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山里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这样对小和尚说,很久很久以前,山里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这样对小和尚说、、、、、、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循环,既单调又枯燥乏味,像每天的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傍晚又从西边落下去,日复一日,生生不息。如果说人的心情,那可就像月亮了,初一十五都难得一样。过了年,他就该满十六了,强强,强强,自己到底是哪里称得上强!陈强坐在敬老院的那棵大白果树下,思绪却是在海马行空,在云端上飞。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敬老院的生活,在这里至少不要为一日三餐的事情发愁,能够好好的活着,又用不着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这是在哪一个朝代,恐怕都难以做到的。而他陈强,就遇上了这样一个好的时代。他不是白发苍苍的孤寡老人,却能够幸运的享受着孤寡老人的待遇,这都是政策好,暖人心啊。
这个敬老院是国家在这方圆几百里设置的第一个试点,现在是什么社会啊,社会主义社会,怎么还能让那些无儿无女,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走上旧社会时的那一条老路呢?一根打狗棒,一个破碗,两根瘦骨嶙峋的筷子,在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手上,走东家,窜西家,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最后饥寒交迫而死,这样的画面在社会主义社会那是坚决不能再允许出现了,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发放低保,盖建敬老院,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敬老院建在水泥公路旁边,恰恰又依山傍水,在后面的山上,又恰恰是有一座观音庙。“这都是托观音菩萨保佑,这些孤寡老人个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年龄最大的那个老头子,都超过98岁了,还精力充沛,吃饭还要舞大碗,还能自己洗衣服,真是越活越出鬼,都赶得上老妖精了。”好多人无聊时都会唠叨唠叨几句。如果碰到不孝顺的儿女,有的人甚至还说抵不过在敬老院享清福,有国家养着,无忧无虑,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带这一大帮淘气的孙儿男女,这样满腹牢骚的发作,假如真让他去了敬老院,怕只怕又要哭天抢地舍不得那帮古灵精怪的儿孙们了,毕竟多子多福可是每一个老人的心愿啊。
说起这个敬老院,其实是以前送公粮的仓库,还有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进进出出都坦坦平上洋,占地面积大,里面树木茂盛,郁郁葱葱,还特别的凉爽,夏天往大白果树下一坐,比房子里吹风扇还要舒服好几倍。大白果树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人栽下的,现在三个大人手拉手才勉勉强强能够把它抱住,白果树生长缓慢,到底活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只是更加难得的是它还是雌的,每年开花结果,结出的果实把它放到锅里或蒸或煮,里面的果仁马上就变成了绿翡翠,吃起来香糯可口。庙里的大师们把它打了去做药,也不知道治疗什么病,据说还特别的有奇效。白果树旁边还有一棵榆荚树,一棵松柏树,都是参天巨树,它们可是神树啊,好多人过年过节还来烧香纸呢。碰到夜间爱哭泣的、不好养的小孩子,还拜祭给树做孩子。
陈强每天闲来无事就坐在树下面,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上的浮云,一会儿又看看花坛里面的花儿,日子居然也能优哉游哉的过了。白发苍苍的队伍里跑出了一个黑发年轻人,这让好多人都感到好奇,附近熟悉他的人都说,这孩子命苦啊,现在能够在敬老院里有个窝,那也算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要不然也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左邻右舍十顿八顿的饭可以供应,但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谁又那么热心肠得起呢?
他还是个孩子啊,很多认识他的人都这么感叹道!
孩子,孩子又怎么啦,老天爷要惩罚你,还管你是孩子大人,有能力无能力承受的起啊。只是可惜了这个好胚子!
