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七十四章,跨步时代(三)

本章节来自于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 http://www.lishu123.com/23/23415/
    站在江岸边,杨秦叹了口气,还是顺着杨禹的手指,看向了前方。前天对着杨锐,说了一通的狠话,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是两人的关系肯定是又有了一点恶化了。但是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唯有尽快推行才是正道。而且想必杨锐也已经愿意妥协了。

    “朝鲜局势一日三边,所以我们除了军队驻扎在安州北方之外。诸如洪范图和申圭植等人的抗日义兵也部署到了朝鲜的安州以北三道。这些义兵建立的临时政fu也逐步的架构。”杨禹不断地介绍着,但同时他也时刻注意杨秦的脸‘色’,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他都知道,但是却不方便出面。

    一方面他知道杨秦到底有多深谋远虑,也从未失手过。但同时这一次的隐隐约约要采取的大措施却让他也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出于对杨秦的信任,他这个大哥是绝没有条件去质问的。

    杨秦不知道杨禹所想,回过神来问道:“我听闻朝鲜曾经准备过14万义兵,而且这还是没有很多的资助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加以资助的话,能够形成一个朝鲜更加广大的义兵?”

    “就我所知,朝鲜目前本土的势力主要是义兵和那些两班的儒生在内的政fu内部人员。其中汉城以及以南地区,主要是这些两班儒生影响。而在北方以及江原道等地,洪范图,申圭植等人却颇有影响力。所以凑成更大规模的义兵也不是不可取,但是十几万人的资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大数目。这有点不值得。”杨禹说道。

    “的确是不太值得。”杨秦点了点头:“但是应该有的武装配备,还是应该配备的。国内还有近十万的旧枪支,就将这些义兵武装起来。他们应该有所回报。”

    “三弟你说的是什么回报?”杨禹问道。

    “我记得在朝鲜北部应该是有些铁矿,如果能够在这些地方进行挖矿,势必能够加强朝鲜和中国的联系。但是现在如果我们用这些枪支,‘交’换朝鲜人近乎无偿的挖矿。那么可以省下一笔资金。所以我认为这样很好。”

    杨禹听到这些顿时有些不可思议:“我说三弟,你这可是将算盘打得啪啪响啊。连这点利润都不放过。”

    ”大哥你这是说什么话?国家缺钱,能省下一个子就是一个。何必计较这些,只要能达到效果就是最好。”

    杨禹直点头,但是杨秦没有停下:“接下来

    的时间内,俄国很可能会逐步的减弱在朝鲜半岛的控制,这个半岛也越加成为我国和日本争霸的战场,而日本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撤销他们对朝鲜的定位。这势必让朝鲜人不满,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朝鲜人已经从日本人十几年,抛荒的孩子很不容易养得爱家。所以在帮助朝鲜的同时时刻防止他们拿着我们和日本两方做筹码。虽然小国很小,但是要平息这种可能的叛变却需要出兵。这是我国目前不允许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杨禹虽然对这些很疑‘惑’,因为朝鲜自从汉朝以来,一直都是事大派当家。他不认为出什么事情,但是既然杨秦这么说,也一定有他的考量。所以算是点了点头。

    杨秦见杨禹勉强的点了点头,也长舒一口气:“我国从积弱而扭转成为稍强,这个局面很不容易。将失去的属国的心接纳回来更不容易。你接下来就会明白这一点,毕竟任何国力的发挥都是有延时效应的。出了一步差错,都是对国力的损失,我们要将损失降低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这话才变得很低沉但却厚重了,杨禹反应过来杨秦和他一直强调这一点。出言道:“放心吧,三弟。我会努力去尝试如何重新适应的。”

    “嗯。“杨秦指了指北边:“最近俄国有没有什么动静?俄国控制的外三省地区局势怎么样?”毕竟外三省失去才不过几十年,所以在场的人知道任何这些地方的中国属‘性’。在那里还有数十万华族生活,那里还没有消绝中国的痕迹。

