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之后,棣坡县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每年都会有五六个新的住宅小区建成入住,城市主要道路不断拓宽,环路相继建成交付使用,城市绿化面积也大大增加。城市美化连年进步,建筑物格调突出了特色化,不再是以水泥灰为主,而是出现了白、黄、蓝、红以及亮色相间的不同风格,城市保洁也有了很大变化,主要的街路都是全天候保洁。县城人居环境的大力改善吸引了周边和各乡镇部分人群不断的向县城集中,县城人口的增加又反过来刺激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这样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在世纪交替之际的七八年时间里,形成了一股进城风潮。
齐岭进城的时间,是处于这股风潮不断加强的上升阶段,但他不是主动进城的,而是在工作调入之后被动进城的,这和进城风潮的主流情况并不相同,很多人搬进县城是看中了县城优越的居住环境、教育环境、文化娱乐环境以及商业服务环境等等,而齐岭是工作过来了,家才不能不来。
齐岭在县城买房扎根这件事传到石泉乡之后,深深刺激了一个人的神经,谁呢?就是齐岭进入石泉和调离时的顶头上司——**秀。齐岭刚进入石泉乡工作时,**秀是政府办公室秘书,而巧合的是,当齐岭考入公务员,进入乡党政办公室时,**秀是党委组织委员,又是领导齐岭的人。齐岭在党政办工作了4年,就进入了县委办,2年后,齐岭买了房子,在县城里站稳了脚跟。**秀此时还在石泉乡原职未动,家也仍在石泉乡街镇上,看到乡里不少人纷纷举家进城,**秀也心有所动,特别是听说自己曾经的属下齐岭都在棣坡扎了根,**秀更是如坐针毡,觉得自己脸上太无光了。为啥这样讲呢?当齐岭刚上高中的时候,**秀就已经是石泉村的团支部书记,后来转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齐岭进入石泉工作时,**秀已经到政府任秘书2年时间了,后来任党委组织委员,已经是正科级了。如今齐岭在政治地位上虽不如**秀职级高,但属于高位站阶梯,前途比较明确,而齐岭过去的家庭经济基础是一穷二白,现在也算是跨入了有房阶层,**秀一向不甘于人下,尤其看到了齐岭今天的变化,他怎么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论经济能力,**秀比齐岭要强过很多,**秀的妻子董玉清过去和**秀一样,是农村社员,但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秀从村上进入乡政府之后,董玉清就在街镇市场上练摊作买卖,虽然挣钱不多,但是也强过在家种地,这些年两口子一个上班,一个摆摊,也积攒了一些家底,近几年的进城风早就把**秀两口子吹得跃跃欲试,而小齐岭的跃进,一下子把**秀夫妻俩的神经刺激得爆裂开来,两个人经过几个夜晚的商量,认为怎么也不能落在小齐的后面,必须马上动手,买房进城,而且两口子还商量好了,小齐买的是平房,他们一定要个楼房。
有了这样的打算,董玉清把摊子暂时交给了住在镇上的小姑子**芳看管,然后进城去找到自己的表姐马文秋,帮忙一起找房。马文秋原在县二商店上班,当时国企改革也是如火如荼,二商店刚刚解体,马文秋下岗在家有的是时间。董玉清来到县城后,姐妹俩一连走了几天,发现卖楼房的还不真是不少,价位也是不一而足,从五七万到十几万元不等,根据自己家的经济能力,最后姐妹俩相中了一套七十八平米的六楼,要价八万五。有了目标之后,**秀也特意来看了房子,觉得地点和格局都还可以,于是双方在价格上开始拉锯,经过几次协商,最终八万一千八百元成交。
二手房子里面的设施也比较齐备,**秀基本没换什么东西,把在石泉的房子卖掉之后,家里的旧东西折腾折腾,带着急迫又兴奋的心情就把家搬到了县城。
为了集中炫耀一下自己的变化,**秀在酒店里摆了几桌酒,邀请了一些亲戚、同事和朋友来喝上楼酒,这个举动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不少人搬家之后,都会请请客,热闹热闹。董玉清出兑了在石泉的摊拉,经过几个月的运筹,在县城的商场里又兑下了一处位置,开始了在县城的打拚。
**秀摆完了席,变成了城里人,虽然上下班都要挤班车,可是觉得和小齐比起来,还是有优越感,你小齐虽然也有房,但你那个旧平房和咱这楼房不能比的嘛,你虽说是后起之秀,可现在你还是没咱官大,想到这些,**秀才从心理上觉得平衡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