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471章 剪羊毛

本章节来自于 唐朝好地主 http://www.lishu123.com/140/140838/
    

    自从养了那只蠢狗后,马周的脾气也变的暴躁了不少。 每天跟一只能把他折腾的想开发出一百零八道全狗宴的蠢狗在一起,能不疯都不容易了。

    张超觉得现在条件已经日趋成熟,是时候开始全面推行海外殖民政策。

    “海外殖民的根本不是要征服多少外族,也不是要攻夺多少领地,海外殖民的根本是什么?是为朝廷输血!”

    “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寻找更低廉的原材料,甚至是去开采原缺少的许多资源。这些,都是我们海外殖民的真正目的,因此对于海外殖民,不要说我们要攻灭一个国家,也不是去占领多少地盘。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如占据一个岛,占据一个口岸,足够了。”

    张超和马周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同的。

    首相马周的观念里,当然还是较传统的,认为海外殖民,跟征服高句丽,征服林邑一样,是以最终灭其国,占其地为目标。

    可张超却没有这样想,殖民嘛,用不着一开始奔着这么大的目标去。张超的殖民的目标掠夺资源,开辟新的市场。

    能贸易,那建立一个贸易港口,与土著们交易。如果不能贸易,那建立一个据点,跟他们打,凭借着大华先进的航海技术,优良的装备,以及有素的训练,完全可以虐那些土著。

    捕奴贩奴,建立城堡、庄园,开矿、种植,其实也非常有潜力的。

    一切的一切,根本还是在原。

    要让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如何保证这些殖民公司对朝廷一直忠心呢?”

    “毕竟许多海外殖民公司,都只能对很遥远的海外地区进行殖民,朝廷要管理他们会非常的不容易。”

    有了足够的实力,肯定不会甘于受控,这是天性。

    但张超不担心这个。

    “一块海外殖民地,算殖民公司的股东有钱有势,但他们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算公司有钱又如何,如果朝廷控制了原的海关港口,那这些殖民公司需要的东西得不到,换句话说,殖民公司想赢利,其实还得靠原市场。本质来说,殖民公司最赚钱的方式,一是掠夺征服,二是贸易。”

    “他们掠夺得到的奴隶也好,物资也罢,肯定都得运回原才能赚钱。而他们若是贸易,更离不开原,因为许多赚钱的商品只有原才有生产,这边的成本才最低。”

    原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诸侯国也好,海外殖民公司也罢,若没有原这么一块交易市场,那他们的发展都是无根之木,根本别想发展起来。

    “总之,殖民公司绝不会是朝廷的威胁,殖民公司做的越好,那么对朝廷的输血更多。这好我们的分封诸侯一样,远在原之外的诸侯,我们是无须担心的。”

    “我准备以后设立一个建立海外殖民公司的标准,只要达到标准,可以向朝廷申请授权。在通过审核后,向朝廷交纳保证金,并一笔殖民授权费后,可以拥有开拓殖民地的权力。”

    “现在全面开放殖民公司真的合适吗?”

    “没有什么合不合适的,现在去做和以后去做,是先机的问题。没必要错失现在的先机,不过对殖民公司该放开得放开,但该监管还是得监管。首先,移民问题,要加强这个的管理,不得轻易放开原百姓移民到海外殖民地去,连诸侯封地移民这块,也要加强,原百姓移民诸侯封地,也得提高条件。”

    移民是一样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口,特别汉人口不足,优秀的工匠士人等这些精英不足,那么想要开发一块封地或殖民地,会难加难。

    只要卡住移民,那殖民公司或诸侯封地将大大受制于原,而原朝廷也不用担心大量人口流失到边地或海外去,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工匠技术人才和士人等,这些都是这个时代里极重要的资源。

    马周对此也是支持的。

    其实历代王朝对人口流动的管理都是极严的,甚至不许百姓轻易的离开所在乡县。

    百里之外,得开具过所路引这些。没有这些,在那些关卡,根本经过不了。

    以前朝廷这样弄,是为了把百姓束缚在土地,这样能保证农业粮食生产,也保证地方的稳定性,利于管理。

    而此前,其实朝廷已经不怎么禁止人口流动了。

    乡下的百姓可以入城务工,甚至可能跨州越道,只需要一张身份牌携带在身,走哪里都可以。如果在异乡常住,那么办一个暂住证之类的行。

    这种宽松的人口管理制度,以及实行两税之后的征税制度,都让人口流通简单方便起来,这也利于了工商发展。

    不过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朝廷大量分封诸侯,诸侯在边地,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少人口。尤其是缺少主体的汉民,这使得诸侯在封地的发展受限严重。于是乎,诸侯们一面是大量购买奴隶,一面则提出许多优越的条件来吸引汉人移民封地。

