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锦微笑道:“三姐姐也来买点心?是给姐夫买的吗?”
陶妍锦点点头,那装模作样地笑:“那可不是,你三姐夫他呀,最喜欢吃的就是这家的点心,二两银子一盒,以往咱们在府中,哪舍得天天吃,现在可是一天几盒,真是浪费死了!”
但是她的表情一点也不像是在说浪费。
初锦垂下眼帘,淡淡笑着:“只要喜欢吃就买,我是给我们家老太太带些回去,老人都喜欢吃些甜烂的,有胃口!”
她本是随意的一句解释,却让陶妍锦认为她是在变相地炫耀,因此冷笑道:“满京城谁不知道妹妹你遇到了个好的太婆婆和婆婆,对你简直像是亲生女儿一样亲,就连我,听了也很羡慕呢!”
“三姐姐说笑了,你婆婆对你也很爱护,我也时常听人说起过呢!”初锦瞅了习夏一眼,后者很有眼色地上前:“奶奶,来的时候姑太太还吩咐了,要早点回去,今天府里有客!”
初锦就面带抱歉地看向陶妍锦。
后者却早就将她们刚才的动作看在眼里,知道对方这是找借口离开,也不戳破,只笑眯眯地悠然问道:“你们口中的这位姑太太就是与夫家闹和离的那位?徐宣氏?”
初锦抬眸看着陶妍锦,大概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她一双青黑的眸子,染上了一层沉意。
陶妍锦却像是看不到初锦的不悦,只自言自语:“这位姑太太也真奇怪,真要和离也不果断点,时间都拖了两年之久也没和离成功,倒是成=常年住在娘家,与夫家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咱们全京城的笑柄……”
她忙捂住嘴,不好意思地看着初锦:“哎呀,我这人就是这一张嘴,说话不经大脑,真是该打,但是,五妹妹,姐姐真心实意地劝告你一句,家中住着这样一个人物,对你们府的名声可是不好,尤其是当你以后有了孩子……”
初锦见她说话越来越不像,便轻咳一声,打断了她的话:“三姐姐,姑太太怎么说也是将军的三姑,以后这些话就不要说了!”
陶妍锦顿了顿,眼神闪烁地看着她。
“是姐姐的错,一激动就忘了妹妹的身份了……”
她摆摆手:“那你就去忙吧,我也不耽搁你了!”
她带着自己的人盈盈袅袅地朝店铺里走去。
而初锦,却完全失去了买东西的兴趣。
她转身往来的方向走。
周嬷嬷与习夏几个都忙追上她。
前者轻声安慰道:“奶奶,三姑奶奶就是这样的性子,你别在意!”
初锦点点头,勉强露出一丝微笑:“我知道,嬷嬷,只是心里有些为三姑太太难过,那样好的一个人!”
却遇上了一个浪荡子。
徐宣氏嫁给的是曾经很有名的京城四少之一,徐程玉。
两人一开始感情也很好,公公不在了,只有一个婆婆,徐宣氏最开始最多也只是受到一些婆婆的刁难而已,但是后来徐程玉与一些花花公子搞在了一起,迷上了龙阳之好,从此就天天在青楼流连忘返,这个家不像是他的家了,反而是青楼更像是他的地方。
徐宣氏是一个硬气的女人,婆婆的气肯受,这种糊涂气却坚决不肯忍受,几次与徐程玉吵闹,最后大打出手,甚至把对方的额头都用板凳砸烂了,她凶悍的名声也就传了出去,再后来,男方要休了她,她却坚决要求合理,两家都是京城的名门望族,谁也不比谁弱,谁也不愿意先低头,又都没有更好的结局办法,所以两个人的事就这样耽搁下来,一耽搁就是一年。
徐宣氏生有一子,也在前两年没了,她就越发心如死灰,静如枯井,再也不提回去的事了。
宣府安氏是徐宣氏的亲生母亲,早就无比懊悔自己没有好好打听徐程玉的为人,就轻易将自己的宝贝女儿价嫁给了她,导致她一生的不幸,对于女儿的回来居住,自然是非常欢迎。
而宣夫人最会做人,面上的态度是恰到好处,让人捏不出错来。
但正如刚陶妍锦所说的,在这重名声胜于重性命的年代,家里住着这样一个名声败坏的女人,真的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
尤其是当外人也时常讨论时。
恐怕整个陶府,除了与徐宣氏真正有血缘关系的人,其他的人都是巴不得她早点离开吧……
初锦想起徐宣氏对她的好,心里就有些不忍心,又非常难过。
在这个世界待得时间越久,她就越能体会到这里女人的生存之艰难。
她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嫁给一个几乎完全不了解的男人,只为能逃出那个火坑,但现在看来,她何尝不是又跳进了另一火坑,只不过这个火坑更加华丽一点而已。
初锦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悲哀的笑容。
“嬷嬷,回去查查,三姐姐与三姐夫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说道。
周嬷嬷看她一眼,点点头:“奶奶放心!”
