狌狌随波逐流,漂流了约有两三里之遥,两面危崖似又合二为一,高耸入云的两座危崖并拢为一处。景物也由明而暗,狌狌依稀辨出一些大概,仿佛进入了一个幽奇的古洞。前行约有里许,水流悠然消失,狌狌甚觉诧异,洪流怎么会凭空消失?
只是这时狌狌却也顾不了那么多,它一抬头,见迎面危壁挡路,壁根危石似是狗牙一般,相互交错,穿插成一个个空窍,高可容人。狌狌踏在危壁前,已是心神交瘁,经过了这一番的波折,恐惧对它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它不知道从这个空窍穿过,会有什么等待着——
奇遇或是危险····
但是古洞外面尽是洪流,即使不入这空窍,也无其他去路。狌狌稍一衡量,索性进去探个究竟,说不上还会有绝处逢生的可能。想到此处,狌狌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孔中钻入。进到里面一看,依然是怪石横生,上面无数石钟乳倒立,而下面又是怪石林立,砂石交错,锋利如剑,上下交错,碰头碍足。若是常人到此,定会皮开肉绽,还算狌狌皮糙肉厚,虽受一些划伤,但也不至丧命。
狌狌就这样左躲右闪的走约一箭之地,前面赫然出现一个深潭。深潭中央,有一泉眼,似磨盘大小,汩汩翻滚。
狌狌看到泉眼,心中已猜到**,想那凭空消失的洪流,地下定有暗道,水流从暗道里流进,然后流过暗道,再从这个深潭的中央冒出,这样便形成了深潭的泉眼。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狌狌心中疑惑顿除。
只是狌狌看着前面的深潭,略一定神,这潭大抵十亩有余,成一方塘,四面俱是危崖高耸,将深潭团团围裹,逐渐由宽到窄往上收拢,到极顶中间,形成一个四五尺的圆孔。日光从孔中直射潭心,照在泉眼处,被四围暗色一衬,绝似一朵绽放的莲花映在水中。四壁奇石怪生,千状百态,就着这潭心一点点天光,那些危壁怪石,黑影里看去,仿佛到了龙宫鬼国,到处都是鱼龙曼衍,魔鬼狰狞,飞舞跳跃,凶厉非凡。初看疑是眼花,略一细看,更觉个个形态生动,磨牙吮血,似待攫人而噬。崖顶孔窍突出壁腰,距离下面已有千百余丈,从顶到底,其高更不必说。
满洞之中,尽是雄隐幽奇,阴森可怖的景象。
狌狌觉察此地处处阴森诡秘,知道并非善地,正要离去。——不过一想到外面处处都是沟壑洪流,已无居所,这里虽然诡秘,到可安身,不妨先在此处安顿下来,他日若寻到福地,再去也不迟。
想到此处,狌狌四下观望,本欲找一可栖身洞府,但是四下皆是怪石矗立,别说栖身洞府,甚至连一方空地也没有。狌狌倍感失望,但是看到洞中这些奇怪的景致,绝非一日形成,若说是奇人修炼之所,也算是绝好洞天。
狌狌眼望深潭,猛见潭心起了一阵怪风,登时耳旁异声四起,四壁鬼物妖魔、龙蛇异兽之类,一齐活动,似要脱石飞来。狌狌见声势骇然,正欲逃走,只觉脚下地面旋转,四壁碎石簇簇而落,里面隐隐露出华光,待表面一层碎石全部脱落,里面露出的竟是天然石乳。
这些石乳似是凝脂,洁白欲滴。在洞顶处,露出几个露出几个栲栳大小的夜明珠,这些夜明珠无光自亮,映射在壁上的石乳上,又是碧翠照人。而潭心泉眼的水流停止了翻滚,反而像是陀螺一般,在泉眼处形成一个巨大漩涡,向着地下流去。
顷刻之间,偌大一潭水消失全无,甚至看不出有一丝淤泥的痕迹。干涸的潭底非石非土,上面平铺着一层浅浅地绿苔。经日光一照,在绿苔之上露出几行篆隶字体,时隐时现:
妖龙久封,成乾坤鼎。
吾伏羲氏,难逆天意。
遇此缘者,非仙非道。
斯恶孽缘,逢兽出世。
这也正是伏羲氏所留下的预言,到现在已完全应验。
只是——
狌狌本是畜类,不懂人语。只是看着这几行字体隐时不露丝毫痕迹,现时却是华光四溅,夺人眼目。狌狌颇为好奇,也算他甚久通灵,该有此奇遇。它停顿良久,见洞内停止旋转,一切都归于寂静,觉得不至有太大的危险。它试探着向潭边移动,虽然洞内光线充盈,一切景物一览无余,但它依旧怀着一丝警惕之心。
待到潭边,深潭微微颤了颤,狌狌还未察觉到恐惧,颤动已经平息。狌狌见潭心之处,有一枯骨,枯骨堆砌,大如栲栳,似是龙头。两条龙须沿着潭底伸向潭壁两侧,在潭壁上端形成两个碗口粗的龙须环。在龙头口中衔着一颗鸡蛋大小的灵丹,灵丹晶莹剔透,外透一层朦胧氤氲。
