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笔者奥义:大树下
“他走了。“耶稣说。
“这落神之天,是他的一场大梦。”老人说道。
“我们又是什么?”耶稣问。
“我们才是大梦的主人,我们是造梦者。”和尚说道。
耶稣看着远方的神碑:“这封神碑,是他造的?”
“他不在这里,没人造这封神碑,这本就是存在。”老人说。
“可惜,他与佛门无缘。”和尚说。
“他既然不修道,自然也不会入佛。”老人也遗憾地说道。
“我走了。”耶稣手里拿着一本《圣经》,走下了望碑山。
在下山的七七四十九天里,他已经收下了一千个门徒……
——对于银河系来说,一个人的神域,便是天内之天。
而究极的境界——神域之内的神境,便是“天内之天内之天”。
按照雷天送的定义,这天内之天内之天,便是“落神之天”。
也或许,这神境之内还有更小的内之天。即是“落神之天内之天”。
想到这里,身在虚无空间的雷天送渐渐明白了——宇宙,是无限循环的,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
只不过,想起在望碑山邂逅三大圣灵的情景,他自己都有些后怕,因为这三人,一个是仙祖老子,一个是圣祖释迦牟尼,一个是神主耶稣。
任何一个,他都不能冒犯,是发自内心的敬仰。
这三人,多少也算是他的老师了,他哪里敢放肆。
不过三个人给自己胸口上烙下这三大封印,究竟是什么意思?是禁锢自己?还是解放自己?或者是保护自己?
——他们该不会害我这样一个天纵奇才的得意弟子吧?
想到这里,尽管被烙下这么个印记,很不舒服,倒也坦然接受了。
那么,我现在该去哪里?
这问题,还真麻烦。
要知道,自己身陷这落神之天,这样一个玄妙的世界,就算自己在世千年,也是找不到一个出口的——落神之天,原本就是全封闭的一个世界,大气层,九亿公里,外壳又是九亿公里,他如何能出?
十八亿天地握围,有翅难飞!
既来之,则安之。
不让我走,我就不走,赶都别想赶我走!
他的泼皮性子又来了,好吧,那我雷天送,就安心呆在这个世界,安逸地做一回落神之天的子民!
他想到这里,便化为一道残光,落在一个世界里,降生在了一个叫楚国的普通人家……
这个出生的小男孩,叫王质。
——王质本是这个楚国一个叫“衢城”的杨家巷人氏,为人善良,尽职孝道,然而其母亲视力极差。因家境贫寒,靠王质上山砍柴,勉强维持生活。
这一日,有两个生人经过王质家门口,称肚子饿,就向王母借灶做饭。
王质砍柴未归,老母称家中无柴,而过路二人并不在意,老母禁不住二人软磨硬缠,便准许了。
二人要煮面,却无薪柴,其中一人索性把腿伸进灶里当柴烧。烧了一锅面条,其二人各吃一碗,老母生性多疑,心疑其二人所为,又苦于看不清,神仙送她面她也不敢吃。只由得二人糊来了,其实乃神仙故意戏弄,二人吃饱喝足还留下一大碗作酬谢,便告辞而去。
待王质回家,其母称有人借锅煮面,桌上还有留的,质见桌上有一大碗面,面汤稀如清水,捧起就喝完了。这时才发现家中八仙桌的腿全部烧焦、板凳的腿都不见了,问其母,王母亦不知何故便一五一十如实相告。
王质听后顿时火冒三丈,声称要与二人算帐,拿起斧头就追出门去了。当听邻居说二人刚出城,王质便追出城去,一路询问,得知二人进山了,王质追到了城南山下也不见人,进山后虽然天色渐晚,但隐约可见有二人好似大家所说之人,便寻了过去。
只见果然有相似的二人正在一颗巨大的桃树树下对弈围棋。不过还多了一个站着观棋的年轻男子。这男子,这时爬到树上扯了几个成熟的大桃子。
下棋这两人,一个是满头金发,蓝眼鹰鼻的异种男人,一个是尼姑模样的绝美女子。
王质本来就爱棋,见这两人下的正兴,便坐下来观棋。时间久了,他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
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挑战,神秘总裁
不知道看了多长时间,这盘棋下得惊天动地,还处处玄机,王质看得也入了迷。
站在一旁的年轻男子饶有有趣地打量着他,忽然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走过去一个凉亭下说话。
他便有些不舍地走了过去。
“你可是那山下王家的小孩?”年轻人问他。
“你怎么知道?”王质这才想起来自己追到这里的本意,不由怒火中烧,转头便朝树下大骂起来:“哎我说!我倒还忘了,这两个人早些时候去我家蹭吃的,把我家最值钱的桌子当柴火烧了,赔钱啊!”
