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不呆侠 第一八三节 御鹤冤案

本章节来自于 不呆侠 http://www.lishu123.com/15/15598/
    “你当我是吓大的!我就奇了怪喽,平常有人到这儿不出三天,非死即残,要不就疯疯颠颠,你怎么就活了大半月啦?”他本来是看他有没有求饶的意思,看样子他活得还算“滋润”。

    “哈哈!这有何稀奇,他有他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老朽一技防身,何惧之有?”他还抖起来了。

    “他们就没把你给毒死?”

    “我看你是活见鬼了,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你看,他们还让老朽做饭,你要不要进来吃点呀?”

    银轮直摆手,“免了,免了,就不打搅你了,接着做饭啊!老夫告辞。”

    “进来!看老朽都做了什么好吃的,咱俩喝点小酒,剥个花生,好久没跟你抬杠,闷得慌。”说罢拉着他就往里拖。

    银轮如蛇咬一般慌忙使劲想甩开他,可他却如生了根似的,哪那么容易甩得脱。

    “进来!”

    “不去!”

    “进来啦!”

    “不去啦!”

    邓大夫拉出了汗,银轮哭丧着脸,他可真不想进个地方来,情急之下,狠劲的一脚踹出,将邓大夫给踹飞,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

    “八哥,大喜事!”八王爷正在喝茶,冷不丁小郡主冲了进来。

    “早就跟你说了,不要叫我八哥,你可喊我一声‘老八’都成,八哥是鸟。”八王爷很不喜欢这个称呼。

    “行啦!八哥不是很好听么?多响亮呀!哎!我告诉你呀!邓关有消息啦!”

    “邓关!有他什么消息?”王爷问道。

    “他单枪匹马将少林寺给拿了下来,大长了中原武林的士气。”

    “你说什么?邓关那小子将少林寺拿回来啦?那少林寺是什么时候给弄丢的呢?”八王爷将信将疑。

    “没错!八哥,小妹的江湖朋友遍布天下,我接到了很多这样的线报,去年年末,趁我朝与党项交战之机,神火教突出奇兵,一举拿下少林寺,这事极为机密,半月前,邓关打跑了神火教的三护法星目法王,现在少林寺姓邓。”郡主高扬着一大摞纸张。

    “也就是说他现在应该就在少林寺,对吧?”八王爷道。

    “当然!一时半会他是不会离开的。”

    “哟嗬!还真没看出来,这家伙一出道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本王还一直将他当成一个有那么一点点正义感的江湖小混混呢。”

    “咱们现在就去找他吧!”郡主提议道。

    “不急!现在要找他的人多了,只怕如今的少林寺早就被严密监视起来,咱们去了纯粹给他添乱。”八王爷要真的提着脑袋去了,不但会成为邓关的累赘,而且恐怕连皇帝都会惊动。

    “那咱们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呆在一旁看戏吧?”郡主是非常想凑这个热闹。

    “他现在不一定会在那里,以本王对他的了解,他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不会老呆在一个地方的,再说了,神火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他一出手就大煞了神火教的威风,岂能与他善罢干休!”

    “那咱们就这么干等呀?公主那边可等不了,找着了邓关就可找着邓太医,找着了邓太医就可彻底医好公主的病,你不知道呀,我这个当姑姑的看着自己的小侄女那模样就心如刀绞、感同身受哇!”

    八王爷一挥手,“得了吧!你比她还小一岁呢!别老是想着闯荡江湖,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八王爷想的是邓关既然出现在少林寺,那小皇子呢?他不会也就在附近吧?难道他已经知道了小皇子的身世?想借助江湖人士的力量将他送回皇宫?这可如何是好哇?人都已经到了少林寺啦?这儿离皇宫也就四五百来里地?他在这个地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不会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吧?难道、难道说那孩子已经、已经。。。。。。他都不敢再往下想,一阵晕眩袭来,头疼欲裂,软塌塌地瘫倒在太师椅上。

    “八哥、老八,你、你这是怎么啦?你可别吓我呀!大不了从今而后我再也不叫你八哥啦!”

    “唉!没事!大概是茶喝多了,上头。”

    “喝茶也上头呀?我还是头一次听过。”

    “小妹,哥交给你一件事,你也派一大帮人去少林寺附近,记住,要打着开封府捕头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找人,记住,拿出你的本事来,将这件事情搞大、搞乱,越臭越好。”八王爷狠狠地拍了拍了扶手。

    郡主贼笑着凑过来,“老八,你的意思是牵扯得越广越好?”

