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493章 百万雄师

本章节来自于 唐朝好地主 http://www.lishu123.com/140/140838/
    

    内阁对于皇太子在扶桑建立皇协军一事,其实一直都还有些争议。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有人认为,皇协军应当列入太子采邑警卫队编制之内,太子采邑的私军编额一万五,这五千皇协军应当算在里面。

    也有人认为,皇协军不算是正式的军队,这顶多算是一支维持秩序的协从军,应当列入当地民兵之列。

    对此,两边意见不一,到现在也还没得出个统一结果。

    其实大家表面争的是皇协军要不要纳入太子采邑私军之列,但实际真正讨论的却是太子的私军数量问题。

    太子采邑私军一万五,这是此前已经决议过的。现在如果太子建一支由倭人统领倭人的皇协军却不算在太子私军内,那岂不是要出一个大漏洞,那太子的私军岂不是无法控制?

    若太子的私军不能控制,那会有危险。

    甚至因为皇协军一事,内阁还开始讨论各地民兵的问题。朝廷直辖原之地,以及边疆诸侯分封之地,甚至是海外殖民领地,这些地方都是兵额限制,但一直以来,对于民兵,却还没有什么规定限制。

    大华尚武。

    百姓只要登记,可以购买一些民用武器,如刀剑长枪弓箭等,只是对铠甲、弩、铳等管理严格,不得私藏。

    各地方也都有训练民兵,尤其是在边疆之地,在那些蕃汉混杂之地,民兵数量更是极多,他们在闲时训练,还轮流巡逻等,并协助官府捕贼揖盗、打击走私,可以说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若是在战争时,他们还能为前线转运物资,甚至在关键时候成为补充兵员,以及协助地方防守等。

    民兵的本质还是民,兵不过是临时充当一些任务。

    但内阁现在还是对民兵提出了要定性的想法。

    若不对民兵有更严格的限定,那这里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对封侯们来说,他们可以用民兵轻松突破拥兵的限额。

    哪怕这些民兵装备、训练等不如封地警卫队,但却是能够迅速转换的。

    “房公,关于民兵之事,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今天张超请房玄龄喝茶,也是有意问一问这位老相国的意见。房玄龄现在虽不在内阁,但负责翰林院,也一直是老成稳重。

    房玄龄放下茶杯。

    “陛下,臣听闻,我大华的民兵战力,其实是超过周边绝大多数国家军队的。能够我们大华民兵战斗力更强的,也许只有罗马的重步兵,波斯的重骑兵,阿拉伯人的轻骑等少数外国的精锐了。”

    张超点了点头。

    这年代,其实各国的军队,主力基本都是农兵。以前的隋唐府兵如此,欧亚各国也基本如此。

    欧洲虽有贵族骑士阶层,相当精锐,可是这些人数量很少,真正打大仗,还是得依靠征召农兵。欧洲也还有一些职业的雇佣军,但数量较少。

    不是各国不愿意用职业兵,常备军,关键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无法供养太多的常备兵,无法让太多的农民脱产,这都是各国绕不开的难题,于是乎,欧洲有骑士阶层,有雇佣军,是缺少真正的常备国防军。

    以前隋唐时有关陇贵族子弟,这也算是一支数量很大的贵族武装力量,但国防力量根本也还是要靠农兵性质的府兵。

    大华的人口基数极大,将近一亿人口。

    哪怕以二十一丁的战争动员潜力,也能有五百万的青壮预备兵员。若以十人一丁算,则能有一千万的青壮预备兵员。

    可以说,有着如此多的壮丁,大华才能推行义务兵制,才能推行职业军官、士官制,才能实行常备军,才能让大华的士兵更加的年青化精锐化。

    而在六十万的常备军外,还能有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民兵队伍,甚至在义务兵制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从军退役,回到家乡,然后这些人基本都加入到了民兵之,成为大华的预备役力量。

    也正是因此,大华的民兵素质极强,因为很多都是退役的士兵。接受过职业军队专业的训练,甚至有过实战经验。

    大华的战马充足且便宜,许多民兵都有自己的马匹。刀枪等也都精良且便宜,使得大华的民兵确实堪称是相当一流。

    在这种情况下,大华民兵,其实已经是一支数量庞大,战力极强的军队。

    大华到底有多少民兵?