初锦若有所思:“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每次见三姐姐似乎都觉得她的精神气不如之前,人也变得越发瘦了,可能与那府里的人有关吧……”
李言冰又是一个爱色的性子。
陶妍锦本身就是一个刻薄的人,现在似乎愈发刻薄了。
“不过奴婢倒是觉得三姑奶奶更加漂亮了,让人不敢直视……”
墨菊道。
周嬷嬷摇摇头:“还是见的事情不多,所以事事都天真得很,三姑奶奶漂亮是漂亮了,但是,脸上戾气很重,可见她平日的日子是过得极其不如意的!至于怎么个不如意法,却是不知道!”
“我觉得她对宣府的恨意很重,嬷嬷,这点也查一查,看是不是我的错觉!”
……
买了些点心,与一些野味儿,回去后先让安氏看了眼就又让厨房的人拿去做。
对于她的孝敬安氏很高兴,却又叹道:“这外面卖的野趣儿不如家里,咱们府中就属阿笙打猎打得好,等你想吃野味儿了,只管让他去打一些回来,又好吃又有趣儿,说不得他还能带你一起去呢!年轻小两口多多独处,这感情就噌噌地升温!”
安氏倚老卖老,说话荤素不忌,让初锦羞得不行,忙忙低下头去,脸颊却在发烧。
“老太太,瞧您说的都是什么话,让嫂子都羞死了,也亏得是嫂子性情温和,若是其他人,早就找夫君哭诉去了,说老太太欺负她……”
宣微澜也在旁边捂嘴笑道。
初锦恨得咬牙:“老太太也就罢了,你也偏要来看我笑话,等着,瞧我不死烂你的嘴!”
她作势要扑到宣微澜身上去,后者就笑着忙躲到了安氏身后,撒着娇:“老太太快救我,嫂子恼羞成怒了呢!”
她本是读书人,打趣人的本事与安氏比起来就更胜一层楼。
安氏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抱着宣微澜:“我的儿,你嫂子她年纪轻,比不得你脸皮厚,你就让她打一下算了,她那小身板,也不会把你打坏!”
初锦更加羞了。
她直起身子,装作气鼓鼓的样子瞪了二人一眼,哼了一声就要扬长而去。
却在转身之后微微愣在那里,站在门口正专注地望着她的不是樊季笙是谁。
想到昨天晚上他做的好事,初锦原就有些发烧的脸,就又轰得一声红了。
她嗫嚅着唇,吭哧半晌却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她懊恼地皱着眉头,暗暗责怪自己太不争气了。
樊季笙似是没看到她的窘状,只笑着走进来:“老远就听到你们这里在守孝,热闹得很,老太太这样一笑,今晚上就又要多喝两碗饭了。”
他看着心情很好,眉眼舒展。
安氏很高兴:“你媳妇今天还买了些野味儿回来,我们刚还商量着要吃咸鸭肉粥呢,上次吃这个,味道倒是不错。”
樊季笙看了初锦一眼;“野味儿?想吃的话怎么不说。我去给你打新鲜的!”
他的声音很温柔,看向她的目光也温柔得似是能滴出水来。
安氏与宣微澜对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神情。
初锦轻咳一声:“你不是忙,我就……”
樊季笙就没再说什么,只走到安氏跟前:“老太太今天感觉怎么样?”
安氏笑着摆手:“我一把老骨头了,除了吃喝玩乐,整天什么事也不干,你为皇家办差,以后不要惦记着府里,只自己注意安全就行。”
初锦轻挑了下眉,暗想看来安氏面上对宣府的事情漠不关心,但是朝廷上发生的大事她还是了解的,对于樊季笙的差事也是一清二楚。
这个老太太,真的比自己所看到的还要不简单。
“我知道。”
樊季笙耐心地在边上坐下,,然后听着对方絮叨今天府中发生的事,并时不时点头应一声。
初锦也不忙着出去了,只在旁边端茶送水,然后就是站在一边发呆。
她发呆的地方,自然是樊季笙,那个只随意坐在那里,就让满屋子的人的目光都移不开的男人。
她发现他在安氏面前总是很有耐心,很温和,与平日的他并不一样。
也不知道樊慕青没有去世的时候,他是什么样子的,也或者是还未参军的时候他又是什么样的,但不管是什么时候,以前的他和现在的他肯定有所区别。
初锦正在发呆,没料想樊季笙似是察觉到什么,突然扭头看了她一眼,她就僵在了那里,那傻乎乎的模样被樊季笙看在眼里,后者轻轻一笑,眉梢眼角处更是柔和了几分。
徐宣氏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走进来。
初锦有些疑惑,这几天徐宣氏都不在,她还在猜测对方去哪里了呢。
“这个孩子是……”
苏氏首先问出了口。
而屋中其他人也都非常好奇。
“这就是我说的客人,来,小月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
安氏显然知道小月月的身份,和蔼地对小女孩说道。
小女孩很害羞,非但不主动站出来,相反还往徐宣氏后面躲了躲。
徐宣氏笑着对众人道:“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小月月,以后就请各位多多担待一些,小月月性子腼腆,不大喜欢与陌生人接触,但是等熟悉了就好了!”