    “没错!这本来就是你的拿手好戏,要换了别人,指定给搞砸喽。要牢牢记住,一个神火教肯定是不够的,要想着法子将大明宗的人也牵扯进来,这段时间以来,我听说他们之间一直龌龊不断。”

    “原来很多事也瞒不过咱们的老八呀!就算咱们不牵扯大明宗的人,他们也脱离不了干系,他们的人的确曾出现在少林寺,听说曾与星目法王干了一架,双方死伤惨重。”

    “这就对了,还要更乱些,得让他们连理清头绪的时间都没有。”

    “那你得给我拨些银两。”小郡主两手一伸。

    “找六哥要去!”八王爷倒背着手,仰天长叹,“邓关啊邓关,你到底是哪路神仙呀?挑起神火教与大明宗的人打得头破血流,自己则坐收渔人之利?你比曹操还要奸诈啊!”

    正当中原武林中人都想一睹这个名叫“邓关”的家伙的无上风采之时,他却突然之间失去了踪影,就如他突然冒出一样。他那帮小弟都在少林寺内养伤,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平静、且按部就班。而他与晴儿姑娘却杳如黄鹤,就好像他们从未来过少林寺一样,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看到他们是如何从少林寺出走的?这些日子以来,大明宗与神火教的人为了对付他,将京城附近大小分坛分舵全都调到了少林寺的周围,如此一来,有那么一些地方自然“后方空虚”,而此时的邓关居然就出现在了京城,而且卷进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漩涡之中。

    现在得说说那个包拯的事了。自打救出玉儿姑娘后,包拯的心思也就安定了下来,专心研读,次年参加会试,中得进士第三名,享用了皇上御赐的荣恩宴,照例赐翰林院编修,这编修的职责算是最轻松的了,平常也就修编一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古文,再者起草一些千篇一律的公文,年纪大了干这个还行,对于他这样的年轻人,可算是遭了老罪了。好在他是八王爷亲自举荐的,皇上想不另眼相看都不行,没多久他就摊上一个让他崭露头角的机会。

    包拯在翰林院遭了不到三个月的罪,由于他的一些主张在其他人看来简直离经叛道,要他这么个毛头小子修史,简直是篡改历史,还不如给他点别的事干,经过翰林院的人上下一番“忙碌”,皇帝还真的给了他一个“美差”——代行开封府司户参军,要是照一般官员的升迁之路走来,他爬到这个位置估计得抱孙子了。一个进士,才在翰林院干了不到三个月就升为开封府司户参军,虽然只是个代行之职,却也馋煞了不少人,怎么说来这开封府也是天子脚下的头号大衙门,一有风吹草动,皇帝可都看在眼里呐!说不定哪天被皇帝一眼相中,从此平步青云、光宗耀祖。不过其他人可不这么看,没几个想在这么一个衙门当差的,虽然开封府贵为大宋京城,天子脚下,按理说没什么人敢在这犯事,可事实完全相反,开封府城内住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显赫高官,还有就是富商大贾,这些人平时看来并没什么来往,可暗地里藕断丝连、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朝廷官员都把这开封知府当成了见光死,没几个干上两年的,现在大家看到这么一个年轻后生居然干上了这个司户参军之职,这可是掌管着开封府的一切狱讼之务,在这儿干就怕碰着这差事,一个司户参军才多大的官呀?从九品,整个一芝麻绿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所以大家无不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看这小子到底会怎么一个死法。怕是连包拯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他走马上任第二天、前天晚上一干好友为他摆的荣升宴还没消化完,他就倒霉地遇上了一件连皇帝都万分头疼的案子。

    这天早朝,文武百官参拜完毕,太监呼道:“圣上有旨,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六王爷出班跪地奏道:“臣有本要奏。”

    “嗯!六弟呀!大清早的你何事要奏?”皇帝喝了口茶。

    “昨日有暴民纵恶犬咬死了圣上赐予臣的一只金牌仙鹤,臣已将暴民王大贵一家六口全部擒获,准备依例处以极刑。”

    他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惊诧,议论纷纷,“这叫什么事呀?就为了一只鹤,诛杀人家六口,这依的什么律呀?”这是有点良心的人说的。

    “六王爷所言极是,御赐仙鹤,何等尊荣,王大贵纵犬伤鹤,罪在不赦,杀他们已是皇恩浩荡。”没心没肺的人就说出了这样的高论。

    “不管如何,为了一只仙鹤就要了六条人命,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圣上?”有的人忧心忡忡。

    “哼,恶犬咬死御赐仙鹤,有辱皇威,这可是关系皇家脸面的大事呀,如不杀一儆百,皇威何在?”

    。。。。。。

    各说各的,没一个有主见的,六王爷看着眉头紧锁的皇帝和毫无主见的文武百官,不禁志得意满、傲态毕现。皇帝在想,六弟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下令杀人,改天他家的猫呀狗呀死了都要杀人,可这罪过就全落在朕头上啦。如果不按他的要求做,他定会没完没了的找麻烦来试探朕,一只御赐仙鹤,死了也就死了,就算把这六口老老少少千刀万剐也活不过来,何况这是狗咬死的,我这大宋律例也没这一条呀,难道我这皇家脸面还比人家六口人命重要吗?