狌狌知龙头口内灵丹是宝,它欣喜若狂,不假思索地纵身一跃,跳到了潭内,想去取那灵丹。狌狌双脚刚一触地,潭底绿苔瞬间入地,露出一层洁白骨刺。而整个深潭四周都向着中心龙头靠拢。狌狌恐潭壁围拢过来,把自己包裹在其中,它也不敢做过多停留,伸出前爪,急速的去抢那颗灵丹,但那灵丹被龙头的上下鄂死死地夹住,狌狌一抓竟未动丝毫。这到出乎意料,但是看着四壁马上围拢在一起,肚腹只剩一丈见方,而顶口也缩成了只有井口大小,如果再不出去,定会被困封在潭内。
但是想到那颗晶莹剔透的灵丹,狌狌又十分不舍,这颗灵丹处于深潭中心,也恰好是日光所照耀之处,吸日月之精,天地之灵,如果得到也是福事一件。狌狌贪心更甚,愈加想把这旷世奇宝据为己有。它用尽全力二次向灵丹抢去。那灵丹也颇为顽固,无论狌狌如何用力,似是长在龙口一般,没有丝毫撼动。
狌狌见潭口渐渐合拢,心情一急,它索性坐下,用两只脚分别蹬着龙头两边的龙须,两脚一用力,双臂从龙头的两腮穿过,扣住灵丹,用尽全身之力,向怀中拉扯。这一用力不要紧,狌狌只觉臂中空无一物,整个身体被狠狠地耸了一下,向后倒退了几步,墩坐在地。狌狌顾不得自身的疼痛,只顾向灵丹看去。一看之下,惊急交加,那颗灵丹已不知去向。
狌狌神情一急,正要起身寻找,忽觉手中有一丝凉意瞬间传遍全身,低头一看,灵丹依然握在手中。狌狌如愿,喜悦心情自是不必说,正在狂喜间,忽觉眼前一黑,只有一水桶粗细的光线笔直射下,狌狌才知这潭口马上合拢,也顾不得欢喜,手握灵丹纵身一跃,恰好从水桶粗细的潭口中跃出。
站定身体,那偌大的一个深潭已经复如平地,而在地面之上摆放着一个酒坛大小的小鼎。这小鼎通身洁白似骨,有着一层圆润之色。口肚粗细相差无几,两个骨环为耳,形状与普通鼎像似,唯一不同的是这鼎四足支地。四足两两相对而生,长约一指,似是鼍足,短小有趾。
狌狌不知这鼎为何物,它初始并不敢靠近,过了良久,见这鼎无有任何异态,它也壮起胆子向小鼎走去。那鼎外表光滑异常,用手一摸透着一丝温凉。狌狌抚摸一会儿,甚是喜爱,后见鼎依旧无恙,知是无害,索性将鼎捧在怀里,小鼎入怀温凉如玉,那种清凉之感,宛似甘泉一般,瞬间涌遍了全身。
狌狌在小鼎外表查看一番,与普通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它又将小鼎举过头顶,经阳光一照,光霞潋滟,在小鼎的壁上,顿时出现了一副奇景。圆润之中,隐隐透着一层黄色鳞甲。而在鼎的底部,一个八卦阴阳图镶嵌其中。细细一看,这层鳞甲戾气四射,铮铮欲出,但鳞甲似乎又受着图形力量的牵制,欲出不出在小鼎壁上围绕着八卦图迅速转动。狌狌看得出奇,才知这鼎定有玄妙之处,定是至宝无疑。
狌狌绝处逢生,又在片刻之间,偶得两件奇宝,一身疲惫一扫而空,满是欢喜之态。
原来这小鼎正是黄龙所化,名曰——乾坤鼎。
想是伏羲氏在两千年前,便已预测到今日之果,遂留下了这两句预言:
妖龙久封,成乾坤鼎。
黄龙有伏羲的封印,上又有青龙压身。只是青龙压住了黄龙的头部,而尾部露在了外面。黄龙尾巴上扬,化作了一座圆形危崖,将深潭包围在内,这也正是深潭四壁由宽到窄的原因。崖势由宽到窄,成收拢之势,中间只露出一个四五尺大的圆孔,而日光可恰好从这个圆孔中射入潭心。
黄龙身处地肺之中,受着地下阴气侵蚀,上又有日光照耀,这一阴一阳 具都极戾之气,在黄龙体内形成两股真气,整日争斗不休。先时黄龙还可压制,不过几百年过去了,黄龙的法力渐渐地受到了禁锢,这两股真气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盛起来。黄龙气衰,再也无力相抗,只好任其在体内肆意而生。
而黄龙背上的八卦图却阴阳各自相吸,使黄龙体内戾气渐盛。日久天长,黄龙血肉腐去,只剩一架枯骨。后经地壳挤压,枯骨并成鼎状,再经日月镀嵌,最终形成一口鼎——乾坤鼎。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