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姑爷伺候
“我姐姐死的不祥,不光被驱逐出了族谱,就连这院子,也被废弃不用,如今都荒败成这模样了……物是人非啊……”
初锦望着那满目衰败的院子与破旧的房屋,低不可闻地轻叹一声。
“只要你和你二哥过得好,我想她都会知道的!”樊季笙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句干巴巴的安慰人的话。
初锦忍不住笑了笑,让他安慰人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她举目四望,感慨道:“一转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我和二哥就是在这里和好……”
并发的誓言。
终有一天,他们会让那些害得陶旭锦惨死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之前,他们的力量太过渺小,但现在到底不一样了。
她能嫁给樊季笙,或许说是这个家族中最出乎意料的事情。
他,是她和二哥现在最有力也是唯一的助力。
初锦嘴角的笑慢慢收敛了起来,转头认真地凝视着面前的男人。
刚毅的脸庞,俊美的五官,健康的小麦色肌肤,内敛沉稳的气势……
她不能信他,但,却可以依靠他,借助他的余威……
樊季笙疑惑地挑了挑眉。
初锦扬唇笑笑,轻声:“走吧,屋子里没什么好看的,姐姐的东西早就被清空了,能来这里看看也就算是了了我的心愿!”
她没有留恋,抬脚就朝外走去。
樊季笙跟在后面。
周嬷嬷扭头望望这已经废弃的院子,想想当初那种繁华与热闹,便觉满嘴都是苦涩。
陶旭锦是她来到陶府后第一个奶大的孩子,对方的聪慧大度雍容,常常让她惊叹不已。她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这样的女孩子进了宫,一定是能存活到最后的胜利者,走向女子地位的最高端!
正因为有她,余氏母子在陶府的日子才没有那样顺利,一手遮天,她护着陶敏哲与初锦一起长大,然后在又一次的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惨败,以死收场!
她不该死的……
她真的不应该死的!
周嬷嬷擦去眼角的泪,目光坚定地向外走去。
初锦又带着樊季笙去了自己的院子,在进院子之前,她故意斜睨了对方一眼,慢悠悠地说道:“我想这里就不用我介绍了吧,说不定你比我还清楚呢!”
话中的意味很明显。
樊季笙浅浅笑了笑,双手背在后面,抬头瞅了瞅向荣阁三个大字,点点头:“谁写的字?”
初锦便笑而不答。
樊季笙挑了下眉瞅着她,嘴角浮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原来“向荣阁”这个名字是她起的!
还真是符合她的个性!
初锦这院子本就地处偏僻,平日无人的时候显得十分荒凉,若是夏秋的话还好说,树木繁盛,果实累累,但在这冬末,却是树木萧条,气氛冷清。
“向荣阁”三个字,根本就与之不搭配。
不过,想想她之前的处境,也能理解她为何会起这样的名字。
初锦一边向院内走去一边道:“我最喜欢一句成语,欣欣向荣!每次口中念一遍的时候,就觉得有无数的动力与温暖从心口处滋生蔓延出来,我就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樊季笙沉吟了会儿,忽然开口道:“那以后我们生个女儿的话就起名为‘向荣’吧!”他咀嚼了一下这个词,又笑:“小名就叫欣欣!”
初锦猛地停住脚步,瞪大眼睛望着他。
生女儿……
天哪,这个男人想的可真够长远的……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一直都是孤身一人的初锦从来都觉得生孩子这种事是离她很遥远的事……
“奶奶……”
周嬷嬷压低声音叫了茫然发呆的她一声。
初锦回过神来,对上对方含着笑意的微微带着戏虐的眼神。
她的脸刹那便红透了!急忙转过头,就往前冲。
樊季笙对她的态度不以为意,依旧笑眯眯地跟在后面。
屋内的摆设一如从前,只除了初锦带走的东西,这屋子就显得很空旷了,不过看得出来余氏特意吩咐过,打扫得很干净,走廊边上的雪也扫的干干净净,屋子里火龙烧得很旺,非常暖和。
初锦在外边走了一会儿,身体早就冻僵了,见状便急不可耐地伸出手要去烤火。
从边上却突然一双大掌,轻而易举就将她的手包裹在手心中。
樊季笙微微皱眉:“不是拿着手炉吗,怎么还这么冰!”
初锦的脸上也不知是刚才残留的红晕还是在外面被冻的,小脸红嘟嘟的,大眼睛眨巴了一下,小声嘟哝了一句:“就那么点碳,早就熄火了!”
不过,还真是舒服啊……
樊季笙的手心又干燥又暖和,上面带着一层薄薄的茧,微微摩擦着初锦细嫩的小手,就像是天然火炉。
察觉到下人的目光在偷偷往这里瞄,初锦干咳一声,竭力装作自然的样子:“好了,我不冷了……”
樊季笙看她一眼,径自带着她去炕上坐下,神态自然地脱下她的鞋子,让她钻进炕上暖烘烘的被窝里。
初锦瞪大眼睛望着男人。
对方很平静地反望过来。
初锦咽了咽口水,好吧,既然他不都不在意,那她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她佯装没有发现边上周嬷嬷与其他人快要瞪出眼珠子的夸张神情,心安理得地喝着热茶。
热水顺着喉咙流进胃里,她整个人都觉得暖洋洋起来。
樊季笙坐在炕边,望着她怡然享受的模样,轻笑了下,眉宇间的神情变得极其柔软:“刚吃饭的时候见你也没好生吃,要不要让他们给你拿上几块点心吃?”
点心吃坐车的时候特意带的,就是防着饿了吃。
初锦原本是有这想法的,但是当对方这样郑重提出来的时候,她又觉得不好意思。
似乎她就是一吃货一样,回娘家了还偷吃零嘴……
“我不怎么饿……”潋滟美丽的大眼睛转了转,她装作把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茶上,小口小口的喝着。
但实际上她的心思却全在身边的男人那里。
樊季笙也没再问她,直接看向周嬷嬷。
后者也是个老人精,忙忙点头,就出去准备了。
大概是因为出府的缘故,姑爷今天对自家姑娘又是新一层的体贴与周到,周嬷嬷只觉得脚下生风,未来充满了盼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