年轻人连忙慌张地扯住他的袖子:“小兄弟,别激动!那两人你惹不起,这样吧,我赔你钱就是。”
“那不行!又不是你烧的!”王质认起了死理。
“兄弟,你可知道看他们下棋,也是收钱的,这不,你已经看了这么长时间,按照费用,已经有一万两银子了!”年轻人嘿嘿笑着解释道:“我这是为你好,见好就收吧……”
“哟呵!讹我是吧?老子可不是讹大的!你和他们一伙的?”王质可不是胆小的主,火冒三丈,跳了起来。
要知道,一万两银子,可以买一栋庄园了。
“我……我老师和他们二位是朋友,我算是他们的半个弟子。”庄子笑着解释道:“你不就毁了一张桌子么?我替我的长辈赔钱总可以吧。”
“我看个棋就要我一万两?凭什么?我不干!那我也可以说,我家的桌子值得两万两,你还得给我一万两!”
年轻人一听,愣住了,他苦笑了一下,知道遇上了一个泼皮,只好哄骗起来:“这样吧,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听得高兴,咱们这就两清了。”
“讲个故事都一万两?什么好故事?哈哈!我倒要听听。”王质嘲笑起来,想着反正自己听了也说不高兴,不听白不听。于是年轻人就清咳两声,在凉亭下认真地讲起这个故事来:
“……在这个世界的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成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鹏鼓翅奋飞,它的翅膀象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在大海翻腾的时候就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池。”
“当鹏飞往南海时,水浪击起达三千里,借着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离开北海六个月的时间到达南海才休息……”
“得得得!这什么鸟故事?吹牛子谁不会?我不高兴!”王质不耐烦地摆摆手,打断了这个故事。
“好吧,换一个。”年轻人便又调整了一下情绪,语重心长地讲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灰尘,以及生物都是被风所吹而飘动的。天色深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边际呢?鹏往下看,也是这样罢了。再说,水蓄积得不深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起大船。把一杯水倒在堂上的低洼之处,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如果把一个杯子放上去,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了。风力积蓄得不大,就没有力量承载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它才可以乘风而行。鹏背负着青天而无所拦阻,然后才开始向南飞行……”
“怎么还是那只大鸟?没劲!换一个换一个。”王质又打断了故事,很不耐烦了。
年轻人笑道:“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向南海去呢?’”
“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就可当天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就要准备一宿的粮食。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小虫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你们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作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作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王质听到这里,果然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感觉。
他沉思了一下,忍不住问道:“你想告诉我什么?你说我是那小斑鸠小蝉?没有远大的志向?人活不过百年,高不过七尺。黄天在上,我一个凡人,又能做什么?除非老子能成仙!”
“你想成仙,你便是仙呀。”年轻人哑然一笑,拍着巴掌说道。
“你们难道是仙人?我看你们就是几个江湖骗子!老子不笨,快还钱来,我还赶着回去给我老娘做饭。”王质眨着眼睛,要起钱来。
“小兄弟,你可愿意跟我去这人间走上一回,我保管你荣华富贵,信手拈来,你岂不可以很好孝敬你老母亲了?”
“真的?”
“我修道之人,不打诳语,如此,咱们走着——”
年轻人一甩袖子,王质眼前一花,便感觉周身的景象已经开始奇异地扭曲着,变形着,耳边忽然传来一阵阵怪异的风声……
2013-11-28笔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