平淡的一句话,却让众人的眼睛都蓦然睁大。
收养的女儿?
在古代,收养女儿时间很正常的事,但是在这种世家大族中,是几乎都没有发生过的,因为他们有家族,有血脉相亲的族人,就算是无儿无女,要收养也是要收养族内的人。
更何况,是收养一个女儿,通常人收养都是收养儿子,要养老送终,收养女儿的很少。
“是无意中认识的,我觉得她很不错!”
徐宣氏似是知道苏氏的意思,淡淡看了她一眼,声音很平淡。
而不知怎的,初锦觉得她的神情有些偏冷。
想了想,她还是走到小女孩跟前,拉着她的小手,笑眯眯地问道:“你告诉姐姐,你的月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小月月只羞涩地看着她,不肯说话。
“太害羞了。”
初锦看向徐宣氏。
后者知道她的用意,感激地朝她笑笑,就深吸一口气,看向众人。
苏氏马上道:“那她不是咱们宣家的人了,也或者是徐家那边……”
“不是,这个孩子,与这两家任何一点的关心都没有,她是我的孩子,只是我的孩子!”
徐宣氏冷冷地看着苏氏。
后者脸上划过一道不虞,又向安氏求救:“老太太,我觉得三姑太太的这个决定太草率了,就算是收养也要收养一个男孩,为什么要是女孩呢,女孩,日后可是别人家的,自己是指望不上半点……”
她跺跺脚,向往常一样对安氏撒娇。
但是今天的安氏却没有那样好的心情,只轻轻呵斥道:“你也来几年了,怎么这么不懂事,有些话是该在孩子面前说的吗,而且你姑母收养孩子,这件事我是知道的,也同意了,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定吗?”
质疑,在崇尚万孝的时代,可是十分严重的指控。
苏氏忙陪着笑:“老太太说哪里话,我哪里敢质疑您的决定,只是想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
安氏仍然板着脸,不言不语。
苏氏就请拍了下自己的脸颊:“让你多嘴!”
宣夫人看了她一眼,苏氏就不敢再说什么,悄悄往后退了几步,退到了宣夫人的身后。
众人的目光也都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宣夫人那里。
而周嬷嬷已经在快速给初锦普及知识:“姑太太的嫁妆很多,并且有多处田产……”
初锦恍然大悟,徐宣氏的将来只可能是在和离或者是被休弃,那她的嫁妆一定是归她自己所有,而且男方多少也会拿出一些银子来安慰一下,更何况安氏的地下里的补贴。
宣府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是国公府那样富有,也有穷人,当知道徐宣氏有收养孩子的想法后,自然是削着脑袋相挤进去。
但,徐宣氏偏偏选了一个外姓人,与徐宣两府都没关系。
这自然就令很多人不满。
徐宣氏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她才特意说是要带回来一个客人,将小月月郑重地介绍给大家。
初锦倒是觉得孩子不管是谁家的,只要知道养她长大的母亲是谁就可以,可是,这不代表她赞同她去收养一个十岁的孩子。
十岁的孩童,已经记事了,而且心里也受到过很多阴影,并不容易养熟。
她也很可怜小月月的处境,但是徐宣氏这种状况,真的不适合收养小月月。
周嬷嬷也在她耳边悄声道:“三姑太太这是被伤透了心,想事情也与常人不一样了,今个儿人多,不好劝,奶奶等回去后再找个机会悄悄和三姑太太说,这孩子可以照顾养着,但是绝不能认为女儿……”
初锦诧异地看她一眼。
周嬷嬷脸上有一道异样闪过,声音却愈发低了:“这种孩子养不熟,不能轻易相信!”
初锦便下意识地猜测道周嬷嬷以前的遭遇中说不定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
她就点点头,没再多问。
宣夫人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当着众人的面,只是很隐晦地表达了收养小月月是不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其余的就绝口不提。
徐宣氏将小月月抱在膝盖上坐好,亲亲她的脸颊,笑道:“如果咱们府中的人都不同意,那我这几天准备准备就搬出去,也省得打扰你们。”
她这几句话与其说是商量,倒不如说直接是威胁。
安氏马上就急了,半探着身子,拉着她的手:“不行,你绝对不能搬出去,这府中永远都是你的家!”
徐宣氏露出苦涩的笑容:“女儿从来都不是娘家的人,母亲,我很感激你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收留了我,但,我总不能在娘家住一辈子,正那好趁这个机会搬出去吧,地方我也找好了,就是冒儿沿胡同,那里清净,周围也都是好人家,不会吃亏……”
安氏听着她说得话,竟似是考虑很久且已经把什么都准备好了的样子,顿时就急得不得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