    有人说东北是满人的故土,殊不知满人的故土在贝加尔湖的尼布楚等地,和黑龙江两岸的东北大地没有任何干系。相反倒是汉族在秦朝时期就开始在辽东,甚至深入朝鲜。后来的高句丽王族虽然是扶余人,但是和朝鲜和满族都没半‘毛’钱关系。

    “俄国最近的动静不大,而且我听说俄国在西线最近比较惨烈,连续的三场战争已经损失了一百多万人,这样的损失如果再加上和土耳其开战。那么俄国甚至今年的损失就会突破两百万,这样的话东北的驻军势必不能够维持。”杨禹做分析道。

    杨秦点头表示同意,俄国虽然兵力充裕,仅仅是第一次征召预备役就已经达到六百万,但是仅有三百万在前线,三百万在训练。但是这些兵力和火炮完全不对称,俄国拼尽全力每年可有两万‘门’轻中型大炮,分配到每个师仅仅有八十‘门’。而且俄国目前远远没有将工业转化成为这样的军事工

    业,因此对于东北的威胁越来越小。

    “俄国已经不足惧,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一定的准备。东北的兴业我安排了三位得力的省长,他们在兴业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具体的军事还是要你时刻注意。这几年是大发展时期,不管是教育,经济,还是其他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努力做到最好。”

    “这你就放心吧,三弟。”杨禹说道:“俄国人这次在安集延等地出了问题,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等他们逐渐衰弱,就是我们奋起的时候。”

    “也的确如此,估‘摸’着俄国应该要调集远东兵力前往增援了。”杨秦看了看北方,现在这个邻居开始要惴惴不安了。

    伯力城内一片萧瑟,江面早已经封冻,让伯力城一年一度的水路‘交’易彻底断绝。而自从辛亥年开始的瘟疫,这两年来多次时不时的在俄国移民中爆发,更是减少了在这远东的人口。俄国在远东如果不是那五十万军队充数的话,人口甚至不足六百万。而现在这六百万人也要没了。因为这些军队即将调遣前往中亚进行镇压当地的起义。

    别而韦杰看了看眼前的军属官邸,有点舍不得。虽然远东很冷,但是起码安全,而且不用在意俄国境内的那些政治斗争。而现在他即将调军前往中亚,但是他的心里仍然没有底。

    就在这江水的南边,中国的抚远县。那里已经渐渐有了为数不少的人口,这些人口自从杨秦当政以来就不断增多。反观俄国移民,在最近五年之内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原本有很多人活不下去了,自发要来远东,但却被那场瘟疫给吓怕了。这些年陆陆续续返回欧洲的有数十万。

    这场移民的竞争大赛,正在逐步的铺开。听说中国的黑龙江省境内,已经有了五百万人。而中国的吉林省更是有了七百万人,辽宁省一千两百万人。随着中国近年来的更多移民到达,即便是中国的一个省,就可能超过一千万人。特别是黑龙江省,还可以有一千万人的容纳能力。而俄国在尼布楚到伊尔库茨克一代就有了三百万人。而在远东的人口可怜到只有三百万人,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但是别而韦杰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去管这件事情。俄国的军事胜利才是正道。相比较军事而言,其他的都不算什么。而且眼前江面对岸的中国似乎并不是很邪恶。不断呼啸而过的火车,除了运输士兵前往中亚之外,还有的就是一车车的粮食物资。法

    国盟友‘花’钱购买的物资,除了通过摩尔曼斯克港口运往法国本土一部分之外,其余的都将在俄国起到作用。

    “你看!那不是俄国人的兵么?怎么做火车往西边去啊?”就在别而韦杰看向江水南边的时候,江水南边的农民们用特有的从青藏高原上运下来的牦牛耕着地,这里的土壤虽然‘肥’沃,但是千百年来这里的土壤都是没有耕作过的。来年‘春’天就要进行播种,估‘摸’着得在冬天里将他耕一遍才行。

    “嗨!你管那些‘毛’子作甚?那些人当年杀了我们华族多少人?现在他们往西去,估‘摸’着是又要打仗了。这样好!这些人死了之后,我们这里就安全了。还是杨领长好,不然哪有这样白得的牦牛,明年估计又会丰收。等把这几年的粮食‘交’完。这块土地就是咱们的了。你还是‘操’心咱们家娃娃娶媳‘妇’的事情吧。”

