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把自己真因为写文的事,让李常思没个着落。她看着李常思的字写得不错,就想趁着年前儿,让李常思去摆了个春联摊子。把摊子摆好,刘敏就借故走了,蹲在拐角儿看着李常思。听着他也能帮着刘敏出把力气,李常思的尽头儿起初也挺足。可到了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李常思就蔫吧了,守着个春联摊子,连个叫卖声都没有。刘敏蹲在一边看着,就有点儿心疼了,觉得这大冷天的,不该带着李常思瞎折腾。这些天,李常思已经会烧火了,已经有了些长进,刘敏觉得她这么着,是不是有点儿冒进了。
古有慈母多败儿。
今儿就有个把李常思当了宠物当了孩子养的刘敏,搁这儿起了败兄的心思。
正在刘敏犹豫的功夫,李常思竟然被个要j□j联的人揪着领子骂做呆子。刘敏这就连忙跳了起来,将那人给骂走了。才转身问道:“这是怎么了?”
李常思抽了抽鼻子,说道:“他要的对联不工整,为兄让他改了改,他就气恼起来了。”
说着,李常思越发蔫吧了,看着摆在摊上的红纸,说道:“如今一个春联都没卖了,却白费了这么许多红纸,该如何是好。”
刘敏看了眼没用的李常思,无奈的笑了笑,就帮李常思收了春联摊子。她看着蔫巴巴的李常思越发心疼,她也知道她该对李常思狠心一些,不然他还这么窝囊着。可刘敏就狠不下这个心来,有时候觉得李常思就是什么都不用做。只她回家的时候,有这么个李常思等着她,她就知足了。反正刘敏觉得她也能赚钱了,也能存些家底儿了,到时候把李常思往个富户家里一嫁,也就成了。
李常思依旧蔫巴巴的,看着刘敏要收了摊子,就小声说道:“再等等吧。”
刘敏笑着说道:“往后且有着时间,你好不容易跟我一块儿来了城里。咱们一块儿玩玩儿去……”
刘敏就带着李常思这个蔫巴巴的呆子转了两圈儿,这时候正是年前,集市已经热闹了小一个月了,已经有些要散了。刘敏看着李常思在书画摊位前站住,盯着那堆装订粗糙的书抿着嘴角。刘敏就给李常思买下了一本书,李常思只把书放在了怀里,这才从刚才挫败中回过神儿来,有了些笑模样。
等着回了村里,恰好村里的人正在杀猪。这村里人杀猪,是只要帮手都能混上口猪肉的。刘敏凑着热闹去帮着扯了猪尾巴,给她和李常思混了口炖猪肉吃。猪肉炖得够时候,肥肉吃得也不腻人。这村里的人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吃个好饭,就炖了猪肉的肉汤,就能让个乡下汉蹲着蘸了肉汤吃下好几个饼子。杀猪这家只管着供肉供汤,不给供着面食。刘敏他们的饼子都得自带着的,但能捞顿荤腥也够刘敏跟李常思好好吃一顿了。
刘敏与李常思吃够了,就回了家,将她买了的东西分布一些,拿给了郭大娘家。郭大娘家人口多,刘敏怕郭大娘家里的年过得寒酸了。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村里有人已经开始请神拜祖了。李家连个神像都没有,刘敏就是穿越了,也不是个信鬼神的,没这么多讲究。刘敏就只张罗了年夜饭,她把买来的半斤猪肉都剁了馅儿和着豆腐跟白菜,和在一块儿。李常思笨笨得剥了几颗蒜,拍碎了,做了蒜酱。饺子一浮起来,刘敏就将饺子盛出来了,拿到了炕桌上。
等把热腾腾的饺子含进了嘴里,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刘敏就把她先头存着的小鞭炮拿了出来,从灶坑里抽出跟燃了的柴枝儿,在院子里点了就让了出去。然后就听了一声炮响,刘敏立即笑着又燃了一个。听着几声鞭炮的脆响儿,刘敏心里面痛快的很。然后,刘敏向着从屋里探出个头儿的李常思,招了招手,说道:“哥出来啊。”
李常思抱着被鞭炮声吓得只哆嗦的“招财”摇了摇头。
刘敏就笑着把剩下的鞭炮都给燃了。
刘敏盼望着她的霉运都被鞭炮给炸没了,让她只剩下好运气。存够买田地的钱,别让别人知道她写着不正经儿小说的事。太太平平的带着李常思过好日子。
这里有个说法,说是三十这天晚上,小鬼儿就来背明年将死的人。这小鬼偷懒,只捡轻的背。所以到了,三十晚上人人都得吃得饱饱的。一个人过了好几个大年三十的刘敏,这天晚上硬是被迂腐的李常思逼着吃了半个盘子的饺子。
