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是一座历史名城,据说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布拉格一度是欧洲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整个首都就像一座超级历史博物馆,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游人如织,络绎不绝,随意可见中世纪的各种风格的建筑物,那里的街道用鹅卵石铺成,保留着古老的煤气街灯,许多民房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年代久远。市政厅是一座哥特式建筑。
硕果仅存的老城门叫做火药门楼。布拉格钟楼以自鸣钟而著名,每到整点,钟楼上的窗户自动打开,钟鼎齐鸣,十二个圣像依次出现。正如苏珊娜所说的,和其他欧洲城市一样,布拉格有大量的教堂,风格各异,其中不少史称巴罗克式宗教建筑典范的,如圣尼古拉斯教堂和圣维特教堂。教授夫妇带我们游览了卡罗利努姆宫,它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
我们来到了闻名于世的布拉格广场和查理大桥,这里有怀旧的有轨电车,街道两旁尽是风格各异的商业建筑和店铺, 从罗马式、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现代主义,绚丽夺目,流光异彩般从车窗掠过。查理大桥上有一尊尊古老的雕塑,游客众多,熙熙攘攘。桥两端是桥塔,在过去起到要塞的作用。大家又来到了黄金巷,愤世嫉俗的作家卡夫卡曾经在此巷住过,之所以叫黄金巷,是当年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
布拉格拥有许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作曲家莫扎特和作家卡夫卡、哈维尔、米兰•昆德拉都在布拉格进行过创作。这里有着中世纪的情调,从波希米亚式的文学氛围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卡布卡的《变形记》和哈谢克的《好兵帅克》,使人们对这个中欧的花园怀有难以言表的情愫。
德里斯佛特夫妇和哈维尔夫妇很熟,对这位著名的剧作家的事迹如数家珍,其代表作是《乞丐的歌舞剧》和《无权力者的权力》。米朗娜告诉我们,哈维尔很自谦低调,经常说自己只是一个乡巴佬。德里斯佛特教授告诉我们,在冷战的年代,对于两种貌似对立的社会制度,所谓“捷克良心”的哈维尔有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西方的民主是表面的,本质上是虚伪的,在西方世界,自然环境和人的需要,屈从于追逐盈利消费的意识形态和自由经济制度,这同样是对人性的扭曲。
教授夫妇调转车头,送客人回火车站,德里斯佛特说,本来应该请我们到家里作客,尝尝太太的佳肴,可惜我们必须继续赶路,好在布拉格和维也纳相距不远,来日方长,可以常来常往。临别时,德里斯佛特赠送了他的精装本小说“失控”,并且在书页上签名留念。米朗娜送了一篮水果,再一次吻了我们的脸颊。就此一别,十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之时,教授夫人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而德里斯佛特已是捷克著名的职业政治家。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