    “也是也是,别说了。你继续耕地!”那位‘妇’‘女’笑了笑,说道。

    “呜呜呜呜~~~~~~~”长长的汽笛声响起,让正在耕地的两口子又抬起了头。就在他们的目光之中。江北的火车缓缓开动,向西方驶去。

    “你们就是朝鲜义兵的领袖!?”杨秦看着眼前的像个老农民的洪范图,有点疑‘惑’。不管既然是杨禹说的,估计没错。

    “鄙人就是洪范图,见过领长。”洪范图也知道礼数,恭恭敬敬的举了个躬,敬了个礼。旁边的一干人等之中还有身穿儒家服装的朝鲜两班儒生。看来中国统治朝鲜不久,投靠的人还是‘挺’多的。

    看着这帮还算年轻的儒生,杨秦心中对朝鲜的担忧又降了下来。杨秦问道:“我听说你们是要将朝鲜从日本人手中拯救出来,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计划?”

    杨秦这么一说,在场的人又都吵闹起来了。不过洪范图很快的制止了他们。然后转向杨秦道:“我们义兵志在收复朝鲜,但是苦于兵力和武器不足,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多亏了领长将我们这些人聚集起来,还给了我们一定武器。我们的目标就是恢复朝鲜,只是目前还是难上加难。所以还恳请领长能够多多支持。朝鲜永远是中国的属国,事大永不过时!”

    洪范图不断地表态,让杨秦很满意。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水分有多少,但是他们能够作为抗衡日俄的棋子却是无疑的:“朝鲜几千年来为我中华属邦,我自然会尽力而为。

    这一次听说你们收罗了一些义兵,所以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武器。只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决心?”

    洪范图的耳朵很领命,立马道:“不知道我们义兵可以做些什么?”

    “日本人正在通过西南的战争进行恢复,如果你们不想日本人更强的话,就最好将日本人驱逐出去,或者减弱他们的实力。不然朝鲜未来不会明朗。你们目前的力量也已经很庞大,日本现役部队也没有你们的人多。但是关键在于训练,等你们的军队成型之后。收复朝鲜就可期了。不过目前而言,你们还是要多番的打击日本!”

    “领长说的是正理,洪范图一定听您的意见。”洪范图说着,旁边的儒生打了个手势,只见后面有一群‘女’孩走了过来。这些年轻人中还有很多的‘女’孩,看上去‘挺’漂亮的。这些‘女’孩羞羞答答的,看了杨秦一眼又连忙低下了头。不过倒也有几个‘女’孩很是刚强,就那样‘挺’拔着身姿,看着杨秦。

    这是干什么?选妃么?学明朝皇帝那套?莫说杨秦这么想,就是在场的杨禹等一干中**官也有这个疑问。不过好在洪范图是见了世面的人,知道现在不兴这个了。他偷偷地瞪了后面两班儒生一眼,然后转过头来。瑟瑟的道:“这些,这些都是仰慕中华文化的人。他们希望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风土,增加对中国的了解。”

    洪范图见这些不够,又赶忙解释道:“义兵们都心中仰慕中国,而朝鲜的儒生和士大夫们而是如此。这些‘女’孩都是义兵的家属或者倾慕中华文化的年轻人。希望领长能够体谅小国对中华的拳拳之心。”

    杨秦见洪范图的动作,和后面的儒生的反应。知道这估‘摸’着是那些儒生做的。不过也无妨,有人表忠心,接纳下就是。杨秦点了点头,洪范图十分欣喜:“还不谢谢领长!”这些‘女’孩连忙说谢谢,而且还是汉语。

    “好了,朝鲜义兵既然如此有志气。也不枉我辛苦一番。我期待朝鲜义兵驱逐日本人的那一天!”

    “感谢领长!”洪范图等人赶忙说道,又是一个礼。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颛孙子川的小说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最新章节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全文阅读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5200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颛孙子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