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满的话她又不能说出来,只皱着眉头叹气:“现在的小辈儿啊,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
初锦就笑着主动为对方捏着肩膀:“老太太也别生气,我们做小辈的,没有老太太看的多,见得多,知道得多,会有些小幼稚的行为也是正常的,倒是那咸月桥,孙媳看了看,在边上再搭上一座桥,倒是正好相衬,也是不错!”
安氏的眉头是真的皱了起来。
她看了一眼一言不发但明显是表示默认的樊季笙,掘了掘唇,懂了小夫妻两个的意思。
也是,建一座桥能够让府中的流言消失,也能让他们看到阿笙与初锦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因此迟疑了下,安氏还是点点头:“等正月过后,就找人开工,按照初锦的喜好来!”
屋内的众人看向初锦的目光明显就不一样了。
国公爷宣致和的眼睛微微眯着,却也没有说什么。
他和安氏一样,想到了事情的关键点上。
初锦就忙笑道:“老太太是太过娇宠我的缘故,在府里大兴土木这样的大事孙媳可不敢自专,要我说,倒不如老太太与老爷一起斟酌!”
宣致和微一沉吟,便慢慢点点头。
安氏也就同意了。
初锦看向樊季笙,后者神情淡然,但前者明显看到他双目中流露出来的满意神情。
苏氏不满地咬着唇,恨恨地瞪着初锦,但在宣夫人的警告下,却不敢再出声说什么。另外两个孙媳妇互相对视一眼,聪明地保持了沉默。
今天徐宣氏不在,初锦见宣致和不准备离开的模样,猜想他们可能还要和樊季笙商量事情,自己待着也不便,就轻声道:“老太太,孙媳待会儿想去看望三姑……”
安氏忙点点头:“是该去看一眼,也瞅瞅小月月去,你三姑这几天心里也不好受,她又疼你,你多去陪她说说话!”
初锦就笑着点点头:“老太太放心。”
宣致和却突然插话进来:“说起三妹,老太太,我听说她想收养一个女儿,然后还搬出府去?”
安氏点头:“可不是,她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最最倔强不过,任何人都拗不过她去,当初那件事就是,现在还是,我真是没办法啊!儿女就是父母的债,这老话一点也不假!”
听得出来,因为徐宣氏坚决的态度,让安氏有点伤心。
众人都不敢做声。
宣致和沉默了一下,缓缓道:“三妹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是好的,到底常住在娘家名声上也不好听,但是,她若独自一人去外边居住,咱们也放心不下,还有徐府那样的麻烦在,就更不让人放心了!”
初锦见状忙朝樊季笙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拱拱手:“老太太,昨晚我还和初锦商量着,如果三姑执意要搬离宣府,倒不如把我那将军府隔出来一座宅院送于三姑居住,有我的侍卫在,以后我和初锦也要搬到那里,三姑也就不是举目无亲,我们也能帮上忙,您看怎么样?”
初锦也忙加了一句:“这只是将军和我的想法,还未与三姑提起呢,也不知道三姑同意不同意!”
她一直小心注视着安氏与宣致和的神色。
见樊季笙说道“搬离宣府”的时候,两人的神态都不太好,便在心里断定,他们都没有让他们两个搬离宣府的打算。
她不由暗暗冷笑。
“这倒也是个办法……”
徐宣氏率先说道。
她与宣致和对视一眼,后者微微迟疑,就也点着头道:“反正日后阿笙也要搬出去,倒不如让三妹也等着与阿笙一起搬就好!”
安氏仍蹙着眉头:“阿笙与初锦刚刚成亲,正月也没有过去,等搬出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些天让你三妹住在他那里我也不放心……”
“就让孙媳先和三姑商量一下,问问她的想法再决定怎么样?”
初锦问道。
安氏这才慢慢点点头,总算是答应下来:“这样也好!”
她像是不喜欢谈这个话题,随即就问今天午饭吃什么。
当宣夫人回答说是:“蒸牛乳!”的时候,她就皱着眉头:“整体吃这个,甜腻腻的,谁稀罕吃!”
初锦笑着道:“老太太这几天可能是大鱼大肉吃惯了,胃口不好,不如我让我的丫头来给老太太调几样小菜,她别的不拿手,倒是这些家常菜做的很不错,保准老太太吃了还想吃,胃口倍好!”
安氏就颔首笑道:“你说的是那个会做饭的丫头吧,叫什么石榴来着?”
初锦点点头,一脸受宠若惊:“老太太记忆力真好,石榴整日管着我那灶台,还没来过几次上院呢,老太太就记住了!”