陈强样貌清秀,皮肤白皙,身材匀称,尤其一笑居然还会有两个小酒窝,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忧伤,真是像极了一个忧郁的王子。他的样貌真是无可挑剔,上天眷顾了他的容颜,却夺走了他的幸福快乐,也不知道年纪轻轻的他还有没有什么出路,就凭他的身材样貌,去当一个偶像派的演员都不成问题!原本喜欢唱歌的他唱起歌来,特别的好听,低沉、忧郁、可惜这里是敬老院,没有人懂得他心里的苦闷,白发苍苍的老人听不懂,他们打打牌,练练太极,再喝喝茶,就已经是特别奢侈的了,还去唱什么歌啊,就算哼一两句也是以前的花鼓戏一类的:“急急呀忙忙呀,往前行那啊、、、、、、”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惜现在正是六月,太阳特别的顽固不化,长久的挂在天空中,不知道疲倦。老天爷见怜,从树梢上吹出凉爽的风,这股自然而然的风化解了太阳剧烈的照射,把人吹的全身散了架,感觉要昏昏欲睡。享受这天热的风真是让人心身舒畅啊。
“喵”一个声音突然把他惊醒过来,原来是他捡来的小白,这只小白身子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就像一个雪球,但是却是毛茸茸的,摸在手上特别舒服。小白肆无忌惮的叫了一声,就在他的脚边蹭过来蹭过去,不知道它知不知道它的救命恩人原来是一个没有脚板的残疾人!是的,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真的不忍心道出这个面容娇美的少年却原来是一个没有了左脚板的小男人,命运真会开玩笑,但是就是这不起眼的玩笑,却有可能把他的前途毁于一旦。刚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脚上生了一个鼓泡,身上长一些包包桩桩这在农村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一般都是让它自生自灭的,没有几个人会把它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对待。就是他十岁那一年,他记得去放牛回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情,先是脚的背部发痒红肿,接着就长了那么一个鼓泡,这鼓泡越来越大,等到奶奶把他当一个正经问题来处理时,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把那一个脚板就那样活活的烂光了,他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孩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啊!据好多知情人说:“柳氏就是经过这一次的打击才一病不起,撒手人寰的,这个女人的命啊,真是一个苦字都无法形容得出来的!”
敬老院里面资格最老的那位叫童子爷爷,他虽然没活多大年岁,但是他经验丰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他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他是看着陈强的奶奶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出名的美人变成了弃妇,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完她的人生路的。童子爷爷感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孩子,又一个人闷着啦?”童子爷爷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陈强的面前,他用他的手轻轻地摸着他的头发,眼睛里满是慈爱和怜惜。其实陈强之所以能够到敬老院来生活,这位童子爷爷真的功不可没。童子爷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曾经和何浪子一起去参的军,只不过何浪子有幸被分给了刘晓师长当了马夫,成了当地的一个土霸王,但是他霸气是霸气,对童子爷爷那是生死兄弟,情同手足。本来他应该在电厂里面当一个闲官的,可是他偏偏舍不得家里分的那几亩溥田,硬是弃官从农,又因为他退伍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多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上的人了,谁还愿意嫁给他啊,再说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复员军人,又没有建过大功,不像何浪子,从死人堆里把师长给救了回来,身上的子弹眼儿就是他的勋章啊,记得有一次,他来看望童子爷爷,那时的农村都还是公社食堂化,自然生活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何浪子用手指按一个印,他们哥两就有肉吃了,武装部的部长不相信,硬要去阻止,差点儿被他用枪打死,现在武装部的大门上还留了几个洞眼呢。
虽然他没有什么勋章,但是毕竟还是一名复员军人,政府是没有把他忘记的,现在他的待遇也高得很,有私人的医生陪护,正如老师长在武装部部长来状告何浪子持枪行凶时意味深长的说:“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多了!”既然这样的人正面临着绝迹,新中国开天辟地也有他们的功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敬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
感受着童子爷爷的万般怜爱,陈强心里生出千万般的感慨:“奶奶泉下有知,她比爷爷差不多要年轻二十多岁,但是爷爷如今还步履如飞,而她却已经是一堆白骨森森了,想当年,奶奶还是满头乌发时,爷爷早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而现在白发人还建在,黑发人早已魂归黄土,被乱草淹没了。”
“你奶奶要是现在还活着,就好了。”童子爷爷每次一和他唠叨,总是要提到奶奶柳燕,基本上奶奶一生的故事,他都是从这位老人的嘴巴里听来的,以前太小,除了整天只知道奶奶像一个男人一样,家里大大小小事情都是他一把抓以外,其余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了。在他的记忆里,现在想来,奶奶高挑的个儿,白皙的皮肤,苗条婀娜,实在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只是性子要强,真应了红颜薄命这句话。她不但人长的漂亮,还十分的能干,家里只要有奶奶在,他们一家人就什么也不怕,奶奶是家里的顶梁柱,不管是犁田打耙,上房捡瓦,她都毫不含糊,比一个男人还要强。最重要的是奶奶还会编织一些篾货,像竹篮子、竹筐、笸箩、、、、、、
“你的奶奶比男人还要能干!只可惜了命苦啊,儿子盼了无望,好不容易盼的孙子好端端的又突生变故、、、、、、她一个女人家,不容易,不容易啊!”童子爷爷每次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好多次陈强都看见他偷偷的在摸着眼睛,他在怜惜奶奶,只有他知道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有多苦多累,终于还是熬不下去了,带着满腔的遗憾、、、、、、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