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远会心一笑,拍了拍何医生的肩,笑道:“小夫妻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和,明天红日喷薄而出,又是一个艳阳天。”
何母说道:“这夜半三更的,因为一己小事大闹古城医院,真真让人贻笑大方。我这老婆子千言万语难掩万般羞愧之心,明天一定让我儿子前来给汪科长负荆请罪。”
汪志远笑道:“阿姨,何医生是要负荆请罪的,但不是给我,而是给爱他爱到骨髓的杜老师。”
何母也笑了,说道:“在母亲面前多大岁数也是孩子,孩子哪有不犯个错的,但凡只要明白过来,就是不必追究了。不论这错是芝麻粒大,还是比西瓜大,只要悬崖勒马就回头是岸了。”
汪志远说道:“阿姨是经过风见过雨的老人家,何医生有您的教导,一定会幡然悔悟,夫妻一笑抿恩仇的。”
乔喜英看见何医生陪着老母、妻子等出了医院,对汪志远说道:“今天这件事先是惊得我心慌气短,进退两难,又不敢去面对肖医生,也不知如何把何医生的家属劝走?还是尤大夫提醒我找汪科长,否则出了人命又不是不可能的。我真佩服汪科长,不但会做开颅手术,也很会开导别人的思路,就是这三言两语把反目成仇的夫妻又说和了。”
汪志远笑道:“表面是你死我活,你错我对的事,别看那杜老师把天下最难听的词汇都用来讽刺了何医生,她是又占理还咄咄逼人。回家之后,何医生不用请罪,给她一个深情的眼神就会万事大吉了。就凭何医生本人的气质和外貌,杜老师是不敢赌离婚这口气的。她若不把何医生爱到了骨髓里,是不可能失去理性,歇斯底里想撞个鱼死网破的。一个一本正经的中学教师如果她对丈夫并不上心,知道丈夫有了外遇,自己想要报复丈夫出轨,就会使阴招,而不是疯狂的忘了自己的身份,做出和没有知识的家庭妇女一样浅薄的行为来。”
乔喜英道:“汪科长就这么有把握何医生夫妻能在刺破脸,伤了心的状况下,和好如初?这事要是让我摊上,只一个离字,其他免谈!”
汪科长笑道:“你和吕医生的婚姻与何医生与杜老师有本质的不同。你们是大学同学,有最多的相和之处。作为妻子你是青春靓丽活泼可爱,又没有孩子的牵绊。彼此在方寸之间的医院里共事,既可以天天见面,三餐饭都在食堂对坐共品,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可交流。结婚六年坚持要过夫妻的二人世界,是你们夫妻共同的观点,不在乎别人的舆论。小夫妻生活简单而富裕。没有那么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烦恼算计。就是互相都遇到可谈得来的异性同事,开开玩笑,逗逗闷子,也不会想去做背叛对方的事情。因为彼此很满足,心理和生理上都没有饥渴症。就算有异性招惹很难被诱惑的。”
乔喜英说道:“言外之意,何医生之所以被肖医生诱惑,杜老师自己也有责任?”
汪志远说道:“咱们都是研究生命学的,自然心理学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学法律和道德学的。既然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茫茫人海分男女,辩雌雄,男人的生理和女人有截然不同。婚姻不是人类的本能,而是文明社会的法律约束。既然是约束,就说明一纸婚书和盛大公开的婚礼都不是一对夫妻天长日久的绝对保证。既然是婚姻自由,二人无论生理和心理都愿和有婚姻契约的一方共存下去,没有外界的诱惑随处可见白发携手的原配夫妻。
如何医生的出轨,也许问题不是出在杜老师生理,没有共同语言也可导致夫妻的**接触的疏远。杜老师满脑子是事业和家庭琐事,这些操劳是婚姻生活后必须的,作为女人满脑子是学生的作业和子女的吃穿和学费,算计不完的柴米油盐。晚上和丈夫躺在床上还要唠叨米没了,房子该修了,女儿的衣服又小了,而作为三五天才回家见妻子一面的丈夫何医生,虽是能理解妻子的辛苦,到底还想让妻子浪漫一些,这时妻子已没了浪漫的愿望。杜老师不知道夫妻没有共同的事业已经是隔行如隔山,彼此这一块是不能沟通的,再加上一个情浓一个情淡,早已不是当初你贪我爱的婚姻初期。再加上何医生不会体谅妻子多做些家务,多给杜老师道谢辛苦,杜老师已经对何医生产生了不满,夫妻间到了分裂的边缘。
恰巧这时候肖医生走进了何医生的心灵世界,一位妇产科女医生的谈笑风生,绝对是语言丰富多彩的,彼此间在医学术语上都是心有灵犀。心灵的相知和默契,再加上异性相吸,那肖医生不但解风情,懂生理,有温存体贴,又没给何医生任何压力。一个相貌上也相当精致的女人为什么不能吸引像何医生这样和妻子身体和心灵已不能沟通,走到分裂边缘的男人。双方走到了一起,并有了频繁的**接触都是有可能的。好在杜老师知道丈夫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被别人提醒也好自己怀疑也好。知道真正离开了何医生自己也未必能寻觅到比何医生更好的丈夫,离婚绝对是个悲剧。而何医生背叛杜老师也不是想彻底的决裂,他也知道作为妻子杜老师为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自己的背叛是有负罪感的。再加上何医生有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母亲,帮他化解了这场婚姻的危机。不打不成交,他们的婚姻基础还算好,如果杜老师也能尽快调到古城中学任教,夫妻能够天天见面,即使有过裂痕也还能重修旧好。”
乔喜英说道:“汪科长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此精辟地分析婚姻学,真不像一个开颅开胸的医学专家?让您当卫生局长,您会轻松地把古城的医疗界搞定。我真是第一次见识您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
汪志远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是选择了搞业务,但也不排除有了当领导的机会也显示一下管理的能力。趁现在大脑还够用,先多救几个具体的生命。如果风云把我推到局长的位子上,我一不谦虚,二不退让,再把心思用在管理上。”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