    大家还在大殿内吵闹,六王爷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圣上,大臣里边支持的占多数,就请圣上下旨吧!”

    皇上有点恼怒的望了他一眼,又扫视了一下殿内文武百官,心道难道就没一个敢站出来说句人话吗?他不禁颇为失望,就连那个开封知府杜大人都勾着脑袋,一言不发。不过这事怎么说都发生在他的地盘上呀,他总不能做缩头乌龟吧?

    “杜大人,这事就发生在你的地盘之内,以你之见当如何呀?”皇帝问道。

    可这个杜大人听到是六王爷的事,早就吓得没了主见,头脑昏昏沉沉的,他都搞不清自己是站着还是躺着,哪还有什么法子哟?他卟嗵一声就跪下了,也不答话,只是哆哆嗦嗦的抹汗珠子。皇帝见他也没可能拿出个法子来,也就没逼他,他又看了看站在后边的新上任的进士们,尤其注意了一下包拯,昨天他就晋升为开封府司户参军,遇到这种事总得有点主意吧,皇帝心道。可只见他抄着手,勾着脑袋,嘟着嘴,皱着眉头,一句话都没说,完全没参加他们的议论,也没注意皇帝在直勾勾看着自己。

    “包拯!”皇帝喝道。

    这句话把其他的大臣都吓了一跳,因为这些文武大臣们从没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如果他还在干翰林院修编,自然可以面见皇帝,可如今的他是开封府的属官,按理说是没有资格面圣的,今天能来纯粹是八王爷在后边糊弄的,赐了官,当然得面圣谢恩,而他自己则躲在王府里“逍遥”。

    “啊!”包拯应道。

    皇帝见他这模样就生气,心说你现在是开封府的人,凡是出现在开封府管辖之下的大小事物你都管得着,朕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让八王爷如此看重你?

    想到这,他清了清嗓子,不急不徐地说:“嗯!包拯呀,现在你可是开封司户参军,按理来说这种事迟早都会落到你的头上,你认为该当如何呀?”

    开封知府杜大人回头瞪着他,又是呶嘴、又是挤眼,本来是想叫他不要乱说话,不要把这祸水引到开封府头上。可是包拯皱着眉头揣摩了半天却会错了意,挠了挠太阳穴,想了想,“依我朝律例,这案子将由开封府管辖。”包拯不温不火地说。

    杜大人一听这话立刻眼冒金星、四肢无力,软塌塌地跪了下去。

    “哼!你是谁呀?你说交由开封府管本王爷就会将人交给开封府吗?”六王爷轻蔑地说。

    “既然王爷不想将这事交给朝廷办理,那王爷立可将那六人开刀问斩,又何必来纠缠圣上呢?”包拯轻蔑地说。

    “哼,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皇家的事岂用你一个外人操心。”王爷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下官包拯,乃新任代行开封府司户参军之职。”包拯一揖手,恭恭敬敬地说。

    “哟!哟!哟!原来如此呀,看来本王还要恭禧你喽?!”六王爷根本就没拿他当回事。

    “多谢王爷眷顾,下官当竭尽所能,给王爷一个满意的答复。”包拯的口气好像软了些,其实他是故意这么做的,等他把那六个百姓要到手上,哼!六王爷,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我这个小小的代行司户参军的厉害,去年你纵使恶奴放犬咬我的仇还没报呢,咱们就老账新账一起算,到时候我让你灰头土脸地吃个哑巴亏,你还得说我英明。

    “好!本王就把那几个暴民交给你,看你能有什么本事让本王消消气?”六王爷颐指气使地说。

    “王爷此言差矣,应该是交给开封府杜大人才是。”包拯纠正道。杜大人听后心说你是要把我往死里整呀!

    “哼!杜大人,你可要办公道点呀!”六王爷恶狠狠地嘲弄道。

    “下、下官定不辱使命。”杜大人爬起来,恨不得啃包拯两口。

    杜大人哪有心思审这个案子呀?这不,没多久皇帝就得到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说是杜大人在回府的路上轿底突然脱落,他也就一屁股摔到了大街上,虽然没什么性命之忧,听说伤得可“不轻”,这案子一时半会是无论如何也审不成喽!其实哪是轿底突然脱落呀,根本就是他故意这么做的,他这轿子与一般人的不同,里边有个机关,只要一掀这机关,轿底就会自动脱落,他当然也会掉到大街上,轿底与地面才多高呀?不过他的惨嚎还是跟真的一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二品大员摔了个屁股蹲,皇帝自然不好怪罪他,只是交待要把他的轿子做得更牢固点,可别又掉了,记得他上任以来这是第五次因轿底脱落而掉到大街上丢人现眼的。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寒山士的小说不呆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不呆侠最新章节不呆侠全文阅读不呆侠5200不呆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寒山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