    此前张家发展琉求,也一样是用这种方式,给出极好的移民条件,移民有安家费,有路费,免费授田授地,给予免赋等条件,甚至还建立合作社,发给额度的免息贷款。

    一项项的政策,吸引了许多原移民到琉求落户。

    其它诸侯,也是各显神通。

    你一丁给田百亩,那我一丁给田二百亩,甚至能带来百户人口,给授个官职之类的,总之,为了人口,诸侯们这些年真的是各显神通。

    当然到了现在,人口缺口越发显得大了,原也没那么多人可挖了。

    从原流到诸侯封地去的人口,数量也是相当庞大,起码千万。

    也正因如此,张超才会提出要对移民诸侯领地,做出限制。

    原本位制,这是绝不容更改的,朝廷必须得优先保证原的发展,然后才能顾及诸侯,否则,若主弱枝强,那还是非常危险的。

    对海外领,张超要求的更严了,必须严格加强移民海外的条件。

    “还有是对技术的限制流出。”

    人口之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采矿、冶炼,钢铁生产,军工生产,造船等这些重要的基础战略行业,朝廷必须控制在手,哪怕是在原放开部份民营,也不能在原之外发展起来。

    顶多允许在原外有开采业,但不允许有加工和制造业。

    如造船业,原之外可以有伐木,但船材加工,必须在原,要把木材运回原再加工。

    再如开采各种煤铁铜等矿产,可以在原之外堪探开采,但不允许直接在那边冶炼加工,只允许对矿石进行一些筛选等工作,冶炼必须在原。

    甚至如纺织印染这些,都要在原。

    严格控制技术的外流,能让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也能掌握最核心的竞争力。

    信度算再肥沃,如果那里没有原输出技术,只能种植粮食、种桑种麻种棉等,那他们也顶多是基础的粮食和棉麻丝的产出地。

    这些原材料运回原,经过印染纺织等,变成了其它更好的商品,也能拥有更强的附加值,换句话说,这些加工好的丝制品,棉制品等,最终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相应的,朝廷也获得了更多的税收。

    而信度只是一个巨大的原材料产地,他们在整个商品流通环节里赚到的,只是最少的那一部分。

    通过这种经济剪刀,朝廷可以轻松的剪诸侯们的羊毛,让他们永远无法跟朝廷的发展速度,甚至让他们无法拥有一些核心的竞争技术。

    而对他们进行那些加工技术的封锁,也能让那些海外殖民地和诸侯封地,只能通过产出原材料,然后换回手工商品,这样一来一回,又要被剪一回。

    直接的抢劫,如向诸侯征税,加税等,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也是最易激起诸侯不满的。

    但通过这种方式,却更温和也更隐藏,同时却更加的有效。

    杀人不见血,钝刀子割肉。

    要抢劫,也得抢的有技术含量,这一直是张超的理念。

    “放心大胆的开放殖民地吧,我们不用担心到时会有多少海外殖民地,也不用担心会失控,我们做好我们需要做的这些,其它的不用管了。”

    真要做好了移民和技术流出的控制,那么朝廷其实可以躺着收钱了。

    他们发展越好,向朝廷输血越多,朝廷也能越强大,诸侯也好,殖民地也好,更无法抗衡朝廷,也更加脱离不开朝廷的这个强大的体系,只有有如一个齿轮一样,为这个巨大的体系默默的运转支持。

    脱离这个系统,他们什么都不是。

    不说朝廷能让他们连根针都没的用,但确实会让单一经济的殖民地瞬间崩溃。

    马周长叹一声。

    感觉总是差皇帝一步,他们走一步看五步,皇帝这都是走一步看十步了。

    /html/book/36/36154/iml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子蓝色的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唐朝好地主5200唐朝好地主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子蓝色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