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八十九章,预谋(三)

本章节来自于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 http://www.lishu123.com/23/23415/
    白天的会议过去,杨秦回到家中,洗漱了之后,跑到张遵颜的房间。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杨秦一开始享受这种齐人之福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也还好了。而且杨秦也算明白这个时代‘女’‘性’的特质,只要事先商量好,他们是完全愿意的。

    “今天的报告真的适合么?这几乎是当着所有的高层,正式宣布这件事情了。而目前的政fu更替工作还没有进行完毕。”躺在被子里,张遵颜躺在杨秦的怀里问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眼看着国家日趋进步,不管是二哥他们,还是李书诗他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该做的宣传和动员已经做完了。目前也该要进行了。”杨秦道:“不过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人向你说了什么?各方的意见我必须了解到位,遵颜,你说一说。”杨秦顿时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你看看你,着什么急?”张遵颜见杨秦顿时严肃起来的样子,感觉很开心。她‘摸’了‘摸’杨秦的鼻梁道:“我的确是听到了一些,像江浙陆家啊,还有天津王家等等,包括姐姐和姐夫他们,也向我反映了很多。主要来说,他们这一帮人还是相信你的。只是他们觉得,能不能够不让他们损失很大?如果是损失小,姐夫说他也可以动员一部分力量。同时我哥哥他们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人脉都很多,想必是能够平息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张遵颜眼睛一眨一眨的说着,杨秦却没有言语。

    “诶!我说你这人,有没有在听啊?”张遵颜见杨秦不发一言,顿时嘟起了嘴,伸手就准备做点什么。

    “有!当然有!”杨秦偏了偏脑袋,躲过张遵颜的抓耳龙爪手,赶忙道:“不过还有没有更具体的?”

    “这个?”张遵颜眼白上翻:“湖广四川你不是能搞定么?咱们家在湖广的人脉,还搞不定这个事情?至于四川,伯父在四川为官,而且咱们家也是四川望族,应该能够平息地主们的不满吧?广东,孙文他们的影响很大,想必能够起决定‘性’作用。至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福建,江苏,这些地方要么是工商业主比较多,要么是被你救过命,你在他们的心中威望很高,应该是不怕的。至于云南,广西嘛,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你是都没说错,但是这些我还要你说么?”杨秦好声没好气到:“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在这个基础上透‘露’更多的想法,比如未来他们自己准备干什么?”

    “这个?

    ”

    “对了!”张遵颜像是想起了什么,立马从‘床’上跳起来,将被子掀在一边:“他们也觉得未来很是担忧,但是浙江,和江苏南部的一些人都说了,他们未来会寻找一些经商的机会,但是感觉很难。”

    “还难?那些人是猪头不成?”杨秦顿时就爆发了:“现在和德国的生意,和美国的生意,和俄国法国的生意,还有那些河中南部诸如‘波’斯等国的生意,让他们吃都吃不完,还嫌生意少?”

    “可是,你知道,湖广等地的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但未必他们就知道啊?而且有些人就是二世祖,根本不懂什么经商。而且有些人是不懂‘门’道的,需要有人带着他们入‘门’。”张遵颜立马反驳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的确是需要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引入。这样。“杨秦转过头道:“趁着你和那些夫人,士绅应酬的机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就说工商部会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帮扶计划,让他们务必注意,同时耐心。”

    “这样就很好了嘛。”张遵颜笑道:“接下来你的计划,应该可以推行下去了。”

    “呵呵。你想的太简单了,现在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杨秦低声道:“不过,你应酬应酬的时候,注意节俭,从今年起,国家进入巨规模建设时期,贪污**,各种想得到的不良之风,都会蔓延开来。身在高层,要做表率。我可不想像张居正那样铺张‘浪’费,张居正变法失败,他铺张‘浪’费带动下属以儆效尤就是一大败笔。夫人,我想你会替你夫君分忧的,对么?”杨秦说完,看着张遵颜。

    这倒让张遵颜不好意思了:“你这么说,好像我穿着很奢华似的。可是我平常你不看到了么?我那叫做典雅,而不是奢华。我是很注意的。好啊,我那么用心的穿着,原来你根本没注意,气死我了!”

