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次事件之后我好像突然之间就长大了,不用去上学的时候就帮着家里做农活。放假的时候也会经常出去捡可乐瓶子,抓爬喳(知了孵化前,刚出土的时候我们这地方叫爬喳),捉蝎子卖钱。来给家里减轻生活的压力,有时我一个夏天可以卖2、3百块钱。夏天对于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欢乐的,因为可以去河里游泳。对于我来说这同样也不例外,我更在意的是终于可以下河摸鱼了。
我家屋后100多米处便是澧河,我从小便练就了一身游泳的本事,我可以2只手不碰水的游到对岸,也可以4支不动的躺在水面上几个小时不下沉,还可以在水下睁着眼睛憋气2分钟。我对这条河太熟悉了,哪个地方水深,哪个地方水浅,哪个地方有水草,哪个地方田螺多,哪个地方虾、蟹多,哪个地方鱼多,我几乎都摸过遍了。
在离我家屋后河堤200多米远的上游位置,河水在这里有一个90度的转弯,此处水面比其它地方都要宽,大概有五十多米的样子,这里在这一带极深。村子里的人叫这里青泥弯,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就没人知道了。有一次几个抓鱼的鹰船在这里捉鱼,几只鱼鹰下去后都没有出来,于是几个渔夫便拿行船用的竹竿量水深,四根竹竿接在一起放下去,竟然连淤泥都没有碰到,大家都惊呆了,要知道那行船用的竹竿一根差不多有10米长啊,40多米啊这在这样只有几十米宽的小河上可是非常少见的。据我所知这里还很邪门,夏天每次涨水之后总有人会来河上炸鱼,可是丢在这个弯的**从来没有响过,只要错过这个弯就没事。而且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过,因上游突降暴雨河流涨水,这里的水面就会形成很大的漩涡,从上游冲下来的家禽只要到了这里便会沉入水底。甚至有一次我看到从上游冲下来的一只猪到了这里,只是在水面上转了个圈便消失不见了。
在干旱的季节上游会断流,而这里往下却不会。有一年特别干旱,除开这里上游下游都断流了,而这里水位却依旧。于是住在2岸的人们便都在这里下泵抽水浇灌田地,连抽了一个礼拜,在一个中午突然之间所有的水泵都停水了,于是人们便去河边看,一看才发现水中有一个长满鳞片的家伙用身体把所有吸水的泵口全堵了。人们都吓坏了,有的说那是龙王,有的说那是水怪,有的说是锂鱼精,总之在第二天好多人们都来到这里焚香祷告请求下雨,当时我还跟着他们骂他们迷信,可谁知第二天晚上果然下了一场大雨。虽然这里有点邪门,但我也曾经在这里疯狂过。那是五年级的暑假,我在那青泥弯中央抓过一条被**震得半死的6斤多的鲤鱼,它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当时没人愿意下水,我当时也是年少轻狂,后来想想都后怕。
我念的中学离家有点远,是寄宿学校,每个礼拜回家一次。学校也坐落在澧河南岸, 学校右侧100处是澧河大桥,这座大桥南桥头曾发生过多次事故,听说还死过不少人。这里也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我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那是初夏的一个早上,当时正是知了出土的季节,我头天晚上捉了很多爬喳来这里卖,当时来这里卖的人还挺多,刚轮到我的爬喳称重时,那收爬喳的人手不知怎么一滑,秤砣顺着撑杆就划掉了,这一掉可不要紧掉到桥下的河里了。好在落水处离岸边不远,于是我和那人便一起下去捞,来到水边我和那人便看到了令人惊呆的一幕,那秤砣竟然在水面上漂着,是的没错,下面没有任何东西支撑确实是漂着的。虽然是岸边水不是很深,但也足以埋过膝盖的。当时我就被这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好歹那收爬喳的反应快,回过身对我说道“秤砣离岸太远了够不到,走上去找个树枝来。”说完这话他拉着我就往桥上跑,到了桥上再低头看桥下水面上哪还有什么秤砣啊,我这才反应过来刚可能撞邪了,我们都赶紧离开了那里。
大桥东侧下游100多米处有一座石桥,这座石桥可是有些历史的了,石桥北头的石碑上说是明朝建造的,听说抗日战争的时候这石桥还过过坦克,只可惜这石桥两侧雕刻的龙头几乎全部毁于那场战争。这里也是我们那时玩耍的一地点。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