按着规矩守过了年夜,刘敏才爬上热热的炕头闭了眼睛。
她许下了这一年最后的心愿,那就是在这里呆下去,不要让她再突然回到现代去。
哪怕这里没有现代的便捷,没有现代那么有趣。但这里有了刘敏割舍不下的人,像李常思、郭大娘、郭大爷、周端甚至徐妈妈……
想着这些人,让刘敏觉得比吃过了一顿饱饭都踏实。
隔天儿一大早,刘敏就跟李常思到了郭家和村里的长辈那里拜年去。然后这家里人口少的李家就静了下来,李常思翻看着哪本装订粗糙的书,刘敏就闷在家里写稿子。到了年后的初三,才有了去了雁城的马城。这是被个雁城富户早就定了下来的柴火,他们家讲究年后就人送财来。刘敏就想着这时候不是卖荷包香囊的,也无须遮掩着。她就想随着这马车去了雁城,等她把送给雁城各家的东西都备好,就没有了一心要感谢各个照顾了刘敏人家的李常思的地方了。没办法,李常思十分不情愿的下了马车,反复嘱托着刘敏好好谢谢这些人家。
到了雁城,刘敏拿着东西就看过葛家嫂子,然后看过了儿子儿媳已回了家的徐妈妈,得了两份压岁钱。最后,刘敏才拿着东西,去看了周端。门是周端开的,刘敏笑嘻嘻得叫过声:“端哥哥,给你拜年了。”
周端看着刘敏也笑了,给了刘敏哥红包。
刘敏这两个月没少来缠着周端,让周端早就习惯了刘敏“端哥哥端哥哥”的叫着他。
刘敏一进院子,就看着一院子的冷清,问道:“端哥哥,人呢?”
周端笑道:“哪有人不想着跟家人团聚的,这里有我看着,就让她们家去。”
刘敏一听,这周端身边没人,不就正好可以单独相处一下么,立时高兴的跟周端说道:“那端哥哥你在这里也没什么趣儿啊,不如去了我家吧。我们那儿过年可有意思了,我给你包饺子吃呀。”
因着过年,刘敏和李常思都做了身新衣服,也不是什么好料子,就是比别人给的穿得合身,看着干净利索了不少。刘敏脸上的肉皮经过她养了这么久,也少了些干裂,露出些小女儿的嫩滑来。但这一切搁在周端眼中,却还当着刘敏是个扯着他衣服哭着的小姑娘,也未把她当作了个女人做了男女之防。这时刘敏提了这个说话,也让周端心头一动,但随即笑着说道:“这还有药堂要顾着,要是有人过年要抓个药,却没个抓药的地方,岂不是误人?”
刘敏凑在周端身边,拄着下巴说道:“那端哥哥,谁给你做饭啊。”
周端笑着回道:“到了晚上,徐妈妈会过来做上一顿饭。”
刘敏想着徐妈妈也不是个能舍了周端一个人回家团圆的人,且不知周端怎么严词让了徐妈妈回家呢,看来这周端虽然面上柔和,心里头也是个有些倔性的人呢。
刘敏这一想,就没了话,屋里里就安静下来。这么大个院子一点儿人声都没有,着实有些吓人,连着房前屋后挂着得红灯笼就显不出喜气了。刘敏觉得这个周端跟她前世也没个多大的差别,都是孤单单独个儿过年的人。她这心里除了对周端的喜爱,且可怜了周端几分。
刘敏看着周端,她曾觉得周端没个父母,对于她是个好处。如今看来,却是只是个未到她手中的好处,但是周端终身的痛处。刘敏也是个没爹妈的人,知道没有父母的凄苦,如今她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觉得周端没有爹妈是了个好处。即便是周端有了爹妈,她就很难跟周端在一起了,也比这时看着周端孤零零的好。
刘敏想着,眼中就有了些泪花。
周端不是个蠢笨的人,看着刘敏掉了眼泪,竟没想到他竟被个比他小了三岁,同样没个父母的小姑娘可怜了。一时觉得嗓子也有些发酸,转头红着眼圈儿理了理书架。
等两个人都好了些,才都抬着头,相视笑了下。
刘敏很懊悔她这眼泪一掉,勾着周端跟着伤心,就使劲儿笑着说说道:“端哥哥,我出去给你捡了鞭炮,给你放了鞭炮吧。”
周端也笑道:“你别捡了鞭炮,仔细炸了手。西屋儿有一屋炮仗。只过年买了来应景,无人来放。你去燃个来看看。”
刘敏就跳到西屋捡了几个看起来有趣的,燃了个烟火,有了烟花鞭炮的声音,跟刘敏的笑声,这院子才热闹了一些。
但刘敏在这里呆不了多久就得走了,哪怕周端这块儿她再舍不下,家里却还有个让她更放不下心的李常思呢。
周端看着刘敏笑着离开,一回身,又是一院子的寂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