    “哪有?遵颜,你平时穿着怎样,‘花’销怎样我不清楚?我指的不是你,而是你周围的人,包括舅子们,包括姐夫姐姐,包括所有你经常接触的人。你要让他们简朴起来,这才是重点。你这夫人的公关影响可是很大呢!”杨秦说道。

    “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注意的。”张遵颜听着点了点头,她也是明白事理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不过夫君,现在都这么晚了,你看”张遵颜说着指了指点灯。

    杨秦微微一笑,按下

    了‘床’头的开关。

    1月18日,农历小年的这一天,武汉人‘潮’涌动。特别是在蛇山附近的辛亥纪念堂附近,人群簇拥着,争相想要看看里面的风采。中央政fu的办公驻地就在不远处,但是这里却是今天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

    德国大使克莱德就坐在纪念馆会议厅的里面,这里曾经是辛亥时期,杨秦发动起义的开始点。而现在,德国和奥匈帝国在这里签订和中国的条约。

    自从辛亥以来,中国的一切变化都看在克莱德眼里。他见过那些故意遮丑的中国人,说什么中国的生产总值在美国的二分之一。也见过那些低微的中国人,他们嚎叫着中国非要被西方殖民三百年,才能够获得和别人一样的生活。克莱德知道中国的产值应该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前几年更是只有九分之一。因为美国目前的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2倍,而且农业生产水平远远高于中国,而美国的农业产值也不过156亿美元,而中国充其量不过六十亿美元,所以总产值绝不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克莱德知道,中国之所以现在能这样安静平和,正是因为没有被西方彻底殖民。

    但是,克莱德也见过中国真正的‘精’英,他们平时不言不语,但是却踏踏实实的做着事情。身为德国方面的特使,他曾今进入甘肃金昌特大镍矿去考察生产情况,以便作分析报告。他见到过史上最为刻苦的工人,他们光用畜力就将那些巨大的设备伫立在了那河西走廊的地上。同时,他也见过那些铁道工人,他们有的人甚至因为工作断了手指,却仍然在工作岗位。但是这一切的人,都坚持可靠的坚持在岗位上。

    同时,他也见过中国的学生,有的学生营养不良的脸上,却挂着对知识的渴求。他也见过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中国留学生,那是在中国和德国合力建设的化工厂内。他们的一丝不苟,和高技术水平,让他这个德国人,也觉得德国人教出这样的学生也是一种荣耀。

    而现在他坐在这纪念馆的会议室,旁边的奥匈帝国公使正斜眼看着他,似乎对目前的一切有不屑的态度。他笑了笑,现在的中国似乎是被别人看不起的。虽然中国击败了日本,让很多人感觉到似乎中**队比日本强那么一点,比俄国人再强那么一点。但是目前的中国仍然是贫困的,他也见到过那些农民,极端的物资缺乏,让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来思考别的,充其量只能够发泄生物的

    本能。

    但与奥匈帝国公使不同的是,他知道眼前的中国在发生着什么。他知道目前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大致情况,他知道中国的大致经济情况。他知道眼前的中国,即将崛起。而奥匈帝国的公使不屑,或许在于这个国家目前还没有体现出具体实力,而仅仅是通过计谋和同盟国对中国的依赖,让两国签署这个条约。

    但克莱德不这么看,一个能有在万里之外击溃英国现代步兵,死战不退的军队的国家。一个有在和日本人战争时刻,自发动员运输物资的平民的国家。一个有了最基础的,具备类似德国优秀人员素质的中国‘精’英的国家。绝不可能是依靠计谋,获取利益的国家。

    克莱德的眼睛不断地失神,即便是对面施肇基和陆征祥已经坐下也没有发现。倒是施肇基注意到这一点,笑着提醒了一下。克莱德这才从失神中回过神来。

    “不好意思,这样签订条约的重要时刻,我却**了。”克莱德笑着道。和他的嚣张的前任比起来,克莱德是驻中国公使中最为文雅的。

    “我们当然不会生气。不过是到了条约签订的时候了,外面的记者正准备进来呢。”施肇基笑道。条约是前几天早就草拟好的,而今天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

    “当然,可以开始了。”

    见克莱德同意,施肇基打了一个手势。‘门’瞬间被打开,外面的强光让里面的人倒是一顿不适应。但随即隔着栅栏的记者的生意,又再次带来一次冲击。

    “各位新闻社,记者同志们。现在,中国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全权特使,正式签订条约,收回,一切不合理的租界和土地。”旁边的外音响起,这是解说人正在发言。而一拥而入的记者,则是在兴奋之后,纷纷沉默下来。这次条约是一次特例,为的就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到收回国土的全部情况。而在场的记者们,也纷纷调好照相机角度,准备开始进行采访。

    只见施肇基旁边的人员拿出四分文本,分别递给四人。施肇基吸了一口气,侧身看了陆征祥一眼。陆征祥正颤颤巍巍的将笔头在纸上横扫。施肇基随即转过头,将自己的文件签上名字。然后再‘交’给对面的克莱德。克莱德也微笑着将文件‘交’给施肇基,施肇基再次挥舞起了笔。

    外面的记者此刻的照相机不断地闪光,将整个纪念馆会议厅照的分外的出彩,记

    录着这历史的时刻。而这一日,是西元1914年的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四。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颛孙子川的小说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最新章节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全文阅读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5200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颛孙子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