这样不懂声色的拍马屁把安氏拍的从脚底到心里都是舒泰的,她笑眯眯地说道:“不是我记性好,实在是那丫头长得圆乎乎的,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这名字也起的好,石榴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
在新婚夫妻面前,说起“多子多福”四个字,不管是谁都要害羞一下的。
初锦微微红着脸,垂下头去。
安氏打趣地瞅了她一眼,又看看像没事人一样但明显脸颊上染上一抹薄薄的红晕的樊季笙,忍住笑:“什么时候让你那丫头来给我做两天饭,我就喜欢胖乎乎的丫头,心情舒泰!”
“能得到老太太怜爱,不知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就是怕她年纪小,没见过大世面,反倒上不得台面去,白惹老太太生气!”
初锦掘唇笑。
“怕什么,我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她,你回去就告诉她,只要她做得好,我保准赏她好东西,我那里放了很多好东西呢,她们都不知道,保准你那丫头喜欢!”
初锦就忙替石榴道谢。
周嬷嬷的眼睛闪了一下。
等从上院告辞出来,她就走到初锦跟前,小声道:“奶奶,老太太这样喜欢石榴,会不会……”
初锦却笑着说道:“不会,嬷嬷你多虑了!”
“石榴也不知道怎么的对了老太太的眼,上次我让她往上院送东西,她回来就跟我说老太太又是赏东西又是夸赞她长得好,拉到身边仔细瞅了瞅,这满府里几百个丫头,您瞧老太太对谁另眼相看过!石榴如今年纪是小,但也不能不防着……”
初锦打断她的话:“嬷嬷,您就是操心太多,顾虑太多!石榴今年才十岁,就算是老太太想给将军备着,也得五六年后,五六年后还不知道怎样呢,现在考虑就太早了!再说你也快认石榴做干女儿了,还这样怀疑她是不是……”
周嬷嬷掘唇:“我也知道,就是白问一声!老太太要是太喜欢她把她要走了,我也做不成她干娘了,没拿福气!”
她的神情,从初锦的态度看,很有些不自然。
她无奈摇摇头,知道周嬷嬷是有心结,也是把她看得太重的缘故。
她笑嘻嘻地拉住对方的手臂,撒着娇:“嬷嬷,至于老太太会不会把石榴要走这个问题,您就更不用担心了,老太太不是不讲理的人,知道石榴是我陪嫁过来的丫头,而且我的伙食都是她准备的,最多也就是叫她过去帮着做几天饭菜,改一下口味而已,绝对不会开口要她的!”
另外她没有说出口的是,跟随她的这几个人,从她接受了穿越的事实起,就在心中发誓,她们都是她的亲人,她们这一生,都要像亲人一样不离不弃。
她永远也不会把她们看作是交换利益的工具。
周嬷嬷知道也是这个理儿,但有些事情是关系则乱,由不得她多想。
“那就暂且听奶奶的!”
她慢慢说道,却不肯改变自己的意见。
初锦无奈摇头,也不准纠缠这个话题,加快脚步朝徐宣氏的院子走去。
徐宣氏如今住的地方,仍是她在闺中的院子。
她是老来女,自由备受宠爱,安氏在她出嫁后也曾言明这处院子任何人都不许动,仍是徐宣氏的家,宣府随时欢迎她回来。
也或许是太过娇宠的缘故,养成了徐宣氏极其独立又自尊的个性,容不下丝毫欺骗与背叛。
所以她一意孤行要与徐程玉和离,即使没有和离成功,也仍然搬出了徐府,顶着重重压力回到了娘家。
初锦喜欢徐宣氏,不光是因为对方对她的和善友好,更是因为她这种与现代女子极其相像的个性。
她认为徐宣氏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灵魂,以一种恣意独立的姿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她佩服这样的人,也就更加尊重,更加关怀。
主动邀请对方住在将军府,不是想要巴结,拉拢自己与安氏的关系,而是真正为对方着想。
但没想到的是,今天来找徐宣氏的不仅是初锦自己,还有婠婠。
刚在上院的时候,没看见她,初锦还以为是要谈正事,婠婠主动回避了,倒没想到她是来到了这里。
“嫂子也来了!”
婠婠见到她,忙站起身迎接:“外面冷,快进来烤烤火!”
“都今个儿来了,我这里整天冷清的不见个人,今天倒是一下子来了一大群,可就热闹了!”
徐宣氏半开着玩笑迎着初锦进去,又悄声问道:“你是从上院那里过来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