平底歇息片刻,便是找了几个熟悉这山中情景的人商议对策。
“众位大师,不知道这山中可有人家?”宋挽歌开口问道。
众僧侣摇摇头,一个圆脸的沙弥道:“贫僧从小便在这佛光寺长大,可是从来未听过这里有什么人家。此山形如圆柱,山上又无泥土,却是除了飞禽走兽,无人来此安家。”
这一说,便是把众人难住了。
这上山容易下山难,便是他们逃过了一劫,后面的路仍是十分论难的啊!
棋英不甘心,又抓住几个沙弥问了,均是无助的摇头。
半响,一晚上都无话的普渡这才开口道:“宋施主是想救大家,老僧明白,为今之计,只有爬过此山,绕到后山,或许还有转机。”
“大师可是当真?这后山还有人家?”
普渡被僧人扶着身子,咳嗽的点点头,“后山之中有一处庭院,或许可以得救。”
普渡的语言不尽不实,但是有一点,后山有可以救他们的地方,这一点却是真的。
宋挽歌点了点头,未加深究。其余众人已是欢呼起来,整理了形容便又要开始赶路。
辰时初刻,众人终于是翻越了主峰,此时雨已经逐渐减弱,只剩下淅淅沥沥的小雨还飘着。各人的眼神都是不一样了,虽然均是疲惫,可是借着晨光看着山下一片雪白的汪洋,众人均是逃命后的劫后余生。
木香等人拿出临走时用油布包了的干粮,和众人一一分了。只有小小拳头大,不过对于饥肠辘辘一晚上的人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许氏蔫蔫的接过硬邦邦的馒头看了看,还是就着雨水嚼了几口。
休息了一刻钟,大伙已是焦急着找路往后山走。此时几个年老的妇人已是受了风寒,考试发起寒来,便是宋挽歌,一晚上虽然穿了蓑衣,但是毕竟是年幼体弱,这会子也是冷的发抖。
天明了行路,毕竟是快了许多,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也不避嫌,一人扛了一个妇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朝着山下走。可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走了许久,仍旧是未找到普渡口中的院落。
此时,已是在山中奔了五、六个时辰,人已困到极致,便是李江几个身强力壮的,也是快要支撑不住了。眼见队伍越来越慢,大队的人马拖得老长,这时,却见一处悬崖处,竟是有一个隐隐的洞口。
难道这里便是普渡所说的院落?
宋挽歌抬眼看着已是半躺在沙弥身上的普渡,只见他微微点了点头。昨日夜里才一会儿,这位老僧已是快支撑不住了。
这里除了山上的苍松便是巨石,能得知这里有人烟已是极为不易,何况还是在这山石之中要落脚,看来,这落脚之人不是隐士便是有非同能力之人。
洞外天色大亮,虽然仍旧是乌云密布,但是却是白日,但是洞口望去,却仍然黑漆漆的一片。
李江征询了宋挽歌的意见,率先朝里走去。四周安静极了,除了滴滴答答的雨滴声,便只有众人的脚步声。
约莫走了有半柱香的功夫,离洞口已经有些距离,却看到那里边有火光闪动。
有火光便是有人,众人的脚步这才又轻快了起来。
终于走到了火光的尽头,却是一个大转弯,一个宽敞巨大的溶洞浮现在众人的面前。
溶洞很大,便是一眼也望不到尽头,溶洞斜斜的一方是通向外面的一处突出的岩石,便是能见到阳光了,而一旁的岩石下,竟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修建的还颇具规模。
这是哪里?何人在此见了如此耗费功力的宅子?
一系列的疑问在宋挽歌的头脑里打着转转。不难看出,同样的困惑也是大家心中的首要问题,只有普渡闭着眼睛摊在沙弥的后背上,却是一言不发。
正待众人在次无言的张望的时候,那宅子的大门却是“吱”的一声打开了。【9号--11号屋檐下文学网故障,已修复完毕,给书友带来的不便敬请原谅,感谢新老书友对屋檐下的支持!我们会坚持持续更新】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