    其实连内阁首相也都搞不清楚,因为这根本没有一个很详细的统计数字。

    “陛下,老臣以为,内阁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华的民兵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很强,民兵问题不容忽视。臣以为,应当对民兵加以约束,加强管理。例如,对民兵授予番号,控制数量等。”

    民兵既然是预备役力量,那也是准军事力量。

    以大华的这个庞大人口基数,如果还是现在这种几乎全民都是民兵的做法,是有些过头的。

    “以百人选一来算,大华也能拥有百万民兵之众。但按老臣的估计,只怕现在大华的民兵不下千万人。”

    一千万民兵。

    说出来都能吓死那些番邦小国,他们的全部人口都没这么多。

    但这不是夸大之辞。

    大华如今的国土极为广阔,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规范民兵,授予民兵番号,控制数量。”张超对房玄龄的建议很满意,一百万的数量倒也不多,毕竟大华有两三千万的男丁,十丁抽一为民兵,这不算多。毕竟民兵不是常备军,对于生产等耽误不多。

    甚至连许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实也一样有民兵,生产之余,也会进行一些训练。

    民兵之普通民众,区别在于定期训练,以及会承担一些捕盗缉私巡逻等任务。而且,民兵也会拥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拥有的装备,如一些盾牌、长矛,或者一些单兵弩等。

    “房公,你认为如果把民兵更规范一些,给予正式民兵番号,然后朝廷给予一些训练等津贴补助,给他们的装备加强一些,训练加大一些,如何?”

    “这个应当是应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规范化,那么以后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录用那些年青力壮者,如退伍兵优先,并且不能有不良记录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数量控制也很重要,如一县编多少民兵,一个州编多少民兵。一个诸侯领又编多少民兵,这个应当有严格规定。”

    张超想了想,“那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定,按这个百一的例,如汉京京畿之地,两百多万人口,那编两万民兵。再如琉求,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那编一万多民兵。你看怎么样?”

    “那采邑和诸侯封地呢?也按照这个人口数量例来定吗,这个民兵又是否纳入诸侯的私兵数额之内呢?”

    “民兵不纳入诸侯的私兵编额,还是按照这个人口例吧。”张超道,其实诸侯封地,人口数量是远远低于原密度的,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封地,已经是相当少了,而一万人口,不过只能编一百个民兵而已。

    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现在起码是个县公及以爵位了,县公的私兵额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众多,多达数百万。若是按一百抽一的例来编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编几万民兵。

    张超一句话,民兵不纳入私兵额,那意味着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几万民兵。哪怕民兵会被严格限制武器装备等,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军事实力了。

    “陛下不考虑一下吗?”

    “皇帝、太子、太孙采邑民兵,民兵限为两万。”张超听了房玄龄的建议,想了想后,加了一条。

    “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领地,其民兵数量,不得超过私兵额度。”

    子男爵的私兵为一千,那么他们的封地里算人口突破十万,民兵数量也不能超过一千的限额。

    加这一条,主要还是为以后考虑。现在诸侯封地人口都还少,但以后人口肯定会不断增长,若是将来封地人口超过十万,那民兵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先设个限,也是加个保险。

    一百一的这条红线下,现在许多诸侯都要削减民兵。诸侯们现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却多,基本都推行所有壮丁都参加民兵的策略,以减少军费开支的同时又保持军事力量。

    现在张超一刀砍下来,诸侯要不只能扩编自己的警卫队,否则民兵数量大减,他们的实力得大降。

    而扩增卫队,必然导致军费大增,这也是对诸侯的一种压力了。

    最后张超决定,民兵以排连营团旅师军为单位,把各地的民兵整编,划分番号,保留一百万的民兵数量。

    太子扶桑采邑的皇协军,也被张超定性为民兵。

    太子采邑的私兵额度一万五,民兵额度两万。皇协军现在只有一个旅五千人,不受限制,但只剩下了一万五的民兵额度,还可以再组建三个旅。到时这四个旅,可以组成两个民兵师。

    六十万常备军,一百万民兵,堪称当世第一强国。

    /html/book/36/36154/iml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子蓝色的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唐朝好地主5200唐朝好地主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子蓝色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