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七十六章 29军大刀队

本章节来自于 抗战之临时工 http://www.lishu123.com/15/15389/
    蒋公一声令下  各军队纷纷赶赴长城沿线  光从编制上來说真的很强大  除何柱国之新编59军  商震之32军  庞炳勋之40军  宋哲元之29军  徐廷瑶之中央第17军4个正规军外  还有从关外撤退下來的王以哲军、缪澄流师部  以及驻多伦的孙殿英41军等  共有中央军11个师  东北军12个师  西北军、晋军13个师  对外号称30万大军

    虽然人数确实不少  但实力却很弱  除中央军外  其他部队编制庞杂  很多原属于义勇军、保安队等  正规部队也参差不齐  有的是刚刚由旅升格为师  有的被打残人员还未齐  有些本來就编制不满员  像宋哲元第29军  只有2.2万人  其中就有7000人留守山西阳泉附近  真正开到长城前线的只有1.5万  每个师仅有5000人左右

    从武器装备上看  装备最差的是29军  轻重武器装备比较齐全的是徐廷瑶的中央军17军  东北军本來装备也不差  可是千里溃退  武器丢失损坏严重  重武器几乎沒有  几乎和29军同病相怜

    倭寇向长城沿线进攻的部队一共牵扯到四个师团  包括西义一第8师团  坂本政右卫门第6师团、中村第33旅团、铃木旅团、服部旅团、黑夺旅团、落合所部等  一贯龌蹉的小日本  部队的名字也很诡异  叫神马师团啊  一个师团2.2万人左右  不就是一个军吗  日军一个师团的编制从人数上看  就和宋哲元的29军不相上下

    日军阵容强大  补充完热河会战损失的兵力后共计8万余人  伪满洲国仆从军4万余人  重要的是日军武器精良  有很多重炮、飞机  重炮轰击  气势夺人  一旦轰开缺口  就能为步兵铺平道路  而飞机  国民党军过去打仗  还很少遇到过

    此次长城抗战29军的任务是防守长城各口中的中路喜峰口  此地态势较为突出  所以即使沒有打败仗  如果两翼友军顶不住  29军也只能撤退  得到军委会命令的29军马不停蹄地星夜驰援喜峰口

    说起29军不得不提一下有名的大刀队  现在喜峰口形势危急  29军的大刀队被寄予厚望  其实29军原属西北军  当年冯玉祥创建西北军时  因为部队扩充过快  枪支弹药不足  不得已为部队士兵配发了大刀

    西北军用的大刀  都是长柄、宽刃、刀尖倾斜的传统中国砍刀  小鬼子叫它“青龙刀”  非常利于劈杀  大刀由刀身、刀柄、护手3大部分组成  全刀长一般在90公分左右  重约1.6kg  其中刀身分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  护手形状很像吉利的元宝  有铜制、铁制两种  护手高90mm、厚12mm、宽25mm  刀柄长为215毫米  后面的刀环直径大约76mm

    冯玉祥还聘请了一批武林高手  设计了一套非常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  让部队勤加练习  沒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初为了应急而用的大刀  反成了西北军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29军的刀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河北沧州八级门下武林高手马凤图创立的破锋八刀

    马凤图曾经担任冯玉祥部白刃战术教研室主任  主编《白刃战术教程》期间与二弟英图、三弟昌图及长子广达一起创编了寓枪于棍的"风磨棍",被西北军广泛用于训练和实战的“破锋八刀”以及劈挂拳第三路飞虎拳

    “破锋刀歌”就是西北军中的刀法歌诀  歌诀共八句  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锋刀  掉手横挥使拦腰  顺风势成扫秋叶  横扫千钧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  连环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护凭快取  移步换型突刺刀

    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  融合了明朝戚继光的《辛酉刀法》、程宗猷的《单刀法选》以及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  包括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等技法  动作简捷精炼  大劈大砍  迅猛剽悍  很适合部队使用  与现在的表演武术有本质的区别

    和小鬼子对战时  双手握大片刀  刀尖朝下  当鬼子刺刀刺过來的一瞬间  猛地举刀挑开或挑偏鬼子的刺刀  这时向上挑起的刀正好在小鬼子头上的  顺势劈下  一刀就可以把鬼子劈成两半  还可以配合步法用刀尖左右拨开鬼子刺刀的同时  双手握刀突刺  同样有很大的杀伤力

    第二种刀法是武术名家李尧臣独创的无极刀法  武林泰斗李尧臣自幼练习太极拳  又练三皇炮锤拳  还学过**刀、追魂剑等十八般兵刃  李尧臣后又学使暗器  练轻功  能飞檐走壁  蹿房越脊  水上、车上、马上功夫都很过硬  在华夏武林中名声显赫  他曾经在北平八大镖局中历史最久  声誉最著名的会友镖局工作了27年之久

    马凤图走后  为进一步提高官兵使用大刀的技能  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赴北平聘请李尧臣先生担任29军武术总教官  李尧臣深为二十九军抗日救国的精神所感动  也认为“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欣然允诺前往相助

    此君來到二十九军后  根据大刀的特点  结合中国传统的**刀法  创编出一种新套路  起名无极刀  独创“无极刀法”  这种刀法  挥舞起來  既可以当刀劈  又可作剑刺  简单易学  实用性强  极大的增强了士兵的白刃战本领  这种刀法强化了一种理念:刀本是刀  可劈;刀亦为剑  可刺

    经过精心设计的“无极刀”长短与宝剑相仿  长约1米;刀面也不像传统的砍刀那么宽  而是比剑柄略宽一些;传统的刀是一面开刃  而无极刀刀头却是两面开刃  接近刀把的地方才是一面开刃;为了使用时更容易用上力气  无极刀的刀把长8寸至一尺  还可以两只手同时握刀  砍向对方

    “无极刀”刀法和破锋八刀类似:出刀时刀身下垂  刀口朝自己  撩起大刀  用刀背磕开步枪  同时刀锋向前画弧  正好砍对手脖子  因为劈、砍是一个动作  对手经常來不及回防就中招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李尧臣认为应该在29军中抽调骨干  专门组成大刀队  由他直接传授“无极刀”刀法  再由他们传给全军官兵  这种想法得到了佟麟阁的极大肯定  于是29军以简元杰为队长  从各部队抽选骨干  组成了大刀队  由李尧臣亲自传授刀法  再由他们传给全军官兵

    仅仅几个月  大刀队就开始将练熟的“无极刀”刀法传给29军全体官兵  佟麟阁将军还同李尧臣轮流到各部队视察、示范  将士们的白刃战本领更是突飞猛进

    但正在急行军的29军突然收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部队的行军速度更快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不打内战的小说抗战之临时工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战之临时工最新章节抗战之临时工全文阅读抗战之临时工5200抗战之临时工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不打内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