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祁被刘公公拎到了山庄外,这时候在已经在门口候着许多身穿武士服人,还有一些身穿杂式衣服的人,立在了一匹白马和一顶呢红色的软轿周围。刘公公将张祁重重向前一扔,张祁顿时感觉自己又飞了起来。“嘭”的一声张祁顿时感觉浑身说不出的难受,两眼直冒金星。这时候的张祁倒也硬气了起来,硬是一声不吭,站起身来两眼怒视着刘公公。
刘公公颇为欣赏的看着张祁道:“呵,好小子,你倒是硬气啊。”
刘公公知道,刚刚这看似随意地一扔其实是使着八分劲,若是换了普通人早就伤筋动骨了。眼见在刚刚的比拼内力这小子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叫自己着实是吃了一惊。这时的这一扔,旨在是要亲身试一试这小子的武艺究竟练到了什么火候。
不过这时候的张祁的表现仍旧使刘公公很是吃惊,这么用力的一摔竟然没事。刘公公暗自琢磨,要是换成自己会不会也能够像他一样毫发无伤呢。
“刘公公,事情办妥了?”这时候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穿酱紫色长衫的年轻人,满脸堆笑的对着刘公公说道。
“恩”刘公公这时候也回过神来,对着年轻人道:“伺候少爷上轿吧”
“是”少年一躬身,对着张祁一伸右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引着张祁道:“张少爷请上轿吧。”
“哼”张祁狠狠地瞪了少年一眼,大步流星的钻进了呢红。色的软轿当中。看到张祁坐进轿子,又回头看着刘公公已经跨上了马,少年吆喝了一声:“走啦,回府。”
四名轿夫稳稳地抬起了轿子,走出了山庄。
一行人马不停蹄朝北走,走了大约有四天时间。这天傍晚时分人烟逐渐稠密,远远地望见一座极为壮观的城池出现在了眼前。张祁从轿帘缝朝外看,只见城门的城头上写着两个遒劲的大字“北京”。城门口分站着两列士兵在检查过往行人,远远地望见刘公公的一行人。一位身穿军官服色的中年人赶忙一路小跑来到刘公公跟前,笑着说道:“刘公公,事情还顺利?”
见到军官跑向自己,刘公公赶忙翻身下马向前走了几步,对着军官微微一躬身道:“托黄将军的福,事情还算顺利。”
“顺利就好”黄将军引着刘公公向城门走去说道:“王爷可是一直在担心你啊,生怕事情办得不顺利啊。”
听到黄将军提到王爷,刘公公顿时满脸恭敬之色道:“王爷每天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关心,还在挂念老奴,老奴可真是承受不起啊。”
到了城门口,黄将军一挥手,远远的一名兵士牵过来一匹马。黄将军接过缰绳,对着刘公公道:“走吧”。
说着二人又翻身上马,一行人又急匆匆的朝着城内走了去。在城内不知道走了多远,张祁远远地看道红墙黄瓦的宫殿远远地伫立着。一行人却没有进入,而是沿着道路一直向西走。走了一里多远,一幢占地极为广大的府邸出现在了眼前。走到跟前才看到,门楣上横放着一块有一丈多长的大匾,大匾上写着三个金光灿烂的大字“燕王府”。
见到这三个字,张祁想看来这里就是燕王府了,可是为什么刚才那么好的宫殿不住要住着了呢?其实他不知道,当年太祖洪武皇帝得国,把众位儿子分封到各个军事重镇,为大明镇守各个军事要塞。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就在北京。由于北京的宫殿是金、元两朝的皇宫,燕王怕引起他人的猜忌。所以就索性把宫殿空置着,在宫殿的一侧另起府邸。
一行人也没有从王府的正门进入,而是一直向西走,走过了王府的西墙脚转而向西,不一会又出现了一个门庭。门庭上虽然也是上面写着“燕王府”,但是明显没有刚才的那个门庭气派。看来这就是燕王府的西门了,到了门口,立在门口两侧的卫兵赶忙上前牵住马匹。刘公公与黄将军两个人翻身下马,迈开步子进了院子,身后的其他人也抬着轿子跟了进来。
又过了半晌,张祁才听见轿子外传来刘公公的声音道:“放下吧,请少爷出来”。
这时张祁感觉自己眼前一亮,轿帘被掀了开来,张祁慢慢吞吞地走了出来。眼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上下打量了半晌,张祁才回过神来,对着刘公公说道:“看来这里就是王府了?”
“欢迎张少爷来王府做客,”刘公公对着张祁微微一欠身子笑着说道:“来呀”
“是”马上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整齐的应答声,这时候从刘公公的身后走出了三名年轻的小太监,还有两名颇有姿色的侍女。五个人并排站在了张祁的身前三尺的地方,跪倒口中道:“奴才(婢子)见过少爷。”
张祁也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见到这五个人的说话,动作是那么的整齐倒也着实吃了一惊。不过还是没有看他们一眼,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刘公公。刘公公也不以为意,淡淡的一笑:“张少爷,这几个人就是以后侍候你的了。”
张祁没有回答,刘公公接着对跪在地上的五个人道:“赶紧侍候着少爷洗个热水澡,吃过晚饭还要赶着见王爷呢。”
五个人赶忙张起身来,开始忙碌。刘公公也不再停留,与黄将军两个人急匆匆的走了。张祁看着急匆匆远走的两个人,还有忙忙碌碌的五个人心里惨然的一笑:‘这里就是王府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