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生于1984 第三十五章首日三千四百万1/34

本章节来自于 生于1984 http://www.lishu123.com/141/141980/
    陆串的导演生涯很很走运。

    毕业后,第一部戏借枪就能找到姜温担当男主角,在戏霸姜温的调教下,陆串的导演功底着实进步了不少。

    第二部戏可可西里,反应的是偷猎,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故事,完全就是为了拿奖而准备的。

    效果不差,陆串依靠可可西里拿下了金马最佳影片,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包括金鸡奖最佳影片奖

    虽然没有导演奖项,但对于当时才三十三岁的陆串,绝对是很大的褒奖了。

    当时,很多国外媒体杂志评选三十五岁以下导演,陆串都是入选的唯一一位中国籍导演

    于是,他膨胀了,决定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

    陆串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于是就在题材上下功夫,他知道这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只要拍出来,肯定有人买单。

    而且评价肯定也不会太烂,这么沉重的主题,你好意思说电影烂

    你要是说了南京南京是烂片,信不信三十万亡魂找你说理

    对了,据说陆串准备开拍南京南京的时候,问过同样执导过大屠杀导演的斯皮尔伯格,后者告诉他等你四十岁之后再执导这样的电影,会更好。

    绝对的金玉良言。

    四十岁的男人想事情,考虑问题的角度跟三十岁绝对不一样。

    陆串没有听从斯皮尔伯格的劝告,回国后直接立项。

    男主角找了火华社社长,女主角,大美园

    番外消息:据说陆串在拍摄南京南京的时候跟大美园因戏生情

    当时采访的通稿随处可见高媛媛坐在陆串怀里

    可能是觉得这类报道不利于这么悲伤主题的电影,所以,电影上映后,这些通稿消失不见了。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4月22号全国公映的,同档期的电影全都退散,只有几部没听过的电影,花落时节彼岸,天时地利全都聚起了。

    一个星期刷下了八千万的票房。

    可惜,电影实在太烂

    陆串估计想模仿斯皮尔伯格的手法,来透过战争来折射人性的本质和战争本身的残酷,可惜,他忘了,它所借助的题材是无数中国人难以忘记并且感同身受的南京大屠杀还是那个到现在为止仍然被日本人否认的南京大屠杀一场屠杀,杀的还是中国人,你有什么好拿来发挥的

    各门户网站的评分只有六分,这还是占了题材的光芒。

    按照陆串的预测,这部南京南京票房破亿是肯定的

    然后,许辉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了。

    陆串是知道许辉这个人的,国民偶像嘛,拍了部商业片,票房大赚了2个亿。

    说实在的,如果他继续拍动作片,陆串可能还会觉得这家伙是个威胁,可惜,这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半路改行拍起了青春片

    那就不足为虑了。

    “都快十二点了,你怎么还不睡”

    刘思思发现今晚的许辉有点心不在焉,自己都百般暗示了,他还是坐在电脑前或者不停的打电话。

    “你先睡吧,我等提前场的票房数据出炉”

    许辉头也没回。

    “不能明天再看吗”

    “明天看的话,我怕我晚上睡不踏实。”

    别看许辉在媒体面前表现的很嚣张,动不动就3个亿、5个亿,其实他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台弯电影,虽然许辉已经尽力将它改编的接地气,可是有些台词听起来还是有点别扭。

    万一遭遇了滑铁卢,那就惨喽。

    搞不好正在前期筹备的黄飞鸿都得暂停歇业

    “那我陪你吧”

    刘思思穿好衣服,把原本诱惑力十足的那套内衣掩盖住了。

    “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

    刘思思才坐下来,才知道许辉原来在看综艺节目。

    “还有半小时吧。”

    许辉看了看时间,回答道。

    “半小时”

    “嗯。”

    “半个小时可以做好多事情的”

    “比如呢”

    “我们可以”

    说着话,思思解开了自己的腰带

    “你是想让我把寂寞射入你的体内吗”

    这些人都是傻逼吗

    智商呢怎么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可以达到8.8分

    肯定是有人雇佣水军

    王道格看了眼评分人数,四千多人。

    “我倒要看看这些打标签的都是些什么人”

    直接点开第一项评论,内容是最后婚礼开头部分竟然哭了.

    点击看看他的资料,居然不是水军,是一位资深豆友,注册时间是2005年,比王道格还要资深,看了看他喜欢的电影类型,好莱坞大片还有鬼子来了

    我去,这两完全没有共同点好吗

    这样的分裂型人格的观众喜欢那些年,可以理解,本身,那部电影就挺分裂的。

    垃圾观众看垃圾电影,天作之合

    继续往下看,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一去不回头的火车

    谢谢你,喜欢过我

    为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肯定是水军

    王道格再次点开查看这些人的个人资料,都是清一色的资深豆友,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甘当水军的迹象。

    卧槽这些人难道被洗脑了吗

    这样一部平庸之作,居然有这么多人点赞

    王道格不信邪的点开了时光网,然后他彻底闭嘴了,时光网的评分居然比豆瓣还高,达到了9.2分

    这个世界怎么了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些年不怎么样吗

    这时,他的电话响了,是一直供职的那家杂志社的责编。

    “老王,这篇影评暂时不太适合公开刊印,希望你能理解一下。”

    第一句话就让王道格心里一沉。

    挂断电话,王道格彻底明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谚语。

    居然收买了杂志社

    可惜,你还是低估了我王道格的坚持。

    想了想,王道格注册了一枚小号,把刚才那篇被退回来的稿子重新整理然后上传到了豆瓣评论

    就让我来做这捅破天的第一人吧

    电影上映了,不代表宣传可以停止。

    许辉再次开启了路演副本。

    从沪上的活动退场,已经是夜里两点,许辉赶忙接通陈法蓉的电话。

    然后迎着众人期待的眼神,他笑着宣布:“首日票房三千四百万,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老徐牧羊的小说生于1984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生于1984最新章节生于1984全文阅读生于19845200生